团队沟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能卖的香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1:09


团队形成合力,则有强大的战斗力。五根手指,蜷在一起,就是拳头,手指脆弱,但是拳头强有力;手指并不是简单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手掌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样一个团队,如果抱团在一起,也会形成强而有利的“拳头”,同样团队的个体,也不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聚合在一起,要想聚合,就必须有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沟通,而且是有效沟通。

一个人再强也不是万能的,有句话说“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人多就要发挥人多的优势;一加一大于二的前提是有着良好的沟通,一个人的想法在得到另一个人的理解的同时,两个人才能才能就这个想法讨论,同样一个人的想法要想在团队内获得良好的讨论,必须团队的人首先理解他的想法,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

各自为战,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当然,自认为聪明,认为别人的想法都不如自己,别人的设计只是如此而已,如此,这个团队就危险了,定时炸弹可能随时埋下,在某个时间内被引爆。

一个团队首先要沟通。在修改某人的设计或者相关代码之前,和原始设计者或者代码开发人员沟通是第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否则,潜在危险可能就此产生。本人所在团队,在移动互联网刚要兴起的时候,由本人设计android版的一个OA系统,由于当时网络资费昂贵,网速慢,所以采用了专门对http协议定制的方法,尽量缩减流量,提高响应速度和运行的流畅性,期间,本人由于有事,回老家办事,工作由团队另外一个技术经理暂时接替,为了方便沟通,本人24小时开机,以备咨询。可惜的是,等我回来的时候,一个电话也没有,我认为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当我回来的时候,我惊呆了,架构有所改变,他采用了apachehttp协议封装来支撑这个OA系统,我觉得很奇怪,因为apache的这个包,在做架构的时候研究过,针对pc端的,臃肿且庞大,而且无法实现低流量,高性能响应。我问他为啥采用这种技术,有何优点,我的设计你看过吗,他回答说这是标准的,我说修改之前为啥没和我沟通,他说联系不到.......。后来,用户要求实现可以查看此系统对流量的消耗情况,以减少最终客户顾虑,这时候,问题来了,当需要实现流量统计功能的时候,由于底层封装,发现很难简单做到。要么放弃此功能,要么修改apache底层代码实现,这两点哪个都不是项目所能接受的。为了达到用户要求,不得不改回当初的设计,而且要花费时间重构代码,结果成本投入翻了几倍........

一个团队,要有效沟通。某个公司,为了实现所谓的正规化,在一个坐在一起的10人团队中使用了bug管理系统,但是遗憾的是,大家从来不主动登录这个系统,没有在问题解决后,输入解决方案,更没查过已经解决过的问题。每个人发现了问题后,都登录这个系统,填写问题。然后喊一声:某某某,我给你提了一个bug,你登录看看吧。结果某人登录,然后回头说:你的这个问题是啥意思?你再给我说一遍,然后就是一通讨论解释。我很奇怪这个系统存在的价值何在,为了所谓的正规?一个系统的引入,如果不能有效的使用,那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一个系统的引入,让大家的工作效率下降了,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个累赘,耗费成本的垃圾。如果大家时刻关注这个系统,或者此系统有通知机制,又或者可以参考以前发生相同问题,那么它就有存在的必要。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使用这个系统起到的作用就是浪费时间。可以一句话解决的问题,为啥非得绕那么大的圈子?绕圈子不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吗?有效沟通,要直接要有效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