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灭亡

来源:互联网 发布:学编程难不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7:34

蜀国最终灭亡,原因是后主愚暗,黄皓窃权、投机人士依附黄皓,这些确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蜀国灭亡了呢?

其一:
刘禅,大家都知道刘禅昏庸无能,只觉得有诸葛相父,就万事大吉,不理朝政,一生贪玩,实属昏君,光凭诸葛亮一人难有回天之力,从而庸腐的朝政,致使南方常年叛乱连绵,所有刘禅也难逃其责 ,在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把刘禅当孩子来看,从小没受过什么磨砺的刘禅生来就胆小,大小事物又仰仗诸葛亮,自然对他有尊敬,但更多的是畏惧。诸葛亮本来是好心的,想多为后主分忧,由此我们就知道,不放权其实是蜀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身为君主的刘禪认为有蜀道剑阁的天险.就放心的贪图享乐,其次是人才的凋零因为当初蜀的建国大将都不是蜀本地的人才.再加上刘禪的身边都是小人,蜀国內部有奸臣黄皓在阿斗身边谗言,更加快了蜀走上灭亡的一途。

其二:
其中诸葛亮皆有责任。蜀国迅速的灭亡的导火线是什么,诸葛亮北伐,还有就是诸葛亮的“独裁制”。诸葛亮年年北伐导致蜀国劳民伤财,并且没有将刘禅辅佐好,诸葛亮在世时,我们完全看不到除诸葛亮以为的人做任何决策权利,每次都是诸葛亮管理,那么蜀国后期又如何可以出现保护蜀国的将领呢。就算是姜维也不可能保住蜀国。所以蜀国的灭亡早在诸葛亮北伐就已经注定要灭亡。
当时蜀军奉召去讨伐魏国,首战连连告捷,又遇司马懿复出,然后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光会纸上谈兵,不懂用兵,一致街亭失守,从而失去了进军魏国的大好时机,诸葛孔明明知马谡无能还要马谡去守街亭,有渎职之过、如果诸葛亮讨魏 成功的话也许蜀国可以从此一步一步走向高峰,但是由于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已而为之
蜀国到灭亡也一直用着五虎将,老黄忠硬是累死的,赵子龙都老的不能了,还要上战场,马谡怎么样,就因为失了街庭就被看砍了,人才啊,可惜!魏延为蜀国出了大的力到最后还是难逃被砍的命运,可悲啊!好象蜀国一直没提拔过什么新人.相比之下,曹操在这方面强多了大胆提拔新秀,敢用敢杀,大起大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展才能

其三:
蜀国的灭亡姜维是有责任,但是不应该全部加罪于姜维,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为了要完成刘备的心愿, 姜维9次北伐是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满朝文武都开始有怨言,诸葛亮死后,他那不符合实际的战略方针也曾没有改变,因而继任者姜维,也是那个“王业不偏安”的将领,更不看客观条件是否成熟,有无可能。也连年出兵北伐,竟有“九伐中原”之说。长期而频繁的战争,动师扰民,严重的耗费了国力,把疲惫不堪的蜀国终于拖到了崩溃的境地。据史书记载,蜀国灭亡时,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却养了四万官吏,十万二千士兵。这样官满为患,兵多民少,怎能不兵败国亡呢?


国力太弱,统治不力,国内无人,任用小人。其中,国力太弱是灭亡的真正原因。蜀国的灭亡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欢迎一块探讨探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