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future异步返回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9 00:29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条形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条形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28B规格条形码,可扫描出Wikipedia字样
条形码的国家代码部分(条形码的前三个数字)若为978或979,即代表是图书类。第四个数字起为10位国际标准书号
以可口可乐瓶子的曲线为条形码的造型

条形码或称条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录

  • 1条码的识别原理
    • 1.1条形码的扫描
  • 2条码的优越性
  • 3条形码的发展历史
  • 4内部链接
  • 5外部链接
  • 6参考文献

§条码的识别原理[编辑]

条形码扫描仪

要将按照一定规则编译出来的条形码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需要经历扫描和译码两个过程。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光的类型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上反射后,反射光照射到条码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根据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根据原理的差异,扫描器可以分为光笔、CCD、激光三种。电信号输出到条码扫描器的放大电路增强信号之后,再送到整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然后译码器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此时所得到的数据仍然是杂乱无章的,要知道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则需根据对应的编码规则(例如:EAN-8码),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最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物品的详细信息便被识别了。

§条形码的扫描[编辑]

条形码的扫描需要扫描器,扫描器利用自身光源照射条形码,再利用光电转换器接受反射的光线,将反射光线的明暗转换成数字信号。不论是采取何种规则印制的条形码,都由静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与终止字符组成。有些条码在数据字符与终止字符之间还有校验字符。

  • 静区:顾名思义,不携带任何信息的区域,起提示作用。
  • 起始字符:第一位字符,具有特殊结构,当扫描器读取到该字符时,便开始正式读取代码了。
  • 数据字符:条形码的主要内容。
  • 校验字符:检验读取到的数据是否正确。不同编码规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校验规则。
  • 终止字符:最后一位字符,一样具有特殊结构,用于告知代码扫描完毕,同时还起到只是进行校验计算的作用。

为了方便双向扫描,起止字符具有不对称结构。因此扫描器扫描时可以自动对条码信息重新排列。

条码扫描器有光笔、CCD、激光三种:

  • 光笔:最原始的扫描方式,需要手动移动光笔,并且光笔笔尖部分需要与条形码直接接触。
  • CCD:以CCD作为光电转换器,LED作为发光光源的扫描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自动扫描。并且可以阅读各种材料、不平表面上的条码,成本也较为低廉。但是与激光式相比,扫描距离较短。
  • 激光: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的扫描器。又可分为线型、全角度等几种。
    • 线型:多用于手持式扫描器,范围远,准确性高。
    • 全角度:多为卧式,自动化程度高,在各种方向上都可以自动读取条码。

§条码的优越性[编辑]

  • 可靠性强。条形码的读取准确率远远超过人工记录,平均每15000个字符才会出现一个错误。
  • 效率高。条形码的读取速度很快,相当于每秒40个字符。
  • 成本低。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条形码技术仅仅需要一小张贴纸和相对构造简单的光学扫描仪,成本相当低廉。
  • 易于制作。条形码的编写很简单,制作也仅仅需要印刷,被称作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
  • 易于操作。条形码识别设备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 灵活实用。条形码符号可以手工键盘输入,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和其他控制设备联系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条形码的发展历史[编辑]

  • 1949年美国人诺曼·伍德兰[1](Norman Joseph Woodland)和伯纳德·西尔弗(Bernard Silver)申请了用于食品自动识别领域的环形条形码(公牛眼)。
  • 1963年在1963年10月号《控制工程》杂志上刊登了描述各种条形码技术的文章。
  • 1967年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KROGER超市首先使用条形码扫描器。
  • 1969年比利时邮政业采用用荧光条形码表示信函投递点的邮政编码。
  • 1970年美国成立UCC;美国邮政局采用长短形条形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
  • 1971年欧洲的一些图书馆采用Plessey码。
  • 1972年美国人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研制出库德巴码,同年交叉25码被开发出来。
  •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在IBM公司的条码系统基础上创建了UPC码系统,并且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
  • 1974年美国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
  • 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码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商品编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简称EAN)协议备忘录,并且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
  • 1978年日本在EAN的基础上开发出JAN码。
  • 1980年美国国防部采纳39码作为军事编码。
  • 1981年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改组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AN);实现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译码技术;128码被推荐使用。
  • 1982年手持式激光条形码扫描器实用化;美国军用标准military标准1189被采纳;93码开始使用。
  • 1983年美国制定了ANSI标准MH10.8M,包括交叉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
  • 1987年美国人David Allairs博士提出49码。
  • 1988年可见激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美国的Ted Willians提出适合激光系统识读的16K码。
  • 2005年EAN更名为GS1。

§内部链接[编辑]

扫描中的条形码
  • QR码

§外部链接[编辑]

  • EAN国际条形码会员国列表
  • 在线条码生成
  • 希创技术
  • 在线条形码生成

§参考文献[编辑]

  1. ^《苹果日报》:条形码发明人因病过世 享寿91岁,2012年12月14日


条形码
一维条形码
  • AEI英语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 Code 39
  • Code 93英语Code 93
  • Code 128英语Code 128
  • Codabar英语Codabar
  • 欧洲商品编码
  • GS1 DataBar英语GS1 DataBar
  • ITF-14英语ITF-14
  • Interleaved 2 of 5英语Interleaved 2 of 5
  • MSI码英语MSI Barcode
  • Patch Code英语Patch Code
  • Pharmacode英语Pharmacode
  • Plessey码英语Plessey Code
  • Telepen英语Telepen
  • UPC
UPC A.svgMaxiCode.svgUPC-AMaxiCode英语MaxiCode
 邮政条形码
  • CPC二进制条形码英语CPC Binary Barcode
  • 面对识别标志英语Facing Identification Mark
  • PostBar英语PostBar
  • POSTNET英语POSTNET
  • RM4SCC英语RM4SCC
  • 智能邮件条形码英语Intelligent Mail barcode
  • 邮政阿尔法数字编码技术英语Postal Alpha Numeric Encoding Technique
 二维条形码 (堆叠)
  • PDF417
 二维条形码 (矩阵)
  • Aztec Code英语Aztec Code
  • 数据矩阵英语Data Matrix
  • EZ码英语EZcode
  • MaxiCode英语MaxiCode
  • QR码
  • 汉信码
 极坐标条形码
  • MaxiCode英语MaxiCode
  • ShotCode英语ShotCode
 下一代条形码
  • 高容量彩色条形码 (微软标签)
 技术问题
  • 条形码阅读器英语Barcode reader
  • 条形码打印机
 其他数据标签
  • RFID
  • Bokode英语Bokode
 相关主题
  • 供应链管理
  • 超链接对象英语Object hyperlinking
  • 矩阵
  • 手机标记英语Mobile tagging
  • CueCat英语CueCat
纸式数据存储英语Paper_data_storage媒体
古代
  • 在莎草纸上写作 (c.3000 BCE)
  • 纸 (105 CE)
 近代
  • Punched tape (1846)
  • Book music (1863)
  • Ticker tape (1867)
  • Piano roll (1880s)
  • 打孔卡 (1890)
  • Edge-notched card英语Edge-notched_card (1896)
  • 光学划记符号辨识 (1930s)
  • 光学字符识别 (1929)
  • 条形码 (1948)
  • Paper disc英语Paper_disc (2004)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条形码&oldid=33810901”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 创建账户
  • 登录

命名空间

  • 条目
  •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 阅读
  • 编辑
  • 查看历史

更多

导航

  • 首页
  • 分类索引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帮助

  • 帮助
  • 社群首页
  • 方针与指引
  • 互助客栈
  • 知识问答
  • 字词转换
  • IRC即时聊天
  • 联络我们
  • 关于维基百科
  •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 链入页面
  • 相关更改
  • 上传文件
  • 特殊页面
  • 打印版本
  • 页面信息
  • 维基数据项
  • 引用本页

其他语言

编辑链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