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宗祠通用对联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html网页解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23:34

〖邓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平天下更云台首列;
小寰球曾谏院广闻。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云台首列”,典出自东汉邓禹佐光武帝平定天下,后列云台之首(云台乃东汉之八宝山也)。下联“谏院广闻”,典出自宋邓润甫任谏院翰林,以直言闻名。

瑞应星辰,云台拔萃;
树称杞梓,邓林毓奇。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大司徒邓禹事典,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

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
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3)。全联劝诫族中子孙如何处世、如何交人。

尊祖敬宗,登斯堂可无愧否?
光前裕后,履此地能勿思乎。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4)。

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
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尤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邓姓族人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和发展,邓姓人如今已遍布全国,且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都有分布。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约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4%,在当今我国常见的3000多个大姓中,邓姓居第34位,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这副对联,简明地道出了邓氏的历史渊源。正如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附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等,既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先祖历史的辉煌。

公道言不妨侃侃而谈,何计势力;
孝顺事正当人人自尽,焉论富贫。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5)。

大小行事执快心,东平云为善最乐;
古今义礼归何处,朱子曰读书更高。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6)。全联劝诫族中子孙为善、读书。

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
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7)。

派分河北,由汀州而潮州、惠州、袁州,一脉流传愈盛;
祭举冬至,自始祖迄高祖、曾祖、显祖,千秋陟降攸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8)。上联寻跟,写出了邓氏的源流及其曲折的迁徙路线、支脉分布情况。下联典问祖,记载了各个时期率族人迁徙的祖先。商武丁封叔父于伊河北为邓侯,即为此支邓氏之始祖。

屏翰仰闽候,绍南阳之世胄,今朝派衍支蕃,不督衣冠隆祀典;
山河开万里,承高密之家风,此日苹馨藻洁,聊将俎豆报宗功。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屏山邓氏宗祠联(2)。上联典出并歌颂的“闽候”,乃是建祠人福建方伯(又称闽候,宋末元初人)邓冯逊。下联典出并所颂的“万里”,乃屏山的立村祖先邓万里。“高密” 即今高密市(在山东省),是邓姓早期为官迁徙并形成望郡之地。

我族自殷商赐姓以来,国建西周、侯封东汉,后裔承荫,须念宗功祖德;
此地是昭穆凭依之所,门环绿水、户拥青峰,先灵降鉴,好看山色湖光。
——邓宾谷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鄂州庙岭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邓氏起源及东汉时的极盛。下联道出宗祠所处的地理形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