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系统-4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打不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09

(二).数据中心的模式原则

1.系统处理能力能够胜任实际业务量的需求。

2.对通讯线路的通道能力和稳定性的依靠性。

3.系统是否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4.系统实施的经济性。

5.便于备灾中心的建设。

6.系统的灵活性。


1.处理能力的扩展性,

定义:主机系统处理能力对业务量增长的可扩展性;通讯系统能力对业务量增长的可扩展性。(银行业务量与时间成正比,客户量增长的同时 新的业务模型也在增加,导致主机数据增加)

结论:分行模式——>优;区域模式——> 良;全国模式——>差。

2.对通讯的依赖性,

定义:合理的控制数据流量,建设总体的数据量;线路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面。

结论:分行模式——>良;区域模式——> 良;全国模式——>差。

3.系统的可管理性,

定义:对统一业务的可管理性;对系统运行维护的可管理性。

结论:结论:分行模式——>差;区域模式——> 良;全国模式——>优。(对于分行模式,每个行的版本或是跟第三方中间业务的版本不一样,所以..)

4.经济性,

定义:建设中心的费用;建设前置系统的费用;运行维护系统的费用。

结论:分行模式——>差;区域模式——> 优;全国模式——>良。(若在每个分行都建数据中心,那成本大结论就是差;全国的话那么每个分行都需支付前置系统的费用)

5.便于灾难中心的建立,

定义:利用现有的设备;利用现有的线路;利用现有的场地。

结论:分行模式——>差;区域模式——> 优;全国模式——>差。

6.系统的灵活性,

定义:兼顾业务的统一性和特色性;应用系统的灵活性;中心范围可调节。

结论:分行模式——>差;区域模式——> 优;全国模式——>差。


数据中心模式的比较:

3中模式均可选择,根据各银行业务模式和现有系统做选择。目前4大都是全国模式;有的行在外省未开分支结构,就会选择分行中心。




(二).主机的选择

1.可靠性——保证系统稳定连续运行的能力。(因为银行24小时处理业务,主机均具有该功能)

2.经济性——需要重新投入的设备费用、软件费用、运行费用(后期的维护费用,关于经济这点银行考虑的多)。

3.安全性——主机系统放攻击的能力。(主机均具有该功能)

4.性能保障——主机系统处理能力的大小。

5.可维护性——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以及熟手的多少。

6.投资保护——现有设备、软件和人才的保护。

7.可开发性——系统的开发性、开发工具的多少、应用软件的成熟度和熟手的多少。(运营费用)


主机选型的比较:


RISC600是IBS P系列小型机,操作系统一般用IBM的ERX;S390是IBM大型机Z系统,使用的是OS390操作系统;以及AS/400小型机和ES9000大型机。

四大都选的S390,因为数据业务处理量大而且数据大集中,所以对性能、安全和可靠要求特别高。

数据中心模式会用AS/400,比ES9000性能好;分行模式会使用RISC6000.

总行S390/ES9000————>数据中心AS/400————>分行RISC6000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