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标准光源要求

来源:互联网 发布:c语言头文件大全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1:12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对于印刷行业标准光源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第一,色温(或相关色温)

色温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标,显示的数值是温度的数值,但是评价的却是光的颜色。物理学中有很多类似的指标如用时间来表示黏度秒光年实际是长度单位等等。色温是指将绝对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绝对黑色会发射出光来,此时光的颜色就用当前的温度来表示。绝对黑体是一个纯物理学的概念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炼钢厂的工人想知道钢水是否达到合适的温度通常是通过观察钢水的颜色来确定的。温度越低颜色越偏红温度越高颜色越偏蓝。吃炭烧火锅时也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当火的颜色为红色时温度并不高当火光为蓝色时火的温度是最高的。 

但是对于荧光灯管而言,它是荧光受激发光,与黑体发光特性不符,因此评价颜色时通常使用“相关色温”这一指标。相关色温是指与具有相同亮度刺激的颜色最相似的黑体辐射时的温度用K氏温度表示。通常印刷行业所使用的标准光源,绝大多数都是荧光灯管说它的色温实际上是相关色温即相当于5000K的黑体辐射时的颜色。荧光灯管都是受激发光,此类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图有个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在某波段上会突然出现“脉冲”,能量会在此出现增大,并且不像钨丝灯的光谱是连续的。衡量荧光灯管的色温时,通常是指相关色温即相当于同亮度条件下黑体的色温值。这一点并不影响实际中的使用。 

对于印刷行业,光源色温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无论是在拍摄原稿的过程中,还是制版、印刷的过程中,光源的色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拍摄彩色原稿的彩色胶片分为日光型片和灯光型片两种。日光型片主要用于室外日光下拍摄,要求色温540~5600K,如果色温低或在室内拍摄,会使照片偏黄;灯光型片主要用于室内拍摄,要求色温2800~3200,如果色温高或在室外拍摄,会使照片偏蓝。彩色复制过程中,制版光源对色温的要求更高,一般要求色温在5000~6000K左右,色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制版的质量。制版车间和印刷车间的照明光源,色温最低应该在2850K以上。严格说来,按照我国的行业标准规定观察投射样品时,光源的相关色温应该为5003K;观察反射样品时,光源的相关色温应该为6504K。否则,在观察原稿或者印刷品时颜色就会出现偏差。

第二、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可以理解为相同的色温下,光源与“理想”的标准光源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数值是100,表示100接近;如果数值是90,表示90接近。对于印刷行业而言,显色指数越高,在其中观察颜色的还原程度越高;显色指数越低,颜色还原的程度越低。 

因此印刷行业要求显色指数至少要在90。因为很多荧光灯管制造厂商对于显色指数为90以上的都不再做细致的分类,所以如果灯管的显色指数高于95,就属于非常优质的观察光源了。

第三、照度 

照度即光照的强度,照度越高,光源越亮;照度越低,光源越暗。对于印刷应用而言,主要有两种使用情况:一种是使用高照度的光源照明,这样可以发现印刷(展望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的每一个细节,是在对印刷品进行严格比较时使用的,但是对于高光亮调部分的层次影响较大,可能会造成损失;另一种情况使用相对适当的照度,是日常检查印刷品时使用的。 

第四、均匀度 

均匀度不好会使印刷品看起来深浅不一,所以观察灯箱都会安装围光板。好的灯箱围光板会有特别的设计,以保证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在看样台面上,使整个看样台面上的亮度十分均匀。另外,也有一些标准光源灯箱使用了“漫射”系统,即在灯管下方,安装遮光板,通过遮光板的光线会更加均匀地照射在看样台面上。 

对于印刷行业的观察条件ISO3664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涉及到了前面介绍的指标色温显色指数照度和均匀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光源等指标也规定了显示器的色温和亮度以及软打样时的环境要求。 

在质量控制以及色彩管理的应用过程中,标准光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人们往往最容易忽视它,以至于整个色彩管理流程最终失败。笔者在实践当中经常发现有些客户并不在意标准光源的使用,而他们的理由是:印刷品和打样样张都在相同的光源下观看,颜色就应该是一样的!可事实上,他们忽略了一点,数字打样或屏幕软打样的呈色方式不一样,即便是印张和签样都是印刷品,由于选用的油墨不同也存在着同色异谱的现象。所谓同色异谱,就是在颜色看起来一样,但是颜色的光谱是不一样,这样的结果就必须在特定的光源下观察比较。同色异谱是印刷技术的根本原理之一,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印刷复制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又会给复制品的比较带来局限性。关于同色异谱,以后我们会有文章专门谈到它。总之,为了合理地使用色彩管理,必须使用标准光源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