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AD的发展史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天下无双 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9:45

下载:CAD及国产CAD发展历史


探索

70年代末,我国计算机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二维CAD图纸设计是我国最早应用的CAD技术,从80年代初,CAD技术应用经历了六五探索,七五技术攻关,八五普及推广,九五深化应用四个阶段。

     “七五期间机械工业部投入8,200万元,组织浙江大学、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北京自动化所、武汉外部设备所分别开发四套CAD通用支撑软件,并由34家下属厂、所、校合作开发24种重点产品的CAD应用系统。19838个部委在南通联合召开首届CAD应用工作会议,会上高校要求自主开发软件的呼声很高。1986年我国启动863高技术计划,其中提到进一步深入研究CAD的可实施计划。


甩图板

1991年,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提出甩掉绘图板”(后被简称为甩图板”)的号召,我国政府开始重视CAD技术的应用推广,并促成了一场在工业各领域轰轰烈烈的企业革新。甩图版工程促进了CA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992年国家启动“CAD应用工程并将它列为九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都一再掀起自主开发CAD软件的新热潮。随后,众多国产CAD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



二次开发

虽然从七五到九五,一些学校和研究单位已经开发了一些CAD通用支撑软件,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很好地商品化和市场推广。随着国外推出个人电脑上的CAD,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基于国外产品的二次开发商,浩辰就是最早的一批,是92年成立,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专业应用软件。也正是这些二次开发商推动了甩图板的工程,但同时也将国外的产品引入到中国。

     

自主知识产权

国外软件不断并购,与二次开发商形成直接竞争,致使二次开发商生存越来越艰难。例如Autodesk公司收购了德国的GENIUS机械软件后,一些制造业二次开发商自己的产品逐步退出市场,许多最终成为了Autodesk的经销商。9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校也逐步将自己研究成果商品化,形成了一批国产绘图软件,如高华CAD,武汉的开目CAD,北航海尔、凯图CAD等。但随着光盘和网络的出现,盗版迅速普及,在盗版的挤压下,这些产品由于商品化和市场推广等各方面问题大部分逐步退出市场,只有一两家通过低价策略、教育市场推广勉强存活下来。

      加入WTO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逐步加大,近年来采取了系列重要措施,大力推动软件正版化普及工作。国产CAD又迎来了新的契机,浩辰也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实现了二次创业,于2003年推出了自己的平台。

        比较前一次自主平台的浪潮,这一批开发商都是久经考验,在商品化和市场推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需要购买CAD的单位,国外CAD已不再是他们采购的首选,尤其在二维CAD市场,技术逐渐成熟的国产CAD已成为解决企业正版化的宠儿。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保护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购买AutoCAD这样高价位的CAD软件,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用户,甚至发达国家的用户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经过国内市场多年的洗礼,国产软件的羽翼更加丰满,越来越多的本土厂商加入到了海外扩张的队伍中。在CAD行业,以浩辰为例,自主知识产权的CAD的稳定性能已得到更多用户认可。目前已将产品远销到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50多个国家建立了核心经销商。凭借着性价比的优势,成功在海外市场开拓出一片中国CAD的蓝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CAD会在海外市场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


另一篇文章,(ps: 觉得这篇文章言辞更有穿透力)

说说国产cad软件的发展历程

CAD技术的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从1965年Lockheed飞机公司研制CAD/CAM系统开始,CAD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船舶、轻工、纺织和建筑乃至冶金、煤炭、水电等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D技术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成为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被人们称为产业革命的发动机。我国自6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CAD软件,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成果积累,CAD软件产业在建筑、石化、轻工、造船、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二维参数化绘图、有限元分析、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编程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成绩显著。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产CAD软件曾经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推出的中科院凯思PICAD,后来有高华CAD、开目CAD等国产自主品牌,打破了国外软件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国产自主CAD品牌的推出激发了国外厂商大量培养国内二次开发商,并因此占领了中国CAD的大部分市场。之后十年我们发现,二次开发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曾经“百花齐放”的国产品牌大多以“烟消云散”收场。长期以来,我国的CAD软件行业在国外盗版软件低价倾销的环境中求生。此次浪潮中仅CAXA依靠低价策略和教育市场得以生存。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国外软件厂商开始以打击“盗版”名义向一些企业递送律师函,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国产软件上。2001年以后中望、浩辰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二维CAD平台,到2006年,国内更是推出了十余种二维国产CAD。这些产品中大多数是以加盟IntelliCAD获取其内核起步的,但由于开发和市场投入不同,大浪淘沙,几年后,一些厂商不再更新版本,有些厂商则已退出了这个市场。现在仍在持续开发和更新版本的只有三家,分别是浩辰、中望、CAXA。
  虽说现在国产CAD跟国外CAD从性能和稳定性还有一定差距,但较高的性价比还是让国产CAD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对国际巨头造成了一定的威胁。2009年欧特克公司在中国将AutoCAD及相关产品降价80%,国产CAD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两年时间过去了,国产CAD不仅没有被欧特克打倒,还实现了一定比例的增长,尤其是浩辰和中望,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近几年在国际市场销售额均取得了大幅增长。
  国产CAD如今仍面临低价和盗版AutoCAD的双重压力,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浩辰2010年获得了工信部的支持,在勘察设计行业主攻BIM和协同设计方向,2012年即将推出三维协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在制造业积极与上下游厂商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中望在2010年7月收购了美国的VXCAD,在原有的二维CAD基础上,增加了三维CAD/CAM产品线,重心全面向制造业倾斜,但收购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不小。CAXA在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线,希望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制造业和教育行业获得更多回报。
  国产CAD要在生存中求发展,除了企业要加强管理、持续创新、坚持不懈,还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广大用户的支持,给国产CAD更大的发展空间。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