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纳哥王妃》观感 及对教育的认知

来源:互联网 发布:刺客信条起源n卡优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07

    忙碌的日子需要我们能够放松。早上起来,打开 迅雷看看,于是点击了《摩纳哥王妃》。

    在观影的时候,还多次查看“摩纳哥”、“格蕾丝·凯利”、“雷尼尔三世”信息。也许我们从地理中了解的是一个孤立的名词——摩纳哥,“赌城”就是学习地理时对其的标签与记忆。详细阅读其面积与历史,才明白“世界面积第二小的国家”到底有多小?

    1.98平方公里,人口3.6万(摘自百度百科)。

    一亩666.7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0×1000平方米=10^6平方米=1500亩。即摩纳哥国土面积为3000亩左右,而自己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其主校区占地4200亩,比摩纳哥国家还要大40%。摩纳哥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啊?而格蕾丝·凯利放弃电影事业成为摩纳哥王妃,那又是一个多大国家的王妃啊?

    当摩纳哥在1962年遭遇法国的封锁后,内外交困之下,雷尼尔三世与格蕾丝·凯利之间也产生了矛盾。但格蕾丝后来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把内心重返银幕的想法引导到慈善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在摩纳哥王宫举行国家红十字会年会,道出了自己对“和平”、“爱”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促使封锁危机的化解,最终在1963年5月,法国撤销了对摩纳哥的封锁。

    数字,只有与我们的生活产生联系,我们才能够明白其真正的内涵。一个很弱小的国家,不畏强权,在齐心协力之下战胜了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怎样行动呢?《摩纳哥王妃》的华丽转身,给我们指出了前行的方向。虽是电影,但从电影中收获良多。

    结合目前的新教育中的“电影课”,也许《摩纳哥王妃》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素材。当十来岁的小朋友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可以思考如下的问题(不限于):

    (1)摩纳哥与法国的关系?

    (2)格蕾丝·凯利的生平与影响?

    (3)“爱”能够带来“和平”吗?

    (4)当自己是格蕾丝·凯利时,我们会进行怎样的选择?重回银幕,or 承担王室责任。

    (5)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抉择吗?

    (6)戴高乐总统生平?

    (7)世界上国土面积小的国家有哪些?其历史成因与现状怎样?

    (8)雷尼尔三世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怎样?

    (9)欧洲国家的地理?

    ……


    通过电影,如果是有组织、引导的观影,我们的收获会更多。从而让历史、地理不再是名词,而成为了我们想渴望了解的内容。

    记得在吴军博士著的《数学之美》中,提到他和 弗里德里克·贾里尼克博士在Google工作时的经历,在谈到各自的少年时教育,分享了如下的观点:中小学生其实不必花那么多时间读书。因为

    (a)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以及树立的远大志向将帮助其一生。

    (b)中小学阶段花很多时间比同伴多读的课程,在大学阶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读完;因为人的理解力在不同阶段差异很大。中学时花100小时理解的内容,可能在大学时花10小时就可以了,中学时建立的那一点优势,可能在大学中很快就消失殆尽。

    (c)学习(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过早的长时间的读书将很可能损伤我们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在大学阶段学习动力不足。

    (d)书本可以早学、晚学,但成长阶段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昨晚和一学生在校园里聊天2个多小时,了解了很多现在大学生的现状与想法。特别是谈到“师生交流”这个话题时,让我感受颇多。“我们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很少关注我们”(学生语),而我们老师觉得“在课堂上,学生好像缺乏反应,好像学习与自己无关一样。”

    认知的差异,肯定会影响最终师生交流时的效果。而从小到大,一直缺乏选择、历练、失败与尝试经历的我们,已经丧失了最最宝贵的“责任感与成长动力”。中小学阶段中对分数的过分重视,锻炼了我们非凡的“功利心”,我们用一切办法区分“有用”与“无用”,不知晓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很少承担过选择与责任,在中小学阶段),进而不能承担责任;缺乏勇于表达意见的能力,我们成为了“哞哞羊”。老师与学生,都是同样的成长经历。

  

    随时总结,不断提高。期待交流。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