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 FUD

来源:互联网 发布:如何申请淘宝客服介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2:49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815678.htm?fr=aladdin
FUD,即 Fear, Uncertainty, Doubt,英文意思为惧、惑、疑。最早出自 Gene Amdahl 之口,Gene Amdahl 原为 IBM 工程师,之后离开 IBM 自行创立 Amdahl Corporation,成为 IBM 竞争对手,FUD 最早意指 IBM 销售人员对客户灌输关于 Amdahl 和其他竞争公司产品的负面观念,也就是在顾客的头脑中注入疑惑与惧怕,然后,你说什么他们就可能信什么。这种行销手法经常用于电脑业界,特别是微软常向客户宣称 Linux 与其他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对客户有弊无利。
电脑以外的用途
FUD现时已在电脑界以外,特别是政界的一个常用技巧。例如:政治上的竞争对手可以利用在某一题目上利用FUD来牵引舆论,从而为自己制造有利条件,或把对方推入困境内。另一方面,对手亦会指另一方意图利用FUD来混淆视听,从而获取渔利。
政界上最早应用FUD技巧是马来西亚。当时正当马哈迪解除安华职务之后,民众普遍对执政巫统失去信心,所以当时主导马国华人政见、由林良实领导的马华公会宣布不再与巫统结盟,转而与另一保守的伊斯兰政党结盟。为了扳回声势,巫统在电视上播出印尼反华暴乱的片段,然后打上“谁有能力令这些事情不会在我国发生?”的字句,再以巫统的Logo结束。结果这广告使随后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华裔选民一面倒转投执政阵线而赢得选举。
另外,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执政的小布什被竞选对手指称利用FUD宣传方式
我们分析下微软的FUD战略。FUD就是恐惧(Fear)、不确定(Uncertainty)、怀疑(Doubt)的缩写,是行业垄断巨头对付比弱小竞争对手时使用的竞争手段之一。通过直接吓唬对手及胆敢与对手合作的公司,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动摇竞争对手客户的信心,使其产生先动摇,进而怀疑的心理,从而挤掉质量和技术优于自己的产品,难以有效形成市场力量,确保独家垄断。使得用户无法得到最佳的产品和服务,整个行业的创新也被阻碍。公司越强大,效果越佳。  据可靠的数据统计,到今天,在报刊中公开报道过的微软FUD受害者,至少有50家公司以上。分散于各地,从美洲、欧洲、亚洲等,包括浏览器、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办公室软件、网络服务器等产品。而实际上受害者的数字估计要高出数十倍。90年底后期,FUD的矛头就开始逐渐指向自由软件和共享软件。在微软反垄断案中,就有Red Hat等多家开放源代码软件作者出庭作证,列举举出微软FUD恐吓的证据。数年来,微软公司声称Linux是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是不可靠的。但是,这种攻击几乎毫无效果,反而发挥了反作用,因为Linux得到了除微软公司之外几乎所有重要软硬件厂商的支持。
最近一年,面对开放源代码软件熊熊烈火,微软的FUD策略开始了全面系统的大攻势。一般商业策略是攻击对手软肋,而FUD则往往相反,凭借自身绝对的影响,直接攻击和瓦解对方的最强处。以Linux为例,人们通常认同的优点是:代表新趋势,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和成本优势。于是,微软就分别有针对性地连续攻击,手段极其巧妙,我们可以略微举几例。
给创新事物添加“恐惧”:从盖茨和鲍尔默嘴里,反复大骂开放源代码是“病毒”,是“癌症”,化解Linux美好的光环,尤其是许多人认为Linux是代表最新趋势的大众心理。
动摇Linux的成本优势:2002年底,全球媒体都转载一则令人惊讶的新闻:权威机构IDC研究认为,Windows比Linux更便宜!实际上,微软出资让IDC从事的客户专项研究项目,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在一些情形下,Windows的成本比Linux便宜些”。但是,在发布时,不但微软资助的事实不见了,而且结论也断章取义。
动摇Linux的安全性:也是2002年底,另一则同样震动媒体的报道出台:“据Aberdeen Group所发表的报告称,安全性最差的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而是Linux。”与IDC的研究报告一样,这个研究同样由微软资助,并且以受攻击的次数作为安全性的简单误导,而根本不考虑Linux由于开放源代码,可以让用户真正对安全问题作出及时反应的事实。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