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land传奇

来源:互联网 发布:杰瑞米布恩迪亚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4:01
 内容简介本书披露了Borland各个重要产品开发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第一次让读者了解了Borland顶尖技术天才的风采,并展示了在美国软件技术市场上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技术大战和产品大战,而且从资深技术人员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软件技术发展各阶段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软件的发展趋势的思考。作者简介:李维:乔治亚理工学院信息硕士,大陆《程序员》杂志、台湾《RUN!PC》之技术专栏作家,为著名实战C++ Builder/Delphi系列丛书的作者。目前已发表信息文章百余篇、技术书籍超过十多本。曾参与数个大型项目的开发,也经常受邀于各种技术研讨会和企业机构进行专业信息讲座。对C/C++、Delphi、Java、分布式架构以及中间件技术都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现为台湾Borland的资深技术顾问。公元2000年,当笔者的第一篇有关Borland的回忆录在"Programmer深度论坛(http://forum.vclxx.org)"发表之后,立刻得到了极为热烈的回响。在"Programmer深度论坛"上,这篇回忆立刻成为当时点击率最高、阅读量最大的文章。随后笔者也意外地发现这篇文章被许多人在网上转载。很多读者不断地写信给我,希望能继续阅读随后的回忆文章。更有许多不认识我的大陆朋友也不断询问这篇文章的来源、作者。这么热烈的回馈,是我没有想到的。最早撰写和发表这篇回忆文章的原因之一是笔者已经离开了Borland,但觉得Borland的许多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值得回味,因此才动了写些小故事的念头。另外的一个原因,则是当时"Programmer深度论坛"成立未久,为了吸引网友到"Programmer深度论坛"共襄盛举,因此当时的创始坛主之一、也是我的好友李匡正先生希望我写一些吸引人的东西来帮帮忙。于是,这才促成了这篇回忆文章的诞生。不久之后,大陆的《程序员》杂志也和笔者联络上了。《程序员》除了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写一些Borland产品的技术文章之外,也对这些Borland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2001年的7月份在《程序员》杂志刊登了"Borland的故事"一文。没有想到这篇已经在Internet/Intranet上广为流传的文章,刊登之后仍然引起了广泛的响应,许多读者都好评有加,强烈地希望《程序员》杂志能够继续刊登后续的文章。当然,《程序员》杂志也立刻和笔者联络,希望我能立刻撰写随后的故事。在此之后,台湾的《RUN!PC》也刊登了这篇文章,读者的反应也是如出一辙,热切地要求后续的内容。我想,这篇文章之所以会引起巨大的反应,大概是因为许多软件人员都使用过Borland的开发工具,最明显的就是Borland的Turbo系列。相信Turbo Pascal是当初许多人学习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的必备工具,笔者就是其中之一。而Turbo C、Turbo C++、Borland C/C++等更是许多人学习C/C++语言的启蒙工具。不管这些人现在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即便已经不再使用Borland工具,但这些成长和学习的记忆仍然埋藏于每一个程序员的心底,而这篇回忆文章可能勾起了许多人早已消失许久的回忆,顿时之间这些曾经苦涩和欢乐的记忆又激荡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当然这篇回忆文章也能让许多人了解到当年许许多多隐藏在背后的故事答案:为什么软件历史会这样发展?寻求答案的好奇心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磨灭。当这篇回忆文章揭开了许多故事背后的答案之后,当然会引起读者更大的回响,因为这会让我们想要知道的更多。而更多封尘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问题,会开始在脑中再次询问--接下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在撰写第一篇回忆文章时,我的感觉比较轻松,因为那时我已经离开了Borland,没有什么负担。但是"世事难料",也许是和Borland的缘分未了,在2001年底,我又回到了Borland工作。再次成为Borland的员工之后,在写作时就有了顾忌,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所以在这方面写作的进度使停顿了下来,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的进展。不过后来仔细一想,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历史的事迹以及笔者个人的想法和观察,如果Borland连这些都无法面对,那又要如何面对未来呢?于是我又开始断断续续地拾起了进度,慢慢地写了一些后续的内容,并且同步地发表于大陆《程序员》杂志和台湾的《RUN!PC》杂志。集结这些回忆记录、发表我对未来软件趋势发展的观察和看法,是因为许多读者都希望能痛痛快快一次看完这些精彩的故事,而不是"望穿秋水"地等待我时断时续,因此不断地建议我集结出书。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些故事内容的长度可能不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我的工作太忙,因此并没有把这个建议放在心上。不过在后来不断地撰写后续文章时,我才发现,以往的回忆不断地随着笔尖涌出。原本只打算写三四篇的计划,竟不可收拾地愈写愈多。而且随着叙述过往的回忆故事,我也开始思索一些更深的问题,并且开始观察软件趋势的发展以及Borland的演变等重要问题。我开始想,能否通过Borland的成长、衰退以及东山再起等发展史实,了解软件开发对于每一个软件人员的影响?如果换作我或读者来担任Borland的CEO,那又会如何经营?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帮Borland走出困境?在这些年的奋斗过程中,Borland经历了哪些改变?Borland要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软件开发的趋势对于Borland的影响又是如何?或许是因为笔者深爱着Borland吧,这些问题开始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不断地询问着自己。也许读者看完本书之后,也会开始遭遇和我一样的情形,开始思索这些复杂又有趣的问题。当然这些后续的发展是当初我所没有预想到的,但对于自己而言,这也是额外的收获。事实上,我认为这些问题是提升自己最好的锻炼,因为可以培养我们对于事情的观察能力,去思考问题和背后的意义,并掌握未来的发展。当软件人员开始注意到这样的思考之后,往往也就预示着开始要更上层楼,这也是笔者这么多年和许多工程师工作时观察到的现象。只可惜事实证明,这些毕竟是只有少数人才会注意到的事情。七八年前,当我为鼎新计算机工作时,当时的副总要求我除了开发产品和技术之外,每个星期必须向他报告笔者对于未来市场、产品和技术趋势的意见和报告。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培养了笔者思索这些问题的习惯。数年后,当我开始为Borland工作,并成为产品经理之后,我又开始观察产品和技术趋势。这些训练都让我很自然地在撰写文章和书籍时开始观察过往的历史并且开始询问自己相关的问题。因此,当《程序员》杂志的蒋涛先生也询及我出书的意愿之后,笔者开始认真地考虑这个可能。除了叙述Borland各项重要的战役故事、产品开发的幕后史以及精彩的故事之外,笔者也想写写这些年观察到的Borland的转变史,以及转变之后的影响。另外还想写出Borland未来面对的挑战、软件开发的趋势等有趣的讨论。当然,Borland强韧的生命力仍然在继续不断创造她的历史,对于笔者和喜爱Borland的人来说,这些可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对于本书的架构,我也经历了一个从起初模糊的概念到最后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描述的内容的过程。大致上,我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这分别是:● Borland产品开发的精彩故事。在这些章节中,我将就记忆所知为读者娓娓道来许多或精彩、或动人、或令人惋惜的故事。它们包括了Borland本身的故事、C/C++开发工具、Delphi、Jbuilder、Visual dbase、IntraBuilder和组件以及中间件的发展故事,让读者了解产品开发的艰辛史以及Borland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生存之道。● Borland的转变发展。许多人都知道Borland,但是可能没有注意到Borland在将近20年来的变化。其实,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是由于特定的人物和时势所造成。这部分笔者将为读者介绍这些微妙的变化并且叙说其背后的原因和故事。● 软件趋势的发展以及未来的Borland。如今的软件技术多得令人目不暇给,软件技术的发展也是以10倍的速度向前推进。在现在多元化的软件技术中,到底未来的主流技术或是平台将由谁胜出?软/硬件厂商之间的合纵连横又将对软件技术产生什么影响?Borland在未来又将如何竞争?未来的Borland产品又将如何占有一席之地?这都是笔者想要和读者一起分享并讨论的内容。本书算是相当有趣的一个代表,因为她融合了精彩的故事、发人省思的竞争过程、最新的软件技术趋势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会勾起许多人封尘已久的记忆;也可能会让读者感受快乐、惋惜、沮丧和振奋;也可能会让读者感觉焦虑,因为面对现在和未来多元化软件技术的发展,许多读者可能都不知所措。不过在阅读完本书之后,相信读者应该会对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成为一些读者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纪念;成为一些读者学习信息历史的明镜;抑或成为大多数读者掌握现在和来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参考。对于笔者而言,此书的整理算是对自己以往工作和回忆的记录以及面对未来的准备。我不是以写作为生,因此撰写时间非常有限。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这本书?我并没有把握,只能尽力而已。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历经了数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兴奋莫名,到强求自己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出书,再到现在随缘,做好了再说的阶段。最后,我要谢谢所有鼓励过我的朋友,这毕竟是我第一本非纯技术类的书籍,心中难免心虚。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尽量提供丰富的内容,至于最后的结果,当然交由各位读者来评判了。李维2002.10于台北新店目录声明.............................. 1第一章 Borland的诞生和发展 Borland的兴起 ....................... 3 关键产品--SideKick..................... 5 和Borland的缘由 ...................... 10 C/C++的光荣战役 ...................... 13 火线全开.......................... 19 数据库市场的失误...................... 2l ODBC和IDAPI之争 ...................... 23第二章 C/C++的圣战 Borland C/C++的反击 .................... 27 Borland C/C++、Visual C/C++、Watcom C/C++ 和Symantec C/C++的缠斗................... 34 C/C++开发工具的最后圣战.................. 44第三章 传奇的开始--Delphi 造传奇故事的主角--Delphi.................. 54 大规模的开发行动和Philippe Kahn的下台 ........... 58 Anders的计划以及Zack的想法................. 65 天才的损失和新英雄的接棒.................. 76第四章 未完之传奇 Chuck的秘密计划 ...................... 110 回到未来.......................... 117 Delphi风云榜........................ 121第五章 逆转的奇迹--Borland JBuilder的战斗发展史 Java开发工具初期的争战................... 135 Borland的Java艰辛奋斗 ................... 138第六章 失去的王冠--Borland数据库工具的战役 IntraBuilder的诞生..................... 201 命运坎坷的dbase ...................... 212 Paradox .......................... 224 后言............................ 229第七章 中途岛之战--Borland和组件技术 Golden Gate Strategy.................... 231 到EJB的阵地吧!....................... 238第八章 Borland的成长和改变 Philippe Kahn,产品和技术为主的Borland........... 243 Delbert Yocam,强势Marketing为主的Borland ......... 245 Dale Fuller,高效率Sale Force的Borland........... 248 第四波的演变........................ 254 软件高科技公司的命运.................... 256 Borland Conference..................... 258 并购、自保和集团战..................... 261第九章 软件技术和平台的大竞赛 Microsoft的COM组件模型................... 273 SUN的EJB组件模型...................... 276 Data Access Technology................... 286 .NET对于开发工具厂商的影响................. 292第十章 令人焦虑的时代 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 297 快速的开发周期....................... 306 程序语言的战争....................... 309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13 结论............................ 315第十一章 EJB对抗CORBA?有趣的假设 .NET核心组件技术...................... 320 巨人终将对决?....................... 327第十二章 回到C/C++的王国 日不落帝国......................... 330 蓬勃发展的新兴C/C++力量 .................. 338 C/C++开发工具的未来 .................... 345第十三章 软件科技的发展和Borland的未来 不都是整理和抽丝剥茧吗?.................. 349 Web Service Works ..................... 359 面向对象技术的平民化.................... 363 准备迎接.NET时代的来临................... 370 Borland的未来 ....................... 372 结论............................ 377第十四章 传奇的篇章仍将继续! 过长的产品线?....................... 380 进入.NET的时机....................... 381 Java市场即将进入成熟期................... 383 软件产业即将进入各拥山头的竞争模式?............ 384 但是传奇的故事仍将继续................... 387附录 Borland大事记 ...................... 389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