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新手驾驶教程[4]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寻线仪价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48

16、

转弯时,最明显的表现,都是从车体倾斜开始的。而许多转弯操作技术又都是取决于倾斜技巧的好坏。比如,当车体倾斜后,按自己的小聪明行事,生硬改变行进方向和速度,这种随心所欲的操作,只能使车跑得别别扭扭,不仅速度慢,而且危险。所以,在接近转弯时,放开制动闸把的瞬间,正好是前叉将要向上伸出的时候,这个“瞬间”是最重要的时机。就是说,要把放开制动闸把,前叉即将向上伸出的这一瞬间作为使车体倾斜的“开始时机”.

当只通过关闭油门减速时,使车体倾斜进行转弯,但是,倾斜的“开始时机”很难掌握。这时,可以通过制动减速抓住车体倾斜时的机会进行转弯。当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时,在快速关闭油门瞬间,和上述情况相反,在前叉即将开始向下压缩一瞬间,开始倾背。总之,最重要的是适时地抓住使车体倾斜的时机,而且是能用你的身体感觉到这一时机的出现!不管行车速度多慢,都要做到这一点,都应该在能够正确控制油门和制动的速度基础上,来驾驶着你的摩托车。

如何移动体重,来使车体倾斜呢?上面已经讲过,是用脚去踩内侧踏板。但是,只知道用脚踩还不够,还必须明确使用脚的哪个部位,那就是脚外侧的前部,即小脚指根附近。如果想使车体快速地倾斜,就要给踏板增加更大的“荷载”,这就需要把全身的重量都移向内侧的踏板上。而这种体重的转移,是靠你的“脚力”来实现的。必须记住:脚力的用劲方向是向下,即踏板根部的斜下方。在这种体重移动当中,切不可使用双臂的力量!否则,就会使前后车轮偏离路面,不仅转不好弯,甚至会出现瞬间的滑移或振摆现象。

 为了防止踩踏板时给车体造成冲击,也可以先把身体移向弯道的内侧方向。由于尚处于直行状态,所以要用另一支脚用力踩住外侧踏板,用以获得平衡。减速制动时,要用外侧大腿贴靠在燃油箱的后部,但是弯道内侧的腿膝盖不能向外分开。用两支脚的脚后跟夹紧车体,用来保持下半身的稳定。

 上述这些操作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较大的荷载(整个体重和脚力)准确而巧妙地加到内侧踏板上!

 在上一节已讲到,为了在转弯时使车体倾斜,要把身体向弯道内侧方向移动。但这决不等于移动了身体,就能使车体很好地倾斜。应用力把内侧踏板踩向车体方向,身体在反力作用下向内侧移动。由于此时你有要倒向内侧的感觉,所以一定不自然,并且进行不必要的“臀部移动”。而在踩踏板之后移动身体,其结果,身体移动后能得到更大的荷载。两者的根本区别,就是“顺序”的不同,这一点很重要。

 在开始阶段,你不要有意识地为移动体重而移动身体。要自然轻松地坐在车座上,只要确实地踩住踏板,身体就会自然移动。这个技巧熟练之后,就可以主动且较大幅度地把身体移向内侧。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那就可以说:“你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此时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移动身体时,“移动的中心”绝对不是臀部。过去有人曾说过:“从你的肩部进入转弯。”但是,确切地说,既不是从肩部,也不是头部。我们把前种叫做“抬起屁股似站非站式”,后种为鲁莽的“冲锋”。对至今还采用这两种姿势的人,只能说:请你重新读一下前章所讲述的内容吧!

 移动中心是在腰部。而腰部的移动是靠侧腹—腰带稍上位置用劲儿向外伸出来实现的。就这样,通过腰部带动整个身体的移动,从而进入了转弯状态。重要的是,这种移动是自然而不是有意识的一种动作。但是,要注意不能使头部偏离车体中心太远。臀部的移动也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采用这种转弯姿势,从后方看去,骑手的脊椎骨这条线和弯道呈一种凸字的弓形,其顶点就是侧腹。

 另外,在移动身体时,应该有一种是在车座上面“平行”移动的感觉,只是在车体倾斜后,移动方向才是“向下”的。但是决不能是有意识地,否则姿势就失去了“自然状态”。

在这个弓形的延长线上,再继续移动身体,如重心偏移过大,增加内侧踏板上的荷载,就会使车体迅速而自然地倾斜。踩内侧踏板的脚,也可以使脚跟朝向车体,脚尖向外张开一些。注意不要勉强地硬把膝盖贴靠在燃油箱上,这样会使身体向外扭转。而妨碍了身体自然移动。当然也不要故意地把膝部向外分开。总之,一切保持自然轻松,才是最标准、最上等的。

 当达到了倾斜角度时,如果再加大倾斜,当然只有摔跟头了。所以,这时切忌再向内侧压车把或扭拉身体之类的多余动作。要知道,这种多余的力和动作,是使车体失去平衡的根本原因!在高速行驶当中,如果能最大地发挥出轮胎的性能,反倒会减小侧滑的危险。

 为了防止车体过度倾斜,只要把作用于车体倾斜的力(体重)去掉就可以了。即去掉或减少把踏板踩向车体方向的脚力。尤其对高速运动中的物体,就更需要一切操作的适时性和技巧性,决不能产生任何冲击或振动,这是最危险的! 蹬踩踏板的力是可以去掉的,可是却无法从摩托车上把你的体重去掉!这就必须寻找一种“支持”和“转移”,这就是外侧踏板。前面已经讲过,转弯车体倾斜要靠身体的移动。当移向内侧的重心移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难以起来了。你的体重虽然是由车座来支持的,但是左右踏板也分组着一定量的体重,这就是可以“转移”的条件。所以,通过用力踩外例踏板的办法,使上半身倾向外侧转移,就可以获得平衡。如果此时你的上半身不能向外侧转移(返回),就说明车体倾斜时身体的移动量过大。 

17、

除上述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倾斜角过大。把倾斜角限制到最小程度,是考虑重心移动量。所谓转弯就是改变车的行进方向。而那种追求大倾斜,膝盖蹭路面的表演,除了危险,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如果转弯已经操作的很稳,就可以较自由地支配你的体重位置,或是在车座上,或是在内侧踏板上,完全是以把弯转得漂亮、稳当为目的,由你自由选择。当然,这种选择,还依车的类型不同而异。就一般情况而言,多是把体重放在左右两侧的踏板上,并始终保持能控制左右方向的体位。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要用力太猛,但是,外侧的脚要向外张开,使膝盖、大腿、脚跟紧贴在车体上,并用内侧的腿的脚后跟靠在车体上。臀部稳坐在车座上(有时只是部分)注意感受转弯时车的运转状态。双臂不要“叫劲儿”,需要经常处于放松状态。不论转多大的弯,下半身和车体永远是成一体状态,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当车体将要倾斜到“理想角度”时,在消除内侧踏板荷载的瞬间,打开油门是最适时的。这时,作用在后轮上的反向驱动力就变成了正向的,即使再次部分开启油门(缓加速)驱动力也不是零,尽管很小,但却是正向的。有了这个正向驱动力,对摩托车的顺利倾斜是大有帮助的。对于摩托车来说,转弯比直行更能保持稳定状态。如果你感到害怕,或车体摇晃不稳,那一定是操作有误。

    当加上正的驱动力,并加大油门时,车体就会一点点地向上“飘起来”,而且行驶速度也会加快,车体就越发“轻飘”了,这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控制车体的向内侧倾斜,而是顺其自然地让车体向上“飘浮”。此时,通过加大油门——再飘起来,就会描绘出一条圆滑的曲线。去掉对内侧踏板的荷载,身体也在脚力的作用下返回到车体中心位置。这时你就会有“是油门在使车体飘起来一样”的感觉。

在转弯当中,不要反复地开关油门。不然,就会使倾斜角摇摆不定,还会使轮胎打滑。或使前轮发生“卷边”现象。另外,如果反复开关油门,不仅不能使车自然地“飘浮”,尤其向内侧转舵时,不但转弯不圆滑。而且很难“跑正道”。这时,你可用力踩外侧踏板。就会消除或减轻上述现象。

这时打开油门的目的,只是为了使摩托车稳定地转弯,也有助于车体的“飘浮”,但决不是为了加速。如果是参加比赛,尽可在最大限度内猛加油门。可是你现在并不是为了争冠军呀!因此,还是应该逐渐地一点一点地加大油门,能感觉到动力增加就可以了。

如果因为动力过大,后轮出现打滑时,要迅速、利落地收油门,但决不是突然地收!同时,用力踩住外侧踏板增加荷载,并用外侧的大腿压住车体(不要使臀部离开车座)。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外侧的腿夹紧车体。如果腿离开车体,身体就如同悬吊在内侧一样,势必不能应付转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正确的姿势应该是用外侧脚踩住踏板,臀部不动,只将上半身外倾于车体之外,这就是外倾姿势。

以上讲的主要内容,是以轻便的体重变换进行转弯的操作技巧,下面讲的是从右转弯变为左转弯时的驾驶技巧。

 开始右转弯时,在接近转换点时,把右腿向里靠,用膝部紧贴在燃油箱上。用其反作用力,把脚从原来的踏板根部(靠车体的部位)变为蹬踏板的顶端。左脚则相反,从踏板的顶端变换到踏板的根部。此时,双膝呈向内夹紧形状。两脚借踩踏板的力量,把身体从右挪向左边。当然,这时两脚要比转弯时更用劲儿地踩住踏板。臀部也随之有离开车座的感觉,不然,身体就难以移动。但是,臀部的这个“离座”动作,是在两脚用力踩踏板挪动身体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起浮”,决不能有意识地或突然地抬起,这样会破坏车体的稳定性。而且应尽量作到在上述转换中不要使身体上下窜动。

 把右转弯开始时打开的油门迅速关闭。虽然不必完全关闭,但是一定要使驱动力达到零的程度。这样,摩托车就能更快地向上“飘起”,而且在整个转换过程中,前后轮胎能始终牢牢地“咬住”路面。

 在右转弯即将结束时,开始左转弯的时候,在从右转弯到左转弯的转换中,要一气呵成地完成向左倾斜的操作,而不能在转换的中间有停歇的动作。

身体从右向左的移动是靠双脚蹬踩踏板来进行的,而且应该是“同步”的动作。身体的移动是腰部的动作,即腰带稍上的侧腹部位。移动的速度要比车体的倾斜快一些,但是必须保持平稳。在移动身体时,用左腿向踏板的根部蹬踩,尽量给这个方向以较强的“荷载”。这时加在右侧踏板上的体重当然就减少了。而且在这个蹬踩踏板的反力作用下,使右膝贴靠燃油箱的力也减弱了。这时,左膝则应该自然地向外分开。

当将要达到向左侧的倾斜角度时,开始打开油门,消除左侧踏板上的“荷载”,并将这一荷载转移到车座和右侧,即外侧的踏板上。在这个左右踏板荷载,即蹬踩转换过程中,腰部几乎是处于“悬浮”状态,“荷载的转换”是连续而快速的。所以,在坐到车座及蹬踩踏板时,要注意不要给车体太大的冲击。由于身体的全部重量都在车上,上述在S转弯中的体重移动,其实就是体重的位置和方向的转换和重新分配。

18、

下面说明一下,如何使用摩托车的车把进行倾斜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摩托车直线行驶时,把车把稍向右转,车体就会突然急速地向左倾斜。这就是利用了摩托车固有的性能。这种性能的日文是“当乙舵”,英文是“Feint steer”(假舵)。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向左倾斜时,或者是从右向左转换时,将左车把向前方推压一下。即使将车把向右拉,车舵仍然向右转舵。这种方法在使用“巧劲儿”上难度较大,同时容易产生和前轮压紧路面方向相反的力。所以,我们不提倡向右拉的方法。但是在越野摩托车比赛中,这种高超的转换操作技巧是经常使用的。

 读了这一节,想必你也很想试试这种“假舵”操作吧。用这种方法使车体倾斜或转弯的变向,对于初学摩托车的人来说,的确是简便而省事的。但是,由于这时前轮处于“被扭转”状态。所以轮胎受力很大。很容易出现翻车事故。而且速度越快,这种危险性就越大。明白了这些道理,在操作时,不要握死手把,而是手掌轻轻地推按倾斜一侧的摩托车手把。

第二种方法,是给内侧手把加上荷载。这和用脚蹬踏板来加“荷载”是一个道理。就是说要把你的体重加在倾斜一的摩托车手把上。难掌握的是使劲儿方向不和平时转舵时一样,而只是向转向节叉的轴向方向使劲儿。在加载(使劲儿)当中,要使前车轮的方向朝着倾斜一侧的正前方。所以,在给内侧手把加劲儿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点!决不能因加劲儿而改变了前轮的运转方向。这种给手把“加劲儿”的方法和前述的“轻推手把”作用一样,也会产生“假舵”现象。

 第三种方法,与用外侧大腿压或拉车体使之倾斜一样。所不同的是用手拉压车把。采用这种方法,使劲儿方向也不能朝着转舵时的用劲儿方向,甚至要“分开使劲儿”,而且要和处于倾斜状态的车体运转相协调。从前后方向看,就如同骑马“拉缰绳”一样的方法用劲儿。所不同的不是拉缰绳,而是用手来操纵手把。

 以上三种方法,看上去简单,但却是很难掌握好的一种操作技巧。开始时,可把这些作为用蹬踩内侧踏板加载,使车体倾斜的一种辅助操作来慢慢练习。  

 这种把摩托车前轮提起来的骑法,谁看了都会认为是一种花架子,除了单车计时的比赛外,也真是没有这样骑车的。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技巧,在行驶当中,道路前面有了大裂缝,或者,车开到山顶前车轮悬空的时候,你就会毫不慌张地脱离险境。即使前车轮没有悬空,但是在前轮胎对路面的附着力变小的时候,也可用这种技巧把车控制在稳定状态。当驱车行驶在崎曲不平的山路上,这种控制前轮的技巧,就能使你的旅行平安而愉快。

把前轮提起,使前轮处于“飘浮”状态,有两种方法。先讲讲不使用离合器的方法。在宽敞又安全的地方,双脚踩在两侧踏板上,取站立姿势,挂1档(计时赛车可用2档),尽量地慢速直线行驶,使车处于完全稳定状态。鼓足劲儿把身体尽量地前移(注意,不只是上体,而是利用反复强调的腰部力量),把体重压在车把上。当然这只是一种“意识”和“感觉”,其实是用双臂把体重通过车把加在前轮上的。这个动作不能拖拉,必须一气呵成地完成。当然只有反复练习和感觉,才会达到这样一种炉火纯青的程度。

在把体重压向车把的同时,快速拧回油门。通过体重的移动和油门关闭,使前叉大幅度向下沉入。在身体移动和关闭油门动作结束,前叉开始向上伸出的瞬间,即开始下一个动作:把腰用力向后拉伸,通过双臂拉起车把。与此同时,迅速打开油门。在前叉伸出和后车轮的反力作用下,前轮就“飘浮”起来了。重要的是,要熟悉前叉的动作,使油门操作与之同步进行。这也是个重要的摩托车操作技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用得着的。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个操作技巧,即使不大幅度地移动身体,对于计时比赛用的摩托车来说,只通过油门的控制,也同样能使前轮“飘浮”起来。

最后的忠告:练习这种技巧时,切不可急于求成,不然会翻车的!

下面介绍用离合器的方法,对任何类型车都是适用的。

这种方法,也是从挂1档,慢速直线行驶开始的。虽然,在停止状态也可以,但是如果两脚不踩在踏板上,前轮“浮起”之后的控制却是很困难的。

    在车缓慢地直行当中,保持好车体的稳定状态下,捏上离合器(使之“分离”)同时要保持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但是不必要达到最高转数),然后迅速地放开离合器握把。在离合器“接合”的瞬间,处于高转数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作用在后轮,前轮就在这种驱动“反力”的作用下“飘浮”起来。

经过一段练习以后,在直线行驶状态下,拧动油门转把,与此同时捏上离合器握把。在发动机开始高速运转的时候,迅速松开离合器握把,使之接合。采用这种操作方法,随时都能把前轮提起来。如果坐得偏后一些,就更容易把前轮提起来了。在轮胎附着力较差的泥泞道路上,只靠使用离合器这种方法,后轮就会打滑空转,往往不能使前轮飘浮起来。这时,可以和上节讲的“移动体重方法”结合起来,把臀部稍离车座,使上体前倾就可以了。

使用离合器方法和上节讲的靠身体的体重移动方法一样,在前轮达到“飘浮”的理想角度时,车体是可以平衡的。这都是靠微妙的油门控制来实现的。而使用离合器方式,如果稳坐在车座上,就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前轮将要向下落的时候,不要使车轮“叭挞”一下落下来,而应缓慢地着地。这主要是靠油门的控制技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损坏不了摩托车,而且还很有利于油门控制的训练。这时必须注意:要事先把车把摆正,而且不能使用制动器。     采用移动体重的方式,如果在向上提前轮的操作中有翻车危险时,切不可慌乱,应果断地踩上后制动。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外,平时也可用后制动器来控制骑车的姿势,以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