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驱动案例之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3:22


前几天解决一个嵌入式Linux驱动问题,做为一个案例进行记录。


   本案例是一个CPU通过LocalBus总线访问外围一个设备,具体设备是一个DSP器件,在实际应用中,性能要求很高,对数据访问速度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既然是通过LocalBus总线来访问,实际上也就是在CPU的IO寻址空间。原来的做法是通过ioremap的方式将这个空间进行重映射,然后CPU对其进行读写访问。读取DSP的一个数据需要经过写地址,读数据两个步骤。


   现象描述:

        发现无论如何,在写完地址之后一定要等待一段时间,或者一定要先读取一下DSP的Ready寄存器。这个操作在大数据处理时消耗相当可观,而实际应用上对性能要求很高,这个等待或者读取Ready寄存器的动作必须清除。


原因分析:

      本系统中采用的CPU是Powerpc,对LocalBus进行读写操作,那么读和写操作两个之间进行切换是有一个过程的,先写后读,转换太快可能写会不成功,问题的根本是驱动中采用的是ioremap之后的操作方式。


解决方法:

    改变ioremap的方式,使用Linux 内核中对IO的操作接口out和in的方式。调用函数为in_be16和out_le16。定义如下:


inline void out_8(volatile unsigned char *addr, int val)
{
__asm__ __volatile__("stb%U0%X0 %1,%0; sync"
    : "=m" (*addr) : "r" (val));
}


 inline unsigned in_le16(const volatile u16 *addr)
{
unsigned ret;


__asm__ __volatile__("lhbrx %0,0,%1; twi 0,%0,0; isync"
    : "=r" (ret) : "r" (addr), "m" (*addr));


return ret;
}


可以看出是用汇编实现的,其中有一个指令sync,表示同步操作。应该是类似于cache操作的原理,加上同步操作之后数据可以完成读和写的全部操作过程。

经过修改,问题得到解决,不需要等待也不需要在写和读的切换过程中增加其它操作。最后,整个系统比原来使用ioremap的方式在实时性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CPU占用率大大降低。


总结:

    在Linux驱动开发中,对于IO的操作应该使用内核提供的IO接口函数,最好是参照内核其它驱动的例子,平时多阅读内核代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