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Unicode、UTF-8等编码方式该知道的那些事

来源:互联网 发布:编程达人全套视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2:00

Oracle官网文档java字符集 java.nio.charset.Charset中对标准字符集的表述

Charset

Description

US-ASCIISeven-bit ASCII, a.k.a. ISO646-US, a.k.a. the Basic Latin block of the Unicode character setISO-8859-1  ISO Latin Alphabet No. 1, a.k.a. ISO-LATIN-1UTF-8Eight-bit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UTF-16BESixteen-bit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 big-endian byte orderUTF-16LESixteen-bit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little-endian byte orderUTF-16Sixteen-bit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 byte order identified by an optional byte-order mark

注:下面会讲解big-endian 和little-endian的含义

 ------------------------------------------------华丽的开始---------------------------------------------------------

前天在IT面试论坛看到了一个内推阿里巴巴童鞋的面试总结,其中有一个关于java编码的问题,于是就花了点时间了解和总结。发现编码是作为java开发人员常见,并且让不少人头疼的问题,在此记录下来,学习学习~


1. ASCII码与非ASCII编码

1.1 ASCII码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到11111111。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ASCII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

1.2、非ASCII编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ASCII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
中文编码的问题需要专文讨论,这篇笔记不涉及。这里只指出,虽然都是用多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但是GB类的汉字编码与后文的Unicode和UTF-8是毫无关系的。


2. 编码方式详述

2.1 iso8859-1 
属于单字节编码,最多能表示的字符范围是0-255,应用于英文系列。比如,字母'a'的编码为0x61=97。 
很明显,iso8859-1编码表示的字符范围很窄,无法表示中文字符。但是,由于是单字节编码,和计算机最基础的表示单位一致,所以很多时候,仍旧使用iso8859-1编码来表示。而且在很多协议上,默认使用该编码。比如,虽然"中文"两个字不存在iso8859-1编码,以gb2312编码为例,应该是"d6d0 cec4"两个字符,使用iso8859-1编码的时候则将它拆开为4个字节来表示:"d6 d0 ce c4"(事实上,在进行存储的时候,也是以字节为单位处理的)。而如果是UTF编码,则是6个字节"e4 b8 ad e6 96 87"。很明显,这种表示方法还需要以另一种编码为基础。 
2.2 GB2312/GBK 
这就是汉子的国标码,专门用来表示汉字,是双字节编码,而英文字母和iso8859-1一致(兼容iso8859-1编码)。其中gbk编码能够用来同时表示繁体字和简体字,而gb2312只能表示简体字,gbk是兼容gb2312编码的。 

2.3 unicode 
这是最统一的编码,可以用来表示所有语言的字符,而且是定长双字节(也有四字节的)编码,包括英文字母在内。所以可以说它是不兼容iso8859-1编码的,也不兼容任何编码。不过,相对于iso8859-1编码来说,uniocode编码只是在前面增加了一个0字节,比如字母'a'为"00 61"。 
需要说明的是,定长编码便于计算机处理(注意GB2312/GBK不是定长编码),而unicode又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字符,所以在很多软件内部是使用unicode编码来处理的,比如java。 
2.4 UTF 
考虑到unicode编码不兼容 iso8859-1编码,而且容易占用更多的空间:因为对于英文字母,unicode也需要两个字节来表示。所以unicode不便于传输和存储。因此而产生了utf编码,utf编码兼容iso8859-1编码,同时也可以用来表示所有语言的字符,不过,utf编码是不定长编码,每一个字符的长度从1-6 个字节不等。另外,utf编码自带简单的校验功能。一般来讲,英文字母都是用一个字节表示,而汉字使用三个字节。 
注意,虽然说utf是为了使用更少的空间而使用的,但那只是相对于unicode编码来说,如果已经知道是汉字,则使用GB2312/GBK无疑是最节省的。不过另一方面,值得说明的是,虽然utf编码对汉字使用3个字节,但即使对于汉字网页,utf编码也会比unicode编码节省,因为网页中包含了很多的英文字符。 

3.  Unicode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比如,汉字“严”的unicode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和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unicode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1)出现了unicode的多种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有许多种不同的二进制格式,可以用来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

4. UTF-8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其他实现方式还包括UTF-16和UTF-32,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这里的关系是,UTF-8是Unicode的实现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的位。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下面,还是以汉字“严”为例,演示如何实现UTF-8编码。
已知“严”的unicode是4E25(100111000100101),根据上表,可以发现4E25处在第三行的范围内(0000 0800-0000 FFFF),因此“严”的UTF-8编码需要三个字节,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从“严”的最后一个二进制位开始,依次从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补0。这样就得到了,“严”的UTF-8编码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转换成十六进制就是E4B8A5。


5. 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
Unicode码可以采用UCS-2格式直接存储。以汉字”严“为例,Unicode码是4E25,需要用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字节是4E,另一个字节是25。存储的时候,4E在前,25在后,就是Big endian方式;25在前,4E在后,就是Little endian方式。
这两个古怪的名称来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在该书中,小人国里爆发了内战,战争起因是人们争论,吃鸡蛋时究竟是从大头(Big-Endian)敲开还是从小头(Little-Endian)敲开。为了这件事情,前后爆发了六次战争,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皇帝丢了王位。
因此,第一个字节在前,就是”大头方式“(Big endian),第二个字节在前就是”小头方式“(Little endian)。
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计算机怎么知道某一个文件到底采用哪一种方式编码?
Unicode规范中定义,每一个文件的最前面分别加入一个表示编码顺序的字符,这个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宽度非换行空格“(ZERO WIDTH NO- BREAK SPACE),用FEFF表示。这正好是两个字节,而且FF比FE大1。
如果一个文本文件的头两个字节是FE FF,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大头方式;如果头两个字节是FF FE,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小头方式。


------------------------------------------------------------------------华丽的分割线---------------------------------------------------------------------------------------------------

附赠:java之编码方式unicode讲解

在做Java开发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乱码,或者无法正确识别或读取的文件,比如常见的validator验证用的消息资源(properties)文件就需要进行Unicode重新编码。原因是java默认的编码方式为Unicode,而我们的计算机系统编码常常是GBK等编码。需要将系统的编码转换为java正确识别的编码问题就解决了。
        1、native2ascii简介:native2ascii 是sun java sdk提供的一个工具。用来将别的文本类文件(比如*.txt,*.ini,*.properties,*.java等等)编码转为Unicode编码。为什么要进行转码,原因在于程序的国际化。Unicode编码的定义: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1990年开始研发,1994年正式公布。随着计算机工作能力的增强,Unicode也在面世以来的十多年里得到普及。(声明:Unicode编码定义来自互联网)。

        2、获取native2ascii:安装了jdk后,假如你是在windows上安装,那么在jdk的安装目录下,会有一个bin目录,其中 native2ascii.exe正是。

        3、native2ascii的命令行的命名格式:
native2ascii -[options] [inputfile [outputfile]]
说明:
-[options]:表示命令开关,有两个选项可供选择
-reverse:将Unicode编码转为本地或者指定编码,不指定编码情况下,将转为本地编码。
-encoding encoding_name:转换为指定编码,encoding_name为编码名称。
[inputfile [outputfile]]
nputfile:表示输入文件全名。
outputfile:输出文件名。如果缺少此参数,将输出到控制台。

        4、最佳实践:首先将JDK的bin目录加入系统变量path。在盘下建立一个test目录,在test目录里建立一个zh.txt文件,文件内容为: "熔岩",打开"命令行提示符",并进入C:est目录下。下面就可以按照说明一步一步来操作,注意观察其中编码的变化。
A:将zh.txt转换为Unicode编码,输出文件到u.txt
native2ascii zh.txt u.txt
打开u.txt,内容为"u7194u5ca9"。
B:将zh.txt转换为Unicode编码,输出到控制台
C: est>native2ascii zh.txt
u7194u5ca9
可以看到,控制台输出了"u7194u5ca9"。
C:将zh.txt转换为ISO8859-1编码,输出文件到i.txt
native2ascii -encoding ISO8859-1 zh.txt i.txt
打开i.txt文件,内容为"u00c8u00dbu00d1u00d2"。
D:将u.txt转换为本地编码,输出到文件u_nv.txt
native2ascii -reverse u.txt u_nv.txt
打开u_nv.txt文件,内容为"熔岩"。
E:将u.txt转换为本地编码,输出到控制台
C: est>native2ascii -reverse u.txt
熔岩
可以看到,控制台输出了"熔岩"。
F:将i.txt转换为本地编码,输出到i_nv.txt
native2ascii -reverse i.txt i_nv.txt
打开i_nv.txt文件,内容为"u00c8u00dbu00d1u00d2"。发现转码前后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等于没有转,或者说思想糊涂,对命名没有理解。。
G:将i.txt转换为GBK编码,输出到i_gbk.txt
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GBK i.txt i_gbk.txt
打开i_gbk.txt文件,内容为"u00c8u00dbu00d1u00d2"。发现转码前后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等于没有转,或者说思想糊涂,对命名没有理解。
H:将u_nv.txt转码到本地编码GBK,输出到控制台
C: est>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ISO8859-1 i.txt
熔岩
从这个结果看,目标达到到了,编码i.txt为ISO8859-1,转为本地编码后内容为"熔岩"。从这里应该意识到,native2ascii -reverse命令中-encoding指定的编码为源文件的编码格式。而在native2ascii 命令中-encoding指定的编码为(生成的)目标文件的编码格式。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切记!!
继续探索,新建文件12a.txt,内容"12axyz"。看看纯字母数字的编码又如何。
I:将纯字母数字的文本文件12a.txt转换为Unicode编码
native2ascii 12a.txt 12a_nv.txt
打开12a_nv.txt文件,内容为"12axyz"。
继续测试,转为ISO8859-1编码看看
C: est>native2ascii -encoding ISO8859-1 12a.txt
12axyz
结果还是没有转码。
从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纯数字和字母的文本类型件,转码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

        5、总结:native2ascii 是一个非常的好转码工具,并且转码是可逆的!而其真正的含义并非本地编码——>转码为ASCII码,而是一个通用的文本文件编码转换工具。在做编码转换的时候有两类指定编码的情形,分别指输出文件编码和输入文件编码,具体可以看看最佳实践部分。


原文出处:2cto 感谢作者的辛勤劳作!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