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telnet 发送字符 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7:43

linux 的系统结构:
linux 分区说明
    /:根分区
    swap:交换分区,相当与windows的虚拟内存
    /boot:存储系统的引导信息和内核设备
    /usr:存储系统应用软件安装信息
    /var;存储系统日志信息

linux 硬件资源管理:
1.查看系统PCI 设备
    lspci     (lspci -v查看更详细的PCI 设备信息)
2.查看CPU信息
    more /proc/cpuinfo
3.查看系统内存信息
    more /proc/meminfo
4.查看磁盘分区信息
    fdisk -l
linux 外在设备的使用
1.硬件与设备文件
    在 linux系统下,硬件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不同的硬件设备有不同的文件类型。
设备文件:硬件与系统下相对应的文件称为设备文件
<1>设备文件在linux下存放在/dev 下面
(2)软盘linux 下对应的设备文件为/dev/fdx  x是软盘驱动器相对的编号
(3)U盘在linux下被识别为SCSI 设备  /dev/sdax
(4)光驱IDE光驱在 linux下对应的设备文件是/dev/had
    SCSI光驱在liunux 中的设备文件是/dev/srx
(s)linux下绝大部分的SCSI 磁带驱动器对的设备文件是/dev/stx
2.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
msdos  DOS文件系统类型

vfat    windows文件系统类型

iso9660    光盘格式文件类型
ext2/ext3   linux 下的文件类型

3.设备的挂在使用
linux 下挂在的命令是mount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挂在点
linux 下有一个/mnt目录专门用于挂在点

1.挂在软盘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将DOS 文件格式的一张软盘装载进来,以后可以在/mnt/floppy下找到这张软盘的所有内容
2.挂在U盘  挂在前先确认U 盘的设别名 dmesg|more  然后建立挂在点 mkdir /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sb
3.挂在光盘
 mount -t iso9960 /dev/hda  /mnt/cdrom
或者:mount /dev/cdrom /mnt/cdrom  
4.设备的卸载
umount 挂在目录、

例如要卸载软盘  umount /mnt/flopy

目录介绍:
/etc
    主要用于存放系统那个管理相关的配置文见以及子目录
/etc/rc   系统初始化文件
/etc/passwd  用户信息文件

/usr
 主要存放应用程序和文件
/var
主要存放系统运行以及软件运行的日志信息
/dev
包含了系统所有的设备文件

/proc
虚拟目录 所有信息都是内存的映射 可以和内核内存数据结构进行交互获取相关进程的有用信息

可以在系统运行中修改内核参数
存在于内存,而不是硬盘
/boot 启动linux 的核心文件
/bin   和  /sbin 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home 每个用户的工作目录
/lib存放共享程序库和映像文件
/root linux的超级用户root的默认住目录

/mnt 外在设别的挂载点目录  
/lost+found   保存丢失的文件 临时存放伪丢失的文件

/tmp 临时文件目录  存放临时文件

运行机制介绍
系统运行级
在/etc/inittab文件中制定  

系统启动过程
1.内核引导
2.运行init
3.系统初始化
4.启动运行级的守护进程
5.建立终端
6.登录系统
系统关机过程
1.shutdown 超级用户权限执行
shutdown -r now
shutdown -h now
shutdown +4 "system will shutdown after 4 minutes"

2.halt 相当shutdown -h halt 执行时,将杀死所有程序  然后调用系统命令 sync sync 将所有内存信息通过文件系统写入磁盘  

3。init 所有进程的鼻祖 进程号始终是1

4.reboot 关机重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