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争利让西安公交"不给力" 市民无奈靠"黑车"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final 内嵌机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1:15

地铁二号线南段航天城站,不少市民正在等公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膨胀迅速,新兴居民小区向城区边缘蔓延,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的难度,也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西安这座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交通问题更屡为市民、游客所诟病。

    西部网推出关注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系列报道,以期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直剖这一城市病灶,促进这些顽疾的有效解决。

    西部网讯(记者 沈晓芳 王莹) “凤城五路附近住了几万人,却没有一趟超过8点的晚班公交”、“公园南路南延伸段打通好几年,却开通不了公交线路”、“地铁末班车是晚上11点,地铁沿线的接驳公交却早早收车”……

    今年上半年,西部网“民生热线’栏目接到55条关于西安公交线路的投诉,新建小区没公交、公交收车太早、下了地铁坐不上公交成为困扰西安市民 “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三大难题。

    《最后一公里》系列报道:

     钟楼机场大巴站黑车屡禁不止 多少部门才能管得住

   凤城五路20个小区没有一趟晚班公交车

    从群众反映的情况看来,凤城三路、凤城四路、凤城五路与开元路、贞观路、滨渭街交汇区域是网友公交投诉最为密集的地方。

    记者走访了解,能够直达这个几万人大社区的公交有932路、165路、227路、236路和319路五趟公交,除165路公交车末班发车时间为19点,其余4班公交末班发车时间均为19点30分。

    这些公交线路分布在凤城三路和凤城五路上,凤城四路东段至今未开通任何公交线路。凤城四路沿线的雅荷四季城、兴隆园一二三五区等5个小区的业主,至少需步行15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公交站。

    “步行还是小意思,想要顺利挤上公交更不容易。”家住凤城四路东段的雅荷四季城小区的杨先生说,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到站的时候都是满满的,有时候根本就不停。

    家住滨渭路高山流水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社区出行最大的问题还是晚班车收车太早。“没有一辆公交的收车时间超过8点,晚上出去回来都很不方便。”

    她说,目前的公交线路分布情况太不平衡,“从钟楼开过来的晚班公交车大都经过凤城八路东段,而车流、人流较大的凤城五路东段上一趟都没有,看是不是能够调整一下线路。”

    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公交科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由于一些公交线路的“历史遗留问题”,他们调整线路的工作也很难做。“过去允许私人车主投资公交,因此凤城五路仍然存在两三路民营中巴。”他说,开通大公交线路后实行刷卡收费,就会使民营中巴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他还表示,想要延长公交晚班时间也不太现实。“刷卡大公交有财政补贴,民营中巴则完全靠市场。近些年车辆运输成本不断上涨,而车票价格一直没有变,民营企业运行困难,无法增加公交数量,也没有足够的司乘人员来延迟运营时间。”

    “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回购民营线路。”他说,去年西安市进行了民营线路606、709的回购试点,但由于政策并不明确,交通部门目前只能是“先维持稳定”。

凤城五路附近住了几万人,却没有一趟超过8点的晚班公交。

   白鹿原公交下班早 “最后一公里”靠“黑车”

    随着地铁1、2号线的开通,西安进入了快速的地铁时代。然而,与地铁沿线居民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不同,距离地铁口几公里的居民多数是靠黑车走完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地铁1号线末班到达半坡站的时间为23点40分左右,而241路末班车到达的时间为20点30分左右,之后只能坐黑车。”白鹿原大学城的张同学说,据他所知几乎每个同学都坐过黑车,即便是出租车,到白鹿原也是一口价,从不打表。

    运管处公交科负责人表示,关于241延点的建议他们收到了很多,也与公交公司进行过多次沟通,“白鹿原上还有一条民营中巴910路,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矛盾。”

    “另外,白鹿原上大学较多,学生出行较为集中,最近放假人就没那么多了,我们也在督促公交进行公交调度变化。”他说。

    该负责人透露,交管处正在规划地铁一号线、纺织城客运站到狄寨原的微型公交线路。开通之前,他建议大家尽可能选择换乘240路,“末班车一直到晚上10点,沿途也路过地铁。”

    同样的情况在地铁2号线南延段的航天城站也同样存在。晚上7点半之后,换乘至长安区大学城的公交车就不再发车,而很多晚下班市民还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关于这一问题,此前长安区公交总公司已答复西部网,会规划一条地铁沿线到大学城的微型公交。然而,地铁2号线南延段已经运行一个月了,微型线路还一直没有开通的迹象。

    近日,长安区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力在电话中答复记者,“公交线路是规划完了,但只是作为地铁的应急的方案,现在地铁客流情况还处于沉淀期,线路具体什么时候开通还不确定,开不开通没有一个定数。”

    记者了解到,长安区的公交线路依然按照原来的时间运营,没有因为地铁做出任何调整。

   新建小区入住几年没公交 上万居民绕道出行

    市民李先生家住公园南路南延段秦川社区,“小区已经入住几年了,向政府反映很多次,还是没有出行的公交车。”

    记者了解到,除秦川社区外,公园南路南延伸段还分布着朝阳小区、陆家寨等几个成型社区,居住了至少上万人。然而,这段4公里左右的延伸路段并未设立任何一个公交站点。

    就此问题,交通运输局曾于今年3月作出回复,“由于公园南路南段无公交停车、调度等基础设施,暂时不具备公交线路延伸条件。我们会同朝阳小区代表已向雁塔区等驾坡街办反映公交现实问题,在周边协调建设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力争早日将公交线路延伸至该区域。”

    然而直到记者发稿,协商中的“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仍然没有具体方案。对此,公交科负责人称,公交场站涉及土地使用,公交部门没有办法介入。

    公交科负责人说,按照西安去年出台的《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城市新区、开发区等建筑建设要与公交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交付使用,而公交线路的调整的前提是要有公交场站的基础配套建设。

    “公园南路没有合适的场所,没办法进行停车和调度,所以才造成公交线路过不去的问题。”他表示,能够协调解决的办法是,几个小区联建或者通过当地街道、政府出面来协调一块土地,“公交公司可以建设,但土地审批必须靠自己解决。”

    像公园南路这样,新建小区不通公交车的情况还有不少。该负责人说,西安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变化。

    “微型公交接驳地铁和公交枢纽场站会成为西安公共交通的常态,将有效避免城市拥堵。”他说,但真正实现地铁和公交的无缝衔接,仍需要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尤其是调度场土地审批和国民营公交争利的问题。

    记者观察:期待公交体系有更好布局 让"黑车"不再成无奈选择

    经过一番调查和询问,西安公交“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症结似乎在于公交体制的矛盾。民营中巴车与公交争利,让北郊新建的大社区没有晚班大公交车,同样,长安公交自负盈亏的体制也让长安接驳地铁的微型线路迟迟不能开设。为此,各个方面都有自己“有苦说不出”的牢骚。

    存在不一定合理,苦的是普通市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恰恰是公交的“不给力”给了“黑车”运营的空间,大多数市民即便很清楚乘坐“黑车”的各种隐患,但在出行的“刚需”面前,“黑车”成了他们的无奈选择。

    西安国营公交和民营中巴的并存,需要上级部门更好的统筹协调;新建城区的公交服务盲点,需要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长安区规划接驳地铁的微型公交,也需要落实的再快一些。只有城市公交体系更科学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服务市民的出行。

转自西部网: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4-07/13/content_11364053_2.htm

西安公交群:252411945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