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把紫砂壶上了邮票:今起来厦展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校园o2o系统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06

制壶高工沈龙娣,花了1年时间,纯手工打造了18把紫砂壶,然后由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贤明院长赴阳羡亲绘壶身,最后请中国第一批省级大师鲍仲 梅篆刻。最为难得的是,这套紫砂壶还上了邮票,由国家邮政总局限量发行200套。 


  你想瞧瞧这套紫砂壶吗?今天起至29日,这套名为“曼生十八式”将在位于金桥路的紫砂文化研究会展出。据介绍,“曼生十八式”即陈曼生创作的 十八种款式紫砂壶。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云,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能书善画,精于雕琢,以书法 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艺名昭显,著作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约在嘉庆六年(1801年)应科举拔贡,后任溧阳知县,而溧阳与宜兴 紧邻,这就引出了文人县令与宜兴紫砂的不解情缘。 

  导报记者看到,这套壶融造型,集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壶腹上镌刻张贤明的山水花鸟,使清雅素净的紫砂名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而且,“画依壶传,壶随画贵”,沈龙娣与张贤明、鲍仲梅三人共创,更突显了这套壶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致巧妙。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会将同时展出宜兴名家壶数百把,其中不仅有已故壶艺泰斗顾景舟的作品,还有现代顶级大师何道洪、汪寅仙、徐秀棠、鲍仲梅、江建祥、陈国良、徐元明的紫砂精品佳作,同时不乏年轻实力派沈小平、王中民、周益娟、吴亚维、项峻等高工作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天工艺品微信公众平台:tiangongyipin

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