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简介

来源:互联网 发布:golang defer recover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8:50

计算机科学学院至今已有29年的办学历史,2012年软件学院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学院从2011年开始连续3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特别是在2013年学校首次二级学院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中名列全校第一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本科专业,同时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联合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675人。有1支“精教学、强实践、善开发”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语型”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团队,现参与学院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共93人,本院教师50人,企业和国外合作高校教师43人。具有教授级职称的有17人、副高级职称29人,博士30人。其中,本院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3人,博士7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韶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省、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7人。

韶关学院2014级计算机专业新生交流群:点击链接加入群【韶关学院2014IT新生群】:http://jq.qq.com/?_wv=1027&k=P3Es1s

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即 “校校、校企、校行业、校政、国际化合作办学”的“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来,取得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育人中心代表学校申报省级协同育人中心、软件学院被确立为省级试点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被确立为省级示范基地、创新型软件工程师教学团队被确立为省级教学团队、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立省级实验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被确立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项目,另获省级教改项目4项。

科研、学科建设。3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19项,获横向项目经费150余万元。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0篇。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学院实验中心实验面积7000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总值2500万元,拥有信息与科学技术省级教学型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电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树华电子智源中心、物联网综合实验平台、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学生创新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中心等实验室。我院有12个稳定教学实践基地,其中“韶关学院—长沙中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韶关学院—中软国际创新型软件人才实践教育基地”获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1)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就业单位层次、就业薪金不断提高,学院连续六年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43%2012届毕业生朱佼华成功入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年薪15万;2014届毕业生有4人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录用;(2)近三年,学生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7项。2012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19项、省级5项;2013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12项、省级3项、国家级2项。(3)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7项。

特色办学项目:

1、软件学院(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与中软国际深度合作校企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是2010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多家IT企业合作共建的本科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实验班、校企深度合作培养班,毕业==高质量就业。

2、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联合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专业

该专业由韶关学院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学制三年,专科。该专业12门核心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按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规范执行。毕业生获得签证后,可带着学分直接递交申请前往留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不需要通过雅思考试,且只需一年即可完成本科课程,授予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本科学历和信息技术本科学士学位 

韶关学院2014级计算机专业新生交流群:点击链接加入群【韶关学院2014IT新生群】:http://jq.qq.com/?_wv=1027&k=P3Es1s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是2010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多家IT企业合作共建的本科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实验班、校企深度合作培养班、毕业==高质量就业班。该专业采用新型的“校企一体化2+1+1培养模式,以培养“开放式、国际化、工程型、高水平”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为目标。“校企一体化2+1+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职业与通识教育,解决外语交流问题;三年级学生集中在软件工程训练中心或产业园工程实训中心学习专业课;最后1年在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长沙ETC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均由IT企业资深项目经理指导完成。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具备良好国际交流能力、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事业单位和国际国内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服务外包、软件测试和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方向)本科招生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软件发展需求,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事业单位和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方法,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工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营或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工作,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信息网络战略产业发展需求,掌握物联网技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能力,能进行物联网技术研究、工程设计、开发、应用与维护等,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适合在国家机关、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等工作,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中澳合作办学) 专科

该专业由韶关学院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学制三年,专科。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按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规范执行。澳方专业主干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实施双语或英语教学,由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教师来韶关学院授课(Face-to-face模式),或由韶关学院具有出国进修经历的教师授课(澳方同时指定教师进修远程监控,Moderation模式)。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可同时获得韶关学院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文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联邦大学高等教育专科文凭(计算机技术专业)。毕业生获得签证后,可带着学分直接递交申请前往留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不需要通过雅思考试,且只需一年即可完成本科课程,授予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本科学历和信息技术本科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企业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具备优秀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跨国大型企业从事从事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等工作。

韶关学院2014级计算机专业新生交流群:点击链接加入群【韶关学院2014IT新生群】:http://jq.qq.com/?_wv=1027&k=P3Es1s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