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学生团队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架构师常用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24

  我是觉得我想创业的话,最好就是从校园开始。刚开始我只是认为,在学校创业,各种风险低,压力小;往后点觉得学校创业的最大优势是人力资源;后来发现,其实学校创业需要的其他资源也很充足。当然无论在哪创业,成功率都是居下不高,我们需要做的,是持久的规划and坚强地执行。

 

  我本身并不属于管理控,但没办法,需要有人站出来,并且喊一句:“兄弟,我想这样这样,一起干怎么样?”,然后拉起一小支队伍,为革命事业,为改变世界,抱团前进。

如何拉起学生团队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自己组建队伍,首先就是各方面充实自己,而且不仅仅是只是技术那么简单。

 天时地利人和

地利

按我的经历,大学之前虽然技术不怎样(技术上我只会拿别人的网站源码来建设网站),但也是走在了多数人前面,凭借这一点(当然还有我这看起来比较老实的外貌),我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过三关,进了计算机系里有着100多个竞争者的网宣部。原先我们新生都以为这个部门和我们专业有很大相关性,当然实际上不是的,我到里面去,也只是用Photoshop做做海报,用会声会影做做视频,处理下PPT,控制下音响什么的,用程序猿的思维,这些就是打杂嘛。

 

就这样,我给大家的第一感觉,“技术宅”。

 

  但起点并不是在这,我大一的时候,其实是没把技术放在第一位的。那时只想着多接触一些事情,后来我还想着去面试外联部,还好他们不让我进。

 

  我会跑去兼职派传单,然后偶尔也带下队,后来觉得太麻烦做不下去;

 

  我会跑去别的城市,去找厂家,代理他们的产品,然后回宿舍做网络推广,后来觉得,售前售后都来是要死人的节奏,也做不下去;

 

  我会跟很多工厂联系,想搞寒暑假工作代理,但后来又是感觉扯上了一堆关系与责任,完全做不下去;

 

    连做得最久的网站推广,也因为竞争环境恶劣(特别是工信部那个呵呵的备案计划)而做不下去了……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耻辱的事我不想说,反正各种原因,大二的时候,我想学好技术。

 

  前面都只是铺垫,我只想说,在大学想生成“地利”这个条件,得做好以下两点:

 

1Everything都要主动,无论是帮自己还是帮别人。

在大二的时候,我做了网宣部的部长,其他事做得不多,但会三天两头帮别人修理电脑的样子,反正无论谁电话给我,我就带着可以重装系统的U盘过去看看。有时帮老师,有时帮同学,有个好处,混个脸熟,让大家一有什么事就想起你。但无论怎样,不要带着功利的心去和别人交流。

 

2,积累技术。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做到的人,必定是不会那么心浮气躁的人。没有技术的人,如果只会夸夸其谈,扔出一个所谓的创意,谁会认可然后帮你做出来啊?

 

人和 

  在“地利”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生成“人和”这个条件了。因为你所积累的东西,大家认可了,就只差信任了。

 

    在大学里面,人与人还是比较互相信任的,你不要耍什么小心思就行了。

 

  有时做点抛投露脸的事,比如学生干部会议争取上去讲点不那么无聊的事,比如组织义务维修公开培训课……

 

  怎样判断你已经有了“人和”这个条件了?

 

首先你和宿舍的关系一定很好,首先你和班级的关系一定很好!

然后,可以感觉大家觉得你还比较可靠!

最后,有压力地承担任何事务!

 

天时

有了上面两个条件,还得给你一个“天时”,让你突然想拉起队伍,让你突然觉得可以拉起队伍。

 

  那是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我突然想用白天在实习公司用的技术做一个产品,虽然从高中到现在,我记录了很多很多的想法,但貌似那次是比较清晰的一次。

 

 

开工

就这样,我在大三开学初,喊了几个小伙伴,谈了我的想法,很快就拉起了队伍。然后在学校的创业中心申请了一小间办公室,开工咯。But,一切才刚刚开始。

 

如何管理学生团队

我突然发现目前我没有能力写关于这方面的东西,真奇怪,我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来写文章呢~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参加CSDN博文比赛吗哈哈?我能够分享的只有一点点~

 

1.自己要做过完整的项目,知道一个简单的产品它是怎样做出来的。简单培训基础差的成员,然后团队开发一个小东西,这期间主要是磨合,我没用任何管理方法的样子(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管理~)。

 

2.自己要懂点产品,至少看一本有关产品经理的书籍。

 

3.自己要懂点管理思想,最好有行内高手指导。然后看一点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我现在在看着有关“敏捷开发”的书籍。

 

4.最重要的是保持团队活跃,这也是最难的。目前我们通过worktile协作平台,发布任务,更新大家的动态。

 

5.最好可以保持更新,尝试通过任务驱动,来让团队成长。

 

6.分组了的话,要有小组组长,并且让组长主动去管理。

 

7.最好不要为了赚点小钱而去接手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

 

8.多和别的团队交流,了解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的能力。

 

我们团队还是很有前景的,当然还差一些爆发点。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爆发点到来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杂乱无章。

 

研发管理

目前为止,我们做过一个技术上OK,市场上失败的产品。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再做其他产品,主要还是技术上的积累,某行业经验上的积累。

 

  我以那个失败的例子简单说下流程,因为是学生技术团队,所以我们先做好技术需求分析,再做市场需求分析。

 

1.产品故事,我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概念,没我们产品之前是什么状况,针对的用户群是什么,我们的产品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使命”,未来价值何在。

 

2.产品形态,怎样表达这个产品,用到哪方面的技术。

 

3.做好设计文档,包括界面模型,数据库设计,说明文档。

 

4.分工。

 

5.验收。

 

这里面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主要是没有切分产品周期,只是简单的分好功能交给大家去做,而且也无法把控进度。第一个项目我是希望他们能从前端到后端都摸索一遍,而且当时我也完全没有项目管理经验。

小案例

    最近我们刚刚成立了计算机系里的“开发者协会”,未来我们可能管理着数百名的会员,而这些会员的性质与其它学生组织不大一样。大家聚集一起是因为目前对技术有点兴趣或者想在这里找到兴趣或者纯粹的只是为了以后找工作,而所有工作都要我们学生再主导,所以身为管理者的压力会比较大。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组织,我们问过其他一些学校,都没有类似的,所以也就没有学习对象,所以我们需要谨慎。

前期

             主要是由我负责,我需要确定系里是否完全支持我们。简单与领导、老师沟通后,从协会章程入手,前后写了7个版本和他们讨论,中间还开了一个讨论会,学生、老师、领导一起讨论章程的内容,到了最后,大家放弃了章程,认为其太过于规范等。

    这期间我主要对两部分人进行调查,一部分是大一新生,另一部分是有些实力能成为协会核心人员的学生。
    发了100多份调查问卷,也跟很多人面对面谈过,主要两个方面。


初衷:
我们系堕落的人略多,我们需要将新生小白引入计算机世界。
前景:
1.它可以营造更好的竞赛气氛,让竞赛经验传承下去,从而争取更优秀的比赛成绩。
2.可以增进交流,碰撞出更多的idea,自己组团来做一些产品demo,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惠州的创业环境会越来越好,学校的创业氛围也会越来越好,协会可以输出技术人才,因为创业项目要有人去实现商业模式,在这里面最重要元素之一是产品,而产品大多跟计算机&网络相关,需要软件开发者去研发。

   期间也有领导、老师提了一些我不好确定的问题,甚至可能要搁置一段时间,但我快要大四了,如果还没有人来做第一步,这个协会可能永远不会成立,所以我只能继续奔波,该舍弃的方案就舍弃,以退为进……

中期

   因为大家的支持和疑惑,协会终于比较明朗地确定了,某一天我们低调地完成了成立大会。
    接下来就是前期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本学期的规划。
一:开启worktile协作平台,邀请核心人员
二:各组长组织其负责的小组成员。第一届QQ群。
三:各组长,培训方案,初稿
四:招新
五:是否开启暑假方案

其次是暑假初步方案。
培训时间:8月1号 至 9月1号
主要对象:有一定基础的大一、二学生
主要课程:网站开发,安卓开发
主要讲师:陈文哲,陈文超,叶士霖
预计目标:完成协会展示网站,完成协会成员安卓APP
实施阶段:
1.确认讲师
2.确认系里提供的资源(培训地点,实验室推荐)
3.调查大一、二学生参与意愿情况
4.确定方案
5.制定详细方案
worktile

后期

  我们现在的运作模式很简单,就是老生培养新生一些基础的开发技能,组织去参加竞赛、送去系的实验室或工作室、推荐实习或组团创作,然后再邀请优秀的学生回来作为讲师进一步培养自己并形成我们的小圈子。
    到时我们也还很需要很多方面的资源,比如导师,比如珠三角的计算机编程相关实习岗位,比如外包项目合作等等,如果有相关资源并且目前还不急着要人的话可以先联系我QQ696619聊聊(我们的做法很简单,您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给您)。
    现在还是一个很幼稚的群体,未来我们只能想象而无法把控。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先让自己动起来,and先做好暑假的培训计划。

总结

    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目前的感触就是,至少要做好推进计划,然后可以私下组织大家,最后动员大家。
    目前我们学校的创业氛围还是不错的,也有一两个实力不错的团队找到我,并且希望我们加入。他们手中确实拥有很多资源,比如线上营销的、线下推广的、资金的、老板的……以前我认为其它因素,在有了可发展的产品之后,都会水到渠成,我们的资源优势是保持技术团队优先。当然我现在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也需要参与到更多的地方去,希望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能保持专注。

 

12 17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