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答侍者的灌溉,奉献出一生的眼泪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无人机pos数据怎么确定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9:50
如今再读红楼,目光却早已发生了转变。记得当初小小年纪最喜欢的是林妹妹,看不惯宝姐姐的过于贤惠,也不喜欢袭人的世故。但如今看来,却发现原来世人都是喜欢这样的宝姐姐的,此种女子,才德兼备,性格大度,为人处世亦是滴水不漏,书中写她“可叹停机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想我是明白了为何红迷们会喜欢宝姐姐了。但虽明白了,心中却依旧是坚持着对林妹妹的那份爱。纵没有宝钗那样的人见人爱,却因为那一身的离情别绪,而让我看出了她的真实与哀叹。她不是宝姐姐,所以最终不会是“金玉良缘”的最佳人选。

  但是,她是真正的“潇湘妃子”。为了报答侍者的灌溉,奉献出一生的眼泪。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有咏絮之才,西子之美。怀念黛玉葬花时的落红满地,怀念那首哀怨自怜的《葬花吟》。叹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无助与哀怨。

  或许林妹妹的性格中是有那么一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的。她不惜焚稿;甚至频频用刻薄来掩饰自己心中寄人篱下的自卑,来维护那一点点不服输的尊严。我惊叹于林妹妹的才华,却也同情理解她的身世。人世浮沉,贾府尚且有破败的那一日。那一个失去亲人的闺中弱质,又有何理由去埋怨她的那一点点小女儿心思呢?如今几遍读来,仍是最替林妹妹难过。

  李义山有诗“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曹雪芹亦说:“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多少的岁月已然匆匆而去,但曹公留下的书却依旧代代流传。

  或许经年之后,当早已看破红尘的宝玉再次途径贾府故地时,依旧会想起那日众姐妹一起在园中作诗的场景。只是不知,彼时的他是否还会想起那少年时的红楼一梦,而慨叹如今的飘灯独归呢?罢了,罢了,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余那扇面上的一抹丹青,以及其旁一行小字: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