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排序算法比较

来源:互联网 发布:范玮琪张韶涵事件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2:02

转载自:http://romyli.iteye.com/blog/761655

一、冒泡排序

  已知一组无序数据a[1]、a[2]、……a[n],需将其按升序排列。首先比较 a[1]与a[2]的值,若a[1]大于a[2]则交换两者的值,否则不变。再比较a[2]与a[3]的值,若a[2]大于a[3]则交换两者的值,否则 不变。再比较a[3]与a[4],以此类推,最后比较a[n-1]与a[n]的值。这样处理一轮后,a[n]的值一定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再对 a[1]~a[n-1]以相同方法处理一轮,则a[n-1]的值一定是a[1]~a[n-1]中最大的。再对a[1]~a[n-2]以相同方法处理一轮, 以此类推。共处理n-1轮后a[1]、a[2]、……a[n]就以升序排列了。

  优点:稳定;

  缺点:慢,每次只能移动相邻两个数据。

  二、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的改进版。

  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

  ①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②第1趟排序

  在无序区R[1..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1]交换,使R[1..1]和R[2..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③第i趟排序

  第i趟排序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1≤i≤n- 1)。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这样,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

  优点:移动数据的次数已知(n-1次);

  缺点:比较次数多。

  三、插入排序

  已知一组升序排列数据a[1]、a[2]、……a[n],一组无序数据b[1]、 b[2]、……b[m],需将二者合并成一个升序数列。首先比较b[1]与a[1]的值,若b[1]大于a[1],则跳过,比较b[1]与a[2]的值, 若b[1]仍然大于a[2],则继续跳过,直到b[1]小于a数组中某一数据a[x],则将a[x]~a[n]分别向后移动一位,将b[1]插入到原来 a[x]的位置这就完成了b[1]的插入。b[2]~b[m]用相同方法插入。(若无数组a,可将b[1]当作n=1的数组a)

  优点:稳定,快;

  缺点:比较次数不一定,比较次数越少,插入点后的数据移动越多,特别是当数据总量庞大的时候,但用链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缩小增量排序

  由希尔在1959年提出,又称希尔排序(shell排序)。

  已知一组无序数据a[1]、a[2]、……a[n],需将其按升序排列。发现当n不大 时,插入排序的效果很好。首先取一增量d(d<n),将a[1]、a[1+d]、a[1+2d]……列为第一组,a[2]、a[2+d]、 a[2+2d]……列为第二组……,a[d]、a[2d]、a[3d]……列为最后一组以次类推,在各组内用插入排序,然后取d'<d,重复上述操 作,直到d=1。

  优点:快,数据移动少;

  缺点:不稳定,d的取值是多少,应取多少个不同的值,都无法确切知道,只能凭经验来取。

  四、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已知的最快的排序方法。

  已知一组无序数据a[1]、a[2]、……a[n],需将其按升序排列。首先任取数据 a[x]作为基准。比较a[x]与其它数据并排序,使a[x]排在数据的第k位,并且使a[1]~a[k-1]中的每一个数 据<a[x],a[k+1]~a[n]中的每一个数据>a[x],然后采用分治的策略分别对a[1]~a[k-1]和a[k+1]~a[n] 两组数据进行快速排序。

  优点:极快,数据移动少;

  缺点:不稳定。

  五、箱排序

  已知一组无序正整数数据a[1]、a[2]、……a[n],需将其按升序排列。首先定义一个数组x[m],且m>=a[1]、a[2]、……a[n],接着循环n次,每次x[a]++.

  优点:快,效率达到O(1)

  缺点:数据范围必须为正整数并且比较小

  六、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多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最简单的归并是直接将两个有序的子表合并成一个有序的表。

  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即相等的元素的顺序不会改变.如输入记录 1(1) 3(2) 2(3) 2(4) 5(5) (括号中是记录的关键字)时输出的 1(1) 2(3) 2(4) 3(2) 5(5) 中的2 和 2 是按输入的顺序.这对要排序数据包含多个信息而要按其中的某一个信息排序,要求其它信息尽量按输入的顺序排列时很重要.这也是它比快速排序优势的地方.




转自:http://www.cnblogs.com/stoneJin/archive/2011/10/27/2226770.html

本博文摘自伍迷老师的《大话数据结构》,想学数据结构的,大大的推荐此书...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十全十美的排序算法,有优点就会有缺点,即使是快速排序法,也只是在整体性能上优越,它也存在排序不稳定、需要大量辅助空间、对少量数据排序无优势等不足。因此我们就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一下提到的各种排序的长与短。
  我们将7种算法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如表9‐10‐1所示。

                     表9‐10‐1

排序方法    平均情况      最好情况  最坏情况    辅助空间  稳定性
冒泡排序    O(n2)        O(n)           O(n2)           O(1)          稳定
简单选择排序  O(n2)        O(n2)    O(n2)      O(1)    稳定
直接插入排序  O(n2)        O(n)    O(n2)           O(1)          稳定
希尔排序    O(nlogn)-O(n2)   O(n1.3)       O(n2)           O(1)    不稳定
堆排序     O(nlogn)       O(nlogn)      O(nlogn)       O(1)     不稳定
归并排序    O(nlogn)         O(nlogn)      O(nlogn)       O(n)      稳定
快速排序    O(nlogn)         O(nlogn)      O(n2)         O(logn)~O(n) 不稳定

从算法的简单性来看,我们将7种算法分为两类: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