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协议与链路状态算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忘记用户名密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6:44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著名的迪克斯加算法(Dijkstra)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协议

        链路状态算法(也称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用于更新路由表。其基本思想是互联网上的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向其他路由器广播自己与相邻路由器的连接关系,以使各个路由器都可以画出一张互联网拓扑结构图。利用这张图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路由器就可以计算出自己到达各个网络之间的最短路径。

         适用于大型网络。收敛速度快。


邻接关系建立的4个阶段:
邻居发现阶段。
双向通信阶段:Hello报文(40s没收到邻居的消息默认不存在)都列出了对方的RID,则BC完成。
数据库同步阶段:主从协商;DD交换;LSA请求;LSA传播;LSA应答。
完全邻接阶段: full adjacency。
邻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都是靠Hello包完成的,在一般的网络类型中,Hello包周期性的以HelloInterval秒发送,有1个例外:在NBMA网络中,路由器每经过一个PollInterval周期发送Hello包给状态为down的邻居(其他类型的网络是不会把Hello包发送给状态为down的路由器的).Cisco路由器上PollInterval默认60s Hello Packet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给224.0.0.5,在NBMA类型,点到多点和虚链路类型网络,以单播发送给邻居路由器。邻居可以通过手工配置或者Inverse-ARP发现。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