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化生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天天看直播间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37
         准时时化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指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

系统简介

       JIT分为:
       1. 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JIT 要求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所需的产品,即准时生产。JIT的产品仅当后续工序提出要求时才生产,它是一种拉动”式的生产方式,后工序需要多少,前工序就生产或供应多少。它改变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工序送货的方式,却反其道而行: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提取产品。前道工序按“看板”要求只生产后道工序取走的数量的工件作为补充,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看板”进行生产作业。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利用看板技术控制生产和物流以达到准时生产的目的。看板卡它是JIT的表现形式。

        2. JIT生产系统设计与计划技术。看板的应用建立于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为便于看板的应用,通常在JIT系统中,要进行广义上的生产系统设计,包括市场、加工工艺、生产管理、质量工程、销售、产品设计、工厂布局等。

方式目标

   JIT的目标是彻底消除浪费以及无效劳动。具体来说目标就是:(1)零废品 (2)零准结时间(准结时间指为执行一项作业或加工一批产品,事先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如熟悉图纸和工艺、调整设备、准备工装、借还量具、首件交检等消耗的时间)(3)零库存 (4)最低搬运量 (5)最低机器损坏率 (6)短生产提前期 (7)低批量 。

 设计者将浪费、无效劳动分为:
(1)制造过剩零部件的浪费和无效劳动 (2)空闲待工的浪费 (3)无效的搬运劳动 (4)库存积压的浪费和无效劳动 (5)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 (6)动作方面的无效劳动 (7)生产不合格品的浪费和无效劳动 。
  为消除上述浪费、无效劳动,就必须不断追求最优生产系统设计和最佳操作状态。

方式原则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JIT 对于产品和生产系统设计考虑的主要原则有:
(1)应使产品的设计与市场需求一致 
(2)应考虑出便于生产的产品设计 
(3)应尽量采用成组技术和流程式生产 
(4)应与原材料或外购件的供应者建立联系,为JIT 供应原材料

看板功能

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
       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后工序领取”以及“JIT生产”就是这样通过看板来实现的。
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看板数量减少,则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以及适量运送。
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易于管理。通过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等。
改善的工具
       在JIT生产方式中,通过不断减少看板数量来减少在制品的中间储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制品库存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而且即使有人员过剩,也不易察觉。根据看板的运用规则之一"不能把不良品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所需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全线停工,由此可立即使问题暴露,从而必须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改善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使生产线的"体质"不断增强,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JIT生产方式的目标是要最终实现无储存生产系统,而看板提供了一个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

看板五大原则

  • 后工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向前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零部件:需要彻底改变现有流程和方法。
  • 前工序应该只生产足够的数量,以补充被后工序领取的零件:在前两条原则下,生产系统自然结合为输送带式系统,生产时间达到平衡。
  • 不良品不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没有库存,后工序一旦发现次品必须停止生产,找到此品送回前工序。
  • 看板的使用数目应该尽量减小:看板的数量,代表零件的最大库存量。
  • 应该使用看板以适应小幅度需求变动:计划的变更经由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紧急状况,依照看板取下的数目自然产生。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