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范]智能腕带的虚假繁荣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案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00

2014-03-02 黄炎雷 IT百问

真实、客观一直是我点评产品的原则,但今天这一次,我要“主观”一次。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有听说智能腕带这个新概念,我最先去了解的是jawbone up,当时看了特别多的测评,大部分的评价集中在jawbone up的时尚外型与多彩颜色上,很少有测评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评测这款健康产品的。


在jawbone up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假”测评文章也纷纷上线,网络上充斥着“无体验式”的点评文,这部分作者压根就没去体验过,或者只是短时间接触某款智能腕带,相比这种文章,我更愿意通过电商网站去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在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智能腕带也在进行着改变,更多的新型腕带开始向着智能手表这个领域发展,我最后的分析结果告诉我,这种产品转型是注定要失败的。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我“主观”的分析。



可穿戴性

我想首先从“可穿戴性”上分析下智能腕带的正确发展方向,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第一注意的是这款产品的可用性,而智能腕带的可用性正是它穿戴起来是否舒适。我手上现在戴着fitbit公司的flex,它的腕带设计是非常“平庸”的手表带,相比jawbone up的无环扣设计,flex佩戴起来比较麻烦,但从电商网站的评论来看,jawbone up简化了佩戴过程,但却丧失了舒适性。


智能腕带的主流消费人群是办公室白领,如果智能腕带不能适应多种办公场景,那么它的可穿戴性将大打折扣,jawbone up更像是一截粗弹簧,它不需要卡扣,但正因此人在佩戴后,下方突出的地方不免会影响人的活动,如使用电脑,而采取手表带设计的flex则没有这样子的烦恼。



功能性

接着我们再聊一下功能,智能腕带最近的热闹劲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云计算”、“大数据”,它们的发展都遵循着“不断原地踏步”、“假创新”的历史规律,之后只有少数看清形势的品牌才能成功,说白了就是,大多数厂商不会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我眼中,产品设计的初期,必须进行基本功能的筛选,显然在智能腕带初期发展的这半年,很多打算“后发制人”的品牌没有了解这个设计准则,他们靠着不断叠加功能,再邀请一些行业公知进行舆论宣传,然后霸占这个新市场,而这种行为对于整个行业来讲,都是“有毒”的。


健康是智能腕带最最核心的功能,它的基本功能首先就不能再与手机、平板、手提电脑有任何的重合,功能上的错误叠加,只会伤害产品,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各种畸形的“混血儿”,比如手表智能腕带(三星的gear)、蓝牙智能腕带(华为新出的腕带),甚至是手机智能腕带(某厂商),说畸形,是因为,它们在可预见的未来肯定无法带来母产品的全部功能,最后的结果只是华而不实,天冷了,你还能忍受在厚厚的衣服的挤压下再在手腕上包一坨“四不像”吗?



总结

智能腕带正在进入虚假繁荣期,以我个人的够买过程来看,我没有选择fitbit的第二代产品force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它是fitbit妥协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显示屏在腕带上出现,它们的功能无所不包,更让人扼腕的是,很多产品达人在为这样子的畸形产品叫好,他们说到底还是一帮极客,他们绝对是非常渴望在手上带一个“linux”、带一个“android”、带一个“iOS”的,而普通消费者只能被迫去适应这群人创造的世界,多么可悲。


IT百问2014,去外面的世界找自己


微信公共号IT百问

关注方式:

1、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号ID:itbaiwen

2、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回复  h  查看全部文章列表

举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