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游戏市场的调研方案(终结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账号怎么多个账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1:02

第一章、   调查背景

   手机游戏从诞生开始就被誉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金矿。自2001年网络游戏成功之后,手机游戏也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新领域之一。如今,随着3G时代的普及,中国手机市场也日益繁荣。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强势崛起,手机游戏慢慢成为市场主流。随着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用户认知将逐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应在进行市场营销推广的同时充分重视终端及手机游戏的更新发展,以不断完善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在用户认知的基础上,实现手机游戏商业价值的提升,充分挖掘手机游戏的商业价值。

第二章、   调查目的

     一、研究使用手机游戏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影响使用手机游戏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对手机游戏的认识和看法

     四、研究对手机游戏市场的潜在需求

 

 第三章、调研对象

      手机游戏开发商、手机游戏运营商、手机游戏推广商,狮山大学城部分师生

  第四章、调查方法

      二手资料分析、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第五章、调查内容

一、手机游戏的背景及发展

    手机游戏从诞生开始就被誉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金矿。自2001年网络游戏成功之后,手机游戏也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新领域之一。如今,随着3G时代的普及,中国手机市场也日益繁荣。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强势崛起,手机游戏慢慢成为市场主流。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规模为10.1亿元,环比增长12.2%;手机游戏用户也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2达到1.91亿元,环比增长8.5%。中国通信产业向3G升级促进了手机网游的增长,网络、多媒体表现、平台融合等促成了手机网游的崛起。受到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的推广以及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建设,手机游戏虽然现在不能像传统网络游戏般强健,但也开始发展的如火如荼。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2中国手机网游市场规模大3.88亿元,环比增长率为9.6%,同比增长58.4%。

      随着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用户认知将逐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应在进行市场营销推广的同时充分重视终端及手机游戏的更新发展,以不断完善的产品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在用户认知的基础上,实现手机游戏商业价值的提升,充分挖掘手机游戏的商业价值。而大学生作为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其对手机游戏的了解和需求对手机游戏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影响。

 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环境

  (1)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出台、电信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以及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得到了持续增长。

  2)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将扩大游戏用户规模,同时,移动终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智能手机的价格得到调整,从而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能接受,尤其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凭借其性价比优势在移动终端市场取得了良好市场机遇,促进了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快速普及,使得更多用户具备了高质量游戏体验的条件,使移动终端游戏拥有了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

  (3)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升级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广泛普及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4)电信运营商对游戏业务的推动游戏业务一直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着手推进的增值电信业务之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陆续推出移动应用商场或游戏业务平台,使得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能够借助其精细化管理的渠道向广大的移动终端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布游戏产品。在与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上,电信运营商通过不断探索,也逐步开拓出一些高效实用的合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有效的激励了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提升游戏产品质量和运营服务水平,规范了市场运作方式,进而保障了用户的游戏体验质量。

       5)不同终端游戏产品之间的逐步融合各种游戏终端硬件技术的升级和多终端多平台之间应用服务的融合,使得各种游戏终端实现了互联互通且在功能性上相互支持,移动终端游戏、PC游戏和电视游戏等终端游戏产品将逐步实现跨平台运行,各种游戏终端的用户将共同参与到跨平台游戏产品中,各类游戏厂商也将一并参与跨平台游戏产品的开发与运营,从而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

 2、不利环境

       1)综合性人才相对缺乏当前国内熟游戏戏产品策划、设计开发与市场运作的综合性人员数量较少,游戏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市场也尚未成熟。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和互联网页面游戏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趋突出。若行业内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2)游戏盗版现象依旧存在当前国内移动终端游戏市场中,产品的盗版和破解现象依旧存在,使得优质的游戏产品无法得到合理的市场回报,难以实现对游戏内容创生环节的有效激励。

3)游戏产品同质化严重且质量参差不齐现阶段,我国移动终端游戏和互联网页面游戏开发商数量较多且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竞争激烈,决定了游戏运营商对产品的买断成本和所支付的收入分成比例基本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使得部分游戏开发商快速模仿开发当期热销的游戏产品,或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压缩产品开发周期,使得市场上游戏产品同质化严重且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行业的有序发展。

 三、手机游戏产业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游戏益加收到追捧。目前,手机的销售量不断增加,2012年4月1日iPhone中文网发布中国手机用户突破10亿大关,意味着中国逐步向人手一部手机靠近。包括2013年艾媒网也公布了中国手机用户量在10亿以上,庞大的手机用户量为手机游戏这个新兴产业提供了客户基础,加上现在很多上市公司涉足手机游戏,愿意出资收购或合并一些手机游戏研发商,所以手机游戏的发展是越来越好,手机平台和游戏结合,正好符合了现代人的娱乐需求,拥有充足的空间发展。

 四、手机游戏相关行业发展

手机游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手机游戏会带动手机的发展
2:手机游戏能带动手机漫画文化的发展
3:手机游戏能带动游戏配件的发展
4:手机游戏能促进企业文化

 五、手机游戏市场竞争分析

  1、手机游戏市场概况

   作为手机娱乐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手机游戏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金矿”。国内手机游戏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2010年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亿元。
手机游戏按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文字游戏与图形游戏。其中,文字游戏又有短信游戏、彩信游戏、WAP游戏。而图形游戏则以Java游戏、Brew游戏为主。手机短信业务本身的发展在国内已经走向成熟,增长趋于平缓,短信游戏目前也较集中在门户类和一些实力较强的游戏服务商(SP)身上。因此,对于手机游戏市场,短信的投入会逐渐减少,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变化,Java和Brew游戏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2、2013-2014年中国手游市场竞争格局

   (1)内部竞争

     根据艾瑞咨询行业预测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游戏在2013年获得了质的飞跃,智能移动游戏领域全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1.9亿元,同比增长371.1%,中国游戏行业上一次拥有如此惊人的增长率,可能还要追溯到2005-2007年前后的第一波上市热潮。艾瑞预测,随着2014年智能机市场进一步提高用户保有量,用户移动游戏行为愈加频繁和稳定,以及各大海外内研发商、发行商和渠道平台从产品到平台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2014年智能移动游戏市场将保持近100%的同比增速,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78.5亿元。

      市场高速发展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猛然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国移动游戏行业仍在狂欢,但是暴风雨已不远,根据艾瑞最新游戏榜单监测数据产品mStoreTracker数据统计显示,2012-2013上半年,以中国AppStore GrossingTOP1000数据为例分析得出,企业从业数量从2012年上半年739家,到2013年上半年905家,同比增长22.5%,市场机会刺激了更多的从业公司进入。而产品数量反而从2012年上半年的1950款,下降至2013年上半年的1926款,同比下降1.0%,两相对比,企业平均产量从2.6/半年,下降至2.1/半年,竞争门槛迅速抬高了产品研发的门槛与时间周期。

           艾瑞认为,在产业链中的最核心三个环节之中,能够形成两两组合或者三位一体的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在游戏行业“Pure Player”的队伍中,无疑掌趣科技、触控科技、中国手游和热酷是产业链完成度相对较高的。随着端游公司逐渐发力,Forgame港股上市,游族借壳成功,2014年游戏行业在移动端的争夺门槛将持续升级,得产业链协同优势者胜。

(2)外部竞争

     根据数据数据显示手机游戏的竞争对手主要有电脑游戏和除手机外的掌机游戏等电子游戏以及桌游等非电子游戏。

 六、手机游戏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1、性别分布

  根据《中国手机游戏用户研究报告2010》显示,国手机游戏用户男女比例构成中,女性用户仅占比为8.0%
,在年龄结构中,25岁以上用户占比有20.8%。

  2、年龄分布

调查对象年龄普遍集中在19-35岁,在此年龄段的样本比例达到87.8%,这反映了该年龄段是目前对于机游戏产品需求量最大的用户群,此类人群具有年轻、喜欢尝试新事物、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等特点

 3、行为分析

 (1)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

  在网民中,玩手机游戏的用户比例达94.7%,没玩过手机游戏的用户比例为5.3%。网民中玩过手机游戏的用户占的比例相当大,从而反映出手机游戏的用户受众覆盖率大。

(2)网民玩游戏的情景选择

       用户通常会在个人闲暇时间、去某地的坐车途中、等车等人的等候过程中玩手机游戏。而用户在没电脑游戏、掌上游戏机等游戏玩的情况下才玩手机的比例相对较低,说明手机游戏并不是现在成熟的电脑游戏市场的候补产品,它是在用户消费中独立的游戏产品。

 (3)手机游戏用户付费情况
     随着终端推动,手机游戏用户规模总量在快速增加的同时,如何让潜在消费人群付费是未来市场发展所必须研究的。
     而在手机网络游戏中,有过付费经历的用户累计占比为80.6%,只有11.7%用户则表示今后将不会付费,从潜在付费用户规模和付费用户流失情况角度分析,今后手机网络游戏付
费用户的比重将趋于稳定。
     对比单机和网游的发展空间来看,众多的手机游戏单机厂商进行产品调整和转型,在单机游戏产品中加入联网功能和社交性设定不失为解决方法之一。随着手机游戏用户规模的增加,手机网络游戏或者单机游戏网络化将是手机游戏未来主要的成长空间。

(4)手机游戏用户的期望及趋势分析

   根据调研显示,在被调查的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络游戏与PC单机游戏和PC网络游戏交叉比例达到65.4%。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整体规模的扩大,未来多终端和多平台间融合是趋势,而终端和平台之间的切换成本会成为很重要的因素。为玩家提供无缝的游戏体验,是手机游戏开发商在未来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空中、掌趣、掌上明珠、数字顽石、呈天游等众多开发商所开发产品均热衷多终端和多系统平台覆盖,原因正在于此。如何充分利用手机终端的随时、随地、随身这样联网终端的特征,是众多手机游戏公司在未来扩大规模,抵御进攻的战略空间。

       结合以上分析,手游市场的用户规模增大,多元的用户结构和终端融合将逐步显现,总的来看,针对目前的手机游戏市场,从用户基础信息和行为偏好着手,做细手机游戏产品、用户体验、扩充推广渠道,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做好战略部署是扩大和盘活潜在手机游戏市场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联系方式QQ:68294366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