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事务大总结(四)spring事务相关大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数据云计算研究方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8:07
一:首先Spring事务管理方式:
1:编程式( 分别是: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或者直接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2:声明式(这是通过AOP实现的:TransactionProxyFactoryBean设置Spring事务代理或者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二:Spring事务涉及如下内容:
<tx:method/>标签的属性: 
name:方法名的匹配模式,通知根据该模式寻找匹配的方法。 
propagation:设定事务定义所用的传播级别。 
isolation: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 
timeout:指定事务的超时(秒)。 
read-only:该属性为true指示事务是只读的 
no-rollback-for:以逗号分隔的异常类的列表,目标方法可以跑出这些异常而不会导致通知执行回滚 
rollback-for:以逗号分隔的异常类的列表,当目标方法跑出这些异常时会导致通知执行回滚。默认情况下,该列表为空,因此不在no-rollback-for列表中的任何运行时异常都会导致回滚。


三:7种事务传播方式,4种事务隔离级别
(注意:如果service实现方法做了异常捕获,事务是不会进行回滚的)
isolation(隔离)隔离级别 说明 
ISOLATION_DEFAULT 默认级别(对大多数数据库来说就是ISOLATION_READ_COMMITTED) 
1)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 最低的隔离级别。事实上我们不应该隔离级别,因为在事务完成前,其他事务可以看到该事务所修改的数据。而在其他事务提交前,该事务也可以看到其他事务所做的修改。 
2)ISOLATION_READ_COMMITTED 大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级别。在事务完成前,其他事务无法看到该事务所修改的数据。遗憾的是,在该事务提交后,你就可以查看其他事务插入活更新的数据。这意味着在事务的不同点上,如果其他事务修改数据,你会看到不同的数据。 
3)ISOLATION_REPEATABLE_READ 该隔离级别确保如果在事务中查询了某个数据集,你至少还能再次查询到相同的数据集,即使其他事务修改了所查询的数据。然而如果其他事务插入了新数据,你就可以查询到该新插入的数据。 
4)ISOLATION_SERIALIZABLE 代价最大、可靠性最高的隔离级别,所有的事务都是俺顺序一个接一个的执行。 
Propagation :7种传播行为 说明 
1: PROPAGATION_REQUIRED 
加入当前正要执行的事务不在另外一个事务里,那么就起一个新的事务 
比如说,ServiceB.methodB的事务级别定义为PROPAGATION_REQUIRED, 那么由于执行ServiceA.methodA的时候, 
ServiceA.methodA已经起了事务,这时调用ServiceB.methodB,ServiceB.methodB看到自己已经运行在ServiceA.methodA 
的事务内部,就不再起新的事务。而假如ServiceA.methodA运行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在事务中,他就会为自己分配一个事务。 
这样,在ServiceA.methodA或者在ServiceB.methodB内的任何地方出现异常,事务都会被回滚。即使ServiceB.methodB的事务已经被 
提交,但是ServiceA.methodA在接下来fail要回滚,ServiceB.methodB也要回滚 

2: PROPAGATION_SUPPORTS 
如果当前在事务中,即以事务的形式运行,如果当前不再一个事务中,那么就以非事务的形式运行 


3: PROPAGATION_MANDATORY 
必须在一个事务中运行。也就是说,他只能被一个父事务调用。否则,他就要抛出异常 

4: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新建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把当前事务挂起。 
这个就比较绕口了。 比如我们设计ServiceA.methodA的事务级别为PROPAGATION_REQUIRED,ServiceB.methodB的事务级别为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那么当执行到ServiceB.methodB的时候,ServiceA.methodA所在的事务就会挂起,ServiceB.methodB会起一个新的事务,等待ServiceB.methodB的事务完成以后, 
他才继续执行。他与PROPAGATION_REQUIRED 的事务区别在于事务的回滚程度了。因为ServiceB.methodB是新起一个事务,那么就是存在 
两个不同的事务。如果ServiceB.methodB已经提交,那么ServiceA.methodA失败回滚,ServiceB.methodB是不会回滚的。如果ServiceB.methodB失败回滚, 如果他抛出的异常被ServiceA.methodA捕获,ServiceA.methodA事务仍然可能提交。 

5: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以非事务方式执行操作,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把当前事务挂起。
当前不支持事务。比如ServiceA.methodA的事务级别是PROPAGATION_REQUIRED ,而ServiceB.methodB的事务级别是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 那么当执行到ServiceB.methodB时,ServiceA.methodA的事务挂起,而他以非事务的状态运行完,再继续ServiceA.methodA的事务。 

6: PROPAGATION_NEVER 
不能在事务中运行。假设ServiceA.methodA的事务级别是PROPAGATION_REQUIRED, 而ServiceB.methodB的事务级别是PROPAGATION_NEVER , 
那么ServiceB.methodB就要抛出异常了。 

7: PROPAGATION_NESTED 
理解Nested的关键是savepoint。他与PROPAGATION_REQUIRES_NEW的区别是,PROPAGATION_REQUIRES_NEW另起一个事务,将会与他的父事务相互独立, 
而Nested的事务和他的父事务是相依的,他的提交是要等和他的父事务一块提交的。也就是说,如果父事务最后回滚,他也要回滚的。 
而Nested事务的好处是他有一个savepoint。 
四:扩展阅读
     所有的事务处理机制都是以数据库的隔离级别和传播机制为基础的,统一JTA,API规范来开发的,一定要通观全局的去理解和看实现的源码!如果你去查看源代码的话,就会发现底层全部使用的TCP/IP协议直接操作的数据库的事务处理sql!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