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计算机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程序的执行原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2:38
到了6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将其取而代之。晶体管体积更小,速度更快,价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这使得它们可以被商品化生产。 1964年到1972年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典型的机型是IBM360系列。
到了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生产成本,计算机也从此开始走向千家万户。1972年以后的计算机习惯上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后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2年4月1日,INTEL推出8008微处理器。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创办苹果计算机公司。并推出其Apple I计算机。1977年5月Apple II型计算机发布。1979年6月1日INTEL,发布了8位的8088微处理器。
1982年,微计算机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1982年1月Commodore 64计算机发布,价格595美元。 1982年2月80286发布。时钟〣频率提高到20MHz,并增加了保护模式,可访问640KB内存。 支持1MB以上的虚拟内存。每秒运行270万条指令,集成了134000个晶体管。
1990年11月,微软发布第一代MPC(Multimedia PC,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处理器至少为80286/12 MHz (后来增加到80386SX/16 MHz),有光驱,传输率不少于150 KB/sec。1994年10月10日 Intel发布75MHzPentium处理器。1995年11月1日,Pentium Pro发布。主频可达200MHz, 每秒钟完成4.4亿条指令,集成了550万个晶体管。1997年1月8日Intel发布Pentium MMX,对游戏和多媒体功能进行了增强。
此后计算机的变化日新月异,1965年发表的摩尔定律不断被应证,预测在未来十—十五年仍依然适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