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极拳学习历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开店做什么赚钱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1:35

 引子:我对hi.baidu.com/deyaliu 的失望大概是从2013初就有了。之后计划不在其上贴技术性的东西,而是贴有关学太极拳;在csdn贴技术性的。 不料百度空间也会有禁止发布非技术性的东西。打算从现在开始,逐步全部把文章迁移过来,把太极拳和技术性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发布。

   马虹老师说,太极拳不仅是武术,也是思维修炼术;不仅是思维修炼术,也是人格修炼术。
我以前对一些紧急的事情会手忙脚乱,通过去年大半年的练习,现在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心如止水了,这也算是一个例证吧。 关于思维,以前试图把太极拳的东西用程序的解释,经过去年的一段时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程序涉及的范畴比太极拳小多了。今后应当反过来行之,用太极拳的东西解释程序,期望能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体验。关于武术,确实学到一些基本的攻防技能,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有人问我太极拳能不能打,我非常肯定的说:不惧和任何人打架。例子有两个,一是和手臂很健壮的某人和掰手腕,我先引化沉,然后突然腰弾抖发劲,对方感觉到有骨头断的感觉而作罢。二是我当时练习蹬脚,某人挑衅,我近身本想蹬的,下意识提了膝,把对方裆顶了,用李觉明老师的话说,“一下解决了敌人的战斗力”。

    我把自去年来的学拳历程说一下。 第一次引起我注意太极拳的情景,是2012年12月,我在图书馆偶然间看到马虹老师写的陈氏太极拳拳法拳理,当时感觉甚有道理,读了一遍,迷迷糊糊,没有理解,因为招式描述很细,顺缠逆缠很快就把弄晕了。因为学习的困难,这个时段我处于迷茫期,一方面觉得太极拳好,另一方面也在疑问为什么非要花那么多时间学太极拳而不是其他拳,比如形意拳,当时我在图书馆看到的有太极,形意,八卦。只对太极和形意看好些,对其他拳比如少林,南拳硬打硬的不感兴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纠结学陈氏还是杨氏。看过杨氏的视频,感觉很慢,也不是很喜欢,可能是我先入为主吧。这段时期我称之为选择陈氏,期间看了吴京演的太极宗师,武当太极十三式。对后者同样不以为然,因为其中用到了一些特效,不过我留下印象的就是张三丰的大开大合和转脚。同样因为学习的困难,后来从2013年5月份后,看了意拳的一些东西。意拳强调站桩,现在已经忘了差不多了,倒是形意的三体式站桩我现在放在练习太极拳的前后。放在前主要是为了把筋骨活动开,放在后是为了收功,这段时间我称为意拳的来访。之后我买了马虹老师录制的教学光盘,第一次看只是匆匆做了些笔记,马马虎虎就过了一遍,效果不大,也是忘却的大部分。后来我想到何不从其他书拿来对比参考呢,我当时大学就这么干过的?于是从图书馆借来李觉明老师写的细节分解,这本书强调攻防技术,差不多一个动作一个图,便于模仿。不过还不满足,借来陈振雷老师的又比对了第二遍。这两遍我确实花了时间,下了苦工的。每天规定必须看完作为一个式子。后来又借来马虹老师写的拆拳讲劲,过了第三遍,不过这遍马虎了些,每天3到5个式子。经过这三遍,终于把体用图解看懂了,我把这段时期称作读懂图解。2014年初过年回家,又把当初的教学视频在笔记本看了一遍,没有注意的地方写在图解这本书上,这段时间我称作回首当初。


   返回工作地的火车上,我把修炼工程这篇文章仔细读了一遍。感觉真是字斟句酌,只有真正懂太极,会太极的人才可能写的出来。我把“规矩”的要点总结下:
1. 眼手身法步。注意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我发现只有低架子才能把弓蹬步做的标准,这一点还得请教高人。

2. 出手出脚的方位角度。
   包括脚的开扣,是脚掌为轴还是脚跟。打算把83式子的脚步画出来,看是不是回到了原点。

3. 基本要领:顶劲上领,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垮屈膝。 开合(整体),虚实(轻沉兼备),刚柔(松活弾抖),丹田(内转)。


    现在我迁移的想法有些变了,因为百度空间上面的都是我抄别人的,没有个人体会,我需要加上整理和个人体认。因而可以料想某篇文章可能会被修改很多遍,时间跨度很长。
另外我本地硬盘也积累了一些资料需要整理。这样子可以形成一套理论-实践体系。

 
    在2014年春节我才得知马虹老师已经于2013.12.21因病去世,享年87岁。当时我深感悲痛,有种想去祭拜的感觉。想为什么他不能再活的更长久些呢。 谨以此文纪念马老先生,
我虽然没有在网上搜到您的16字遗训,但是我从您的教学视频中已经略知大意,那就是忠实的继承这套从陈发科-陈照奎传下来的拳架,不断充实它的内涵。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