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保障平台解决方案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选择排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9:19

1 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政府财税相关的应用系统建设已经日趋健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都形成了各自的信息管理流程以及信息存储规则,在信息化、标准化、完整程度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于此同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急切需要对各自所需的、其他部门已有的信息进行整合,联通“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服务。因此,在这种大的技术及业务背景下,数据集成、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等技术的需求量和应用场景与日俱增。

政府数据及财税管理需求不断发展,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的深入,明确了“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逐步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走过了“由基础性向应用性、由局部性向全局性、由分散性向集中性建设”的三个转变历程,初步形成了“综合税收保障”的行业信息化建设格局,既对财税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为财税数据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税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纳税人数量的迅速增长和各种新经济行为的出现也对当前的税收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单凭税务机关一家之力很难完全做到对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全覆盖,税收流失也在所难免。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起由政府各经济社会管理部门组成的统一税收保障体系,实现综合治税将是一条可行之道。

目前,很多税务机关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由政府牵头,搭建统一的税收保障平台,整合发改委、建委、规划局、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房管局、交管局、文广新局、科委、教委等多个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健全相关部门之间的税源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实现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打造强大的协护税管理网络的基本税收保障思路。在这样的实际需求场景下,信息化的税收保障平台建设应运而生。

2 建设目标

税收保障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为了能够合理规避税收风险,,合理促进财政发展、保障民生,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通过深化税收保障工作,通过税收保障平台开展更加有序的税收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查找税收管理漏洞,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保障机制,力促税收秩序持续优化,最终为广大纳税人营造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

总体来说,税收保障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

为政府决策人员提供整体经济形势的预测、预警、风险识别和辅助决策功能;

为财政业务人员提供数据查询、数据比对和数据分析报告;

为其他各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上报管理和相关业务指导;

为社会和广大企业提供税务咨询、企业分析报告,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3 建设范围

在经济平稳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税收保障平台从功能角度来看,其总体建设范围包含“两网”、“三库”、“三平台”。

 “两网”指的是税收保障专网及税收保障社会服务公网:

通过税收保障专网实现税收数据的安全采集、存储和内部共享,是税收保障工作的基础工作环境;

税收保障社会服务公网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对外发布税收保障相关资讯与服务,是税收保障平台社会价值体现的通道。

 “三库”分别为税收保障数据采集库,税收保障一户式基础数据库,税收保障数据仓库。

税收保障数据采集库以数据采集业务为核心需求,以数据库结构多变,模式扩展灵活为本质特征,用于实现基础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临时数据、时态数据及周期性业务数据。

税收保障一户式基础数据库在采集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实现数据的一户式归纳整理,以纳税人、组织机构代码为核心,建立完整的一户式税收数据视图,为数据分析业务提供数据基础,为数据共享提供数据源头。

税收保障数据仓库以数据仓库的建设理论为依据,在一户式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规划业务主题,形成税收数据的历史积累和相对聚焦的税收数据集市,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础素材。

 “三平台”分别指税收保障数据采集平台、税收保障数据管理平台、税收保障数据分析平台及税收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面向政府相关领导的税保辅助决策平台,以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为基础,为相关领导提供税收风险点预警、税收趋势预测、政府财政收入支出综合报表等一系列全局数据分析服务。

面向税保业务人员提供税收保障工作平台,以知识管理和办公桌面为核心,提供税收保障数据采集、业务考核等相关功能,在税收保障工作平台中,同时提供对于税保数据的共享服务窗口,针对各口径税保工作人员提供税保工作指导、税保风险点挖掘等一系列辅助功能,实现完整的综合治税体系。

面向广大纳税人提供税收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门户和统一认证为基础,为广大纳税人提供税收新闻资讯服务,提供各行业税收风险情况,企业税务咨询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内容,将税保工作成果社会化,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www.dataonv.com海数信息

整体架构

1 应用架构

总体来说,税收保障体系是一个迭代的长期的建设过程,通过税保数据的采集促成新的税保服务的产生。与此同时,产生了新的税保服务需求的时候,也会反向拉动税保数据的采集范围和采集质量。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建设,不断产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具体应用架构如下:

应用架构图

上图描述了税收保障平台应用架构的五个层次,以及各层次内对应的税保建设内容:

源数据层

税收保障平台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合理的数据采集机制,将分散在各平行部门的数据(数据库、文本文件、Excel文件等)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如:Ftp技术通道、专网前置机、Excel驱动等,实现数据的向上汇总。

源数据层主要工作是通过需求调研和业务沟通,确定各家涉税单位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情况,沟通确认数据源头的数据采集格式、采集方式及采集周期,为后续的数据上报和数据上报过程考核提供支撑。

源数据层最终目标是实现涉税数据源的体系化采集,保障税保数据范围。

数据加工层

数据加工层围绕税保数据质量和最终的数据应用,针对从各涉税数据源头采集的税收数据提供细粒度的数据整备,以业务分析和数据服务为视角,合理组织税保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模型,为最终提供精准的税保分析做准备。

数据加工层最终目标是完成税保数据的初步汇总和清晰,提升税保数据整体质量。

数据仓库层

对经过逐层清洗的税保数据、一户式基础数据,按照数据仓库理念完成基础数据仓库、轻量级汇总数据仓库以及以应用主题为组织形式的各层数据集市建设,在税保数据内加入时间元素,补充外部互联网相关情报信息,形成完整的税保数据仓库和持续的历史数据沉淀。

数据仓库层最终目标是提升整体税保数据应用效率,持续推送主题数据服务。

业务组件层

围绕已经建设完成的高质量的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在数据分析层面借助合理的数据分析中间件,利用报表、即席分析等一系列商业智能及数据挖掘技术,迅速的构建税保数据决策、分析服务。通过信息门户、统一认证、即时通讯等一系列功能组件可以完成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及数据的下发访问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业务组件层最终目标是围绕数据应用,合理选型,构建可以快速搭建税保服务的中间件平台。

数据服务层

数据服务层围绕税收保障的最终建设目标,为政府决策人员、税保业务人员、广大纳税人提供泛在的、个性化的税保服务,发挥税保数据的价值,达到税收保障的目的。

2 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图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