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晶体管电路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完善身份信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7:22

晶体管底电路设计——作者:铃木雅臣【日】

这本书主要通过模拟放大电路的实验,充分掌握最基本的放大元件,即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这本书的编排顺序也是非常符合人的思考顺序,逐层深入,逐步完善电路的性能,进而进入集成IC。这本书与以前教材最大的不同是:实用性很强,通过实验的方式分析电路,观察电路的波形了解电路的性能。而以前的教材采用等效电路,负载线的方式进行讲解。

  这本书可以分为:放大性能,负载应用,频率补偿和应用。

放大性能,基本的放大电路是共射极放大电路,但是它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有很多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进而引出了负反馈电路和差分电路。详细见:http://blog.csdn.net/liaoxu02/article/details/17688043

负载应用,这个主要是指放大电路驱动负载的能力。像共射极电路输入阻抗比较大,不能驱动一些功率大的负载,进而引出了射极跟随器。但是基本的射极跟随器也是有不足的,所以加入一些补偿电路完善它的性能。详细见:http://blog.csdn.net/liaoxu02/article/details/17709663

频率补偿,这个是指在高频电路上的应用,像共射极电路频率特性不好,不能用在高频信号的放大,进而引出了共基极放大电路和渥尔曼电路。详细见:http://blog.csdn.net/liaoxu02/article/details/17709863

应用,主要是将前面的电路进行很好的组合,完成可以跟集成IC相媲美的高性能的电路。详细见:http://blog.csdn.net/liaoxu02/article/details/17709931

 查看大图

  在看一个晶体管放大电路图时,首先把电路明确电路的功能,信号的走向,然后把它分成若干个基本电路逐个分析。

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的步骤:

1、明确电路规格和指标。

2、确定电源、选择元件。

3、计算各个部分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看完这本书,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晶体管的放大电路的发展过程,逐步完善其性能,以前用集成IC时,我们通常把它看成一个“黑盒子”看完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内部工作状态,当集成IC不能满足其性能时,我们就可以外加晶体管补偿电路。本书的电路是非常实用的电路,这些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足以跟集成IC相媲美。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