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普适化刺激空间位置智能应用发展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图形界面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1:59

不知不觉,“雾霾”这个词火了。依稀记得是今年的三四月份,全国多地出现空气重度污染状况,特别是在北京,蓝天仿佛成为一种奢望,雾霾也成为北京的代名词。就在大家关心雾霾天气何时能够得到缓解的时候,空气污染指数PM2.5查询软件在人们的智能终端中流行起来,时刻查询当前居住地环境的空气质量情况,对人们制定出行策略提供依据。

 

这仅仅是GIS在区域位置的一个简单应用,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为GIS发展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推广平台。随着GIS普适化提速,加之基础设施的保障,空间位置智能应用越发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位置智能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地图信息数据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实时有效数据,影响用户决策,空间地图信息查询只是位置智能的浅显应用,未来位置智能应用将贴近企业用户,为企业用户提供空间客户信息、位置商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提高企业市场决策科学性,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运维成本。

 

云计算技术近两年非常火,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为地理信息系统在位置智能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交互能力,在不同坐标系之间、不同时代之间、不同语义之间实现地理空间的互操作。云计算技术为位置智能应用提供全新的平台,可以将空间数据、应用放置到云环境中,完成在应用上的可视化表达,强大的分析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立体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演变趋势及信息内在关系等,让用户一目了然,市场一手掌握。

 

GIS位置智能应用前景光明,但蓬勃发展的过程却是艰辛的,还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一个便是数据的共享问题。可以说,数据是GIS存在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对于产业融合与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当中,由于行业分割、平台不兼容,导致数据不能够共享,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低带宽的网络通信是制约GIS普及应用的另一个瓶颈。由于电信垄断使得网络服务质量跟不上,上网费用过高,严重影响了网络通信的发展。除了上述主要问题,还包括价格昂贵、建设周期漫长、对企业信息化基础的要求高、很难立竿见影地见到效益等问题。

 

今年的Esri中国用户大会将于十月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位置智能应用专场研讨会,与各个领域的公共与商业组织共同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位置智能”服务于现有业务,期待看到创新应用及解决方案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