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当今社会,草根的出路在哪里? --> 需要我们自己去拼搏去奋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有网络微信不能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7:07

【转载整理】最近网络上出了一个最新中国社会的阶层划分模型,很有意思,现在整理摘录如下:

 

一 上层社会

  1: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不敢贴图,怕被和谐掉,见谅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比如刘跨越就是本级的典型,部分大权贵TZD富商、大银行家(这个目前是体制内)为代表。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比如董文标之类)为代表。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二 中层社会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唐骏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5级: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6没有。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教、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

  PS: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6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

        

  ----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大多最后定格在第5级。

 

三底层社会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基本不能自食其力(以城市的基本生活要求)。

       

  ----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中国目前8>9,已经开始向纺缍型过渡。

 

 总结

  所谓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就是中层远小于底层,比如印度;纺缍型的社会,就是底层少中层多(上层哪儿都少),比如美国。

  以后中国会以5-7级人口多,8-9级人口少。

 

分析中国当今社会,草根的出路在哪里?

        需要我们自己去拼搏去奋斗!

        我们没有好背景没有好出身没有好的过人的天赋

        但是我们有热血有青春有一颗勇敢的心,一路狂奔吧,为了我们自己美好的生活

       条条大道通罗马,就算华山一条路,我们也能从绝壁攀岩而上逆袭!

 

五各种层面解析

5.1 从官本位来看

首先非常不同意这个模型最后的结论。中国以后一定是7——9级人口多(后面会分析),所以中国一定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而要达到纺缍型的社会,则应该是4——6级人口占主流。

 

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型是一个线性结构,能够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但是不够全面。如果要全面解读中国社会个阶层就必须把这个模型变成立体结构——简单的说,假如上述1-9级是一条X轴,那么还得加上一条Y轴——体制内,或者说公务员与官员(包括军队里的军官)。

 

将这两条轴线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X轴中越往上走,则在Y轴投影面积越大,到了上层(1——3级),95%以上都属于体制内。而体制内在下层投影面积几乎为0。普通人如果在体制外最多能到4级,而到体制内则可以达到顶峰。这足以说明这个国家为什么形成“官本位”的文化。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在同一级别,体制内与体制外不仅仅社会地位有很大差别,在其他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也差别甚大。

 

5.2 从利益上面来说

  说点有意思的。

毫无疑问,1——3级是上层,是统治阶层,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可以从经济发展切下最大蛋糕的阶层。而4——6级大致属于中产阶级。他们也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比例很小。其中,5级是可以分享经济成果的最低阶层(虽然比例小得可怜)。

 

  那么,这样的金子塔结构怎么保持稳定呢?最基本的统治模式就是:保、拉、压、控、放。

1-3级的利益是保,否则统治阶级内部就要分裂,团结是第一位的。第4级是拉。社会精英要拉拢,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为了稳定,这个阶层都得进人大、政协,有什么诉求“内部协商”。56级是压。普通人比较优秀者一般到这个位置几乎就是天花板了,社会几乎没有给予他们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对于这些阶层创造财富的热情以及上升的欲望,得到的是沉重的压制——每当这些阶层积累一定的财富时,新的政策或者游戏规则出台,积累的财富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切走了。78级是控。所谓的控就是一方面是有保有打,另一方面就是控制流动。78级没有上升空间,在社会上也就混口饭吃,是绝对数量最大的一个人群。由于这个人群无法向上流动,只能向下流动,但是向下流动到9级——9级数量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一定要控制流动——怎么控制?宏观经济政策上包括著名的“保增长、控通涨”,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制社保(从456级的财富中切下一块分配给8-9级),除了胡萝卜也有大棒——从城管到暴力机关,对抗与冲突的事件基本都在这个阶层。9级是放。放是放弃的意思。这个阶层只有在过年过节,才有可能得到官员作秀的一点点可怜的慰问品。

 

这种统治模式在经济基本面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是有益于社会稳定的——即使这个社会充斥着腐败、不公正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种成熟的模式即使是一个强势的人物也不能轻易改变。

 

  比如西红柿,他试图创造另一种模式——即打压第4级,然后将第4级的财富分配给8-9级。虽然他在普通民众中获得很高的支持度。但是,他忽略了4级的能量——他们可是与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上层在这个阶层的利益代言人。最后,强势的西红柿也只能悲催了

 

5.3 从宏观经济调控上来看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财富再分配只能在45678之间展开,1-3级是不会动的,甚至在456中体制内人士也不会动他们的利益(这也是要增加一个体制轴的原因)。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是把456级的蛋糕分配一部分给78,强制社保,不仅是把456级的蛋糕分配一部分给78,还要多切一块分配给456中的体制内。这些手段一方面是安抚78,防止78流动到9,另一方面就是压制56。至于印钞就更好玩了,这是1-3级无条件对4-8级剪羊毛——当然,也会拿出一小部分来给7-8,比如,提高退休职工工资标准。

 

90年代。强势的经济沙皇搞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几千万工人下岗——把大量的8赶到9去,搞民生产业市场化——从7-8的福利中切下一大块弄成“市场需求”供1-6分享。这个时代,7-8的待遇是最悲惨的,与此相对的是,4-6的机会是最多的——那个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明星企业,因为4-6的红火,吸收了大批9的人群,所以社会得以稳定。到了HW时代,强调和谐,于是通过提高工资标准、强制社保等等来安抚7-8,过去10年,除了少数行业(房地产、金融),其他行业的发展机会远远比不上90年代。

 

过去20年的历史表明,在现有的体制下,财富再分配方式只能在45678之间展开,1-3任何时候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指望从1-3中切蛋糕来分配给4-6或者7-8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对实质性的减税不报任何希望。

 

5.4 从法律层面来看

  说说法律。

毫无疑问,法律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具体的说就是为13服务,这个服务的边缘就是第4级以及5级中的体制内,法律的鸿沟在4-5之间。当不涉及1-4级时,法律是相对公正的,也受到舆论较大的影响——具体参见吴虹飞案。当法律的两个对象涉及4级以上与4级以下时,法律就成了掩护权贵的遮羞布——具体参考李天一案、70码等等。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4级以上特别是1-3级的纠纷,都不会通过法律解决——因为上层都明白,那玩意就是骗4级以下的老百姓。上层的纠纷是实力对比喝讲茶,这个层面讲法律传出去是要被笑话的。最典型的是360QQ的战争,事情闹得这么大,没有通过法律,最后是大佬招呼就和谐了

 

5.5 从历史角度上看

以下是从网上转的一篇关于中国社会各阶层数量分析的文章,对中国各阶层数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层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内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

 

5.5.1 基本阶层分析

  基本阶层要素:

  政治资源 (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 (以现有财富水平和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

  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

  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5.5.2 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分别是:

  顶层及最上层 (0.001%)

  上层(0.05%

  中上层(0.5%)(中上层A,中上层B

  中层 (4.5%)(中层A,中层B

  中下层 (15%)(中下层A,中下层B

  下层 (35%)(下层A,下层B,下层C

  底层 (45%)(底层A,底层B

 

  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台湾地区。

  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内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

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5.5.3 1.顶层及最上层(0.001%)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省部级()以上在职官员,副国级及正省部级()以上退职官员

 

  现职政治局委员:25

  32个省市自治区四套班子现职主官约120位,副职约780位,总计1000位。

  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现职正副官总计约200位。

  副省级单位,150个左右国资委直属央企现职主官总计约1800位。

  军队大军区副职以上:400

  副国级及正省部级()退职约1600位。

  小计:约5000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亿元以上 (本阶层不考虑年度收入水平)

 

  2008胡润富豪榜上榜1000人,门槛7亿。在此假设5-7亿人数与上榜人数持平1000人。

  小计:约2000

 

  这是两个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统计的阶层之一。顶层的数量过于稀少,仅限于近年来新闻联播上常出现的几十位而已 (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其与最上层存在血缘、亲缘、同袍、世交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在此合并为一个阶层。

 

  本阶层全部为城市家庭。因本阶层人员年龄偏大,基本无未婚子女,户均人口取2.2

 

  阶层人数总计:1.5 (0.001%)

 

 

 5.5.4 2.上层(0.1%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副市厅级()在职官员,副省部级及正市厅级()退职官员

 

  333个地级市四套班子现职主官约1200位,副职约7800位,总计10000位。

  国务院组成部门厅局级机构约500个,正副现职总计约4000位。

  省级副省级单位下属厅局级机构约3000个,正副职约15000位。

  部队正师职以上总计约3000位。

  事业单位约30000

  其他正副市厅级官员约35000

 

  小计:约11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000-5亿或年收入300万以上

 

  美林2008年《亚太区财富报告》称,中国共有6038位超富裕人士,其拥有的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2亿人民币)。减去5亿以上的2000人,即2-5亿为3000人。

  根据一般财富统计规律,1-2亿人数为2-5亿的5倍即约15000人,0.5-1亿人数为1-2亿的8倍即约12万人。

  年收入300万以上且与前述阶层不重合者多为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最高层,极少部分黑金人士,极少部分顶级演艺体育明星,人数约为2.2万。

  小计:约16万位

 

  本阶层全部为城市家庭。因本阶层人员年龄偏大,基本无未婚子女,户均人口取2.8

 

  阶层人数总计:75 (0.05%)

 

 5.5.5 3.中上层(0.5%

 

  本阶层可分A,B两类,自本类起均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

 

  A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县处级()在职官员,副市厅级()退职官员

 

  中国公务员总数约800(注:中国人事部副部长说,截止2003年底,中国公务员的总数是636.9万人),其中正科级()以上约1/10,即80万,减掉之前统计过的约10万,尚余70万正副县处级。其中正职约15万,副职约55万。

  国企,事业单位,军队里的正处等价职务约10万。

  退职人员约10

  小计:约35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2000-500万元或年收入150-300

 

  美林2008年《亚太区财富报告》称,在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位富裕人士 (其定义“富裕人士”为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不包括自住的房地产)

  注:100万美元加自住房地产约合1000万人民币。

  这里取2000万以上11.5万,2000万以下30万。减去之前统计部分2000-5000万之间约为10万。

  年收入150-300万且与前述阶层不重合者多为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高层(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少数黑金人士,少数演艺体育人士,人数约为10万。

  小计:约20万位

 

  A类总计:55

 

  B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县处级()在职官员,正县处级()退职官员

 

  部分数据在前文已给出,总计约为A3

  小计:约1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1000-2000万元或年收入80-150

 

  资产人士前文已给出,即30万。

  年收入80-150万人群已有显著放大趋势,除创业新贵和大型外企高层外(10),部分大型国企、大型外企中高层(10万),中型外企、民营企业高层,上市公司享有股权激励的中高层、少数高薪行业(金融能源电信医药等)专业人士(10万)均处在这一水平。这一阶层的黑金人士,演艺体育人士也显著增加,部分学术精英也处在这一阶层(10)。本阶层人群仍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但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已有出现。

  小计:约70万位

 

  B类总计:170

 

  一线城市的高级商品房,高级私车购买者的主力军由本阶层人群构成。

  本阶层绝大部分为城市家庭。户均人口取2.9

 

  阶层人数总计:650 (0.5%) (A0.15% B0.35%)

 

 

5.5.6 4.中层(4.5%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

  A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正科级()在职官员,副县处级()退职官员

 

  中国公务员总数约800万,其中正副科级()1/3,即260万。其中正职约60万,副职约200万。

  事业单位,军队里的正科等价职务约100 (注: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工作人员3035万人)

  退职人员约40

  小计:约2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500-1000万元年收入50-80

 

  根据一般统计规律,资产人士取1000-2000万人数的2.倍,即约60万。

  年收入50-80万阶层人群与中上层B类较为接近,但职务向下延伸明显,区间分布较宽。一般意义上的高级白领及知识精英多属于本阶层,部分成功的个体经营者、SOHO人士、二三线演艺、体育人士也可归入本类。该类人数约为90(麦肯锡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年收入超过25万元人民币的富裕家庭数量已达160万户)。本阶层人群仍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但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已有较多出现。

  小计:约150万位

 

  A类总计:350

 

  B类: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科级()在职官员,正科级()退职官员

 

  部分数据在前文已给出,总计约为A3

  小计:约600万位

 

  经济资源掌握者:资产150-500万元年收入15-50

 

  资产人士通过统计规律测算,另外在京沪穗深杭有无贷款商品房者、2007年部分炒股成功者中的一部分可进入此类,共约为500万。

  年收入15-50万人群急速放大(麦肯锡数据较为保守,且15-25万区间较大,故在此做较大程度的扩展)。工薪阶层职务在A类的基础上继续向下延伸,与中高层B类已有显著区隔(多为中高层B类或中层A类直系下属)。创业人员主要为维持型企业或发展期企业拥有者。三四线演艺、体育人士、中上层学术人士主要处于本阶层。该类人数约1000万。本阶层人群主要分布于京沪穗深,其他直辖市,部分发达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部分地级市及极少数县级市也有出现。

  小计:约1500万位

 

  B类总计:2100 (注:本类经济资源掌握者人数超过政治资源掌握者人数)

 

  一般平民出身的人群通过努力奋斗可以达到极限多在这一阶层(广义中层)。这一阶层的职业分布远较上面三个阶层广泛,但个体的稳定性也远高于上面的三个阶层。对于风险较差的抵御能力,使得部分本阶层人群存在向下流动的可能,但该风险仍小于其下的3个阶层。一线城市的商品房,二线城市的高级商品房,中级私车购买者的主力军由本阶层人群构成。

 

  本阶层大部分为城市家庭,极少数为沿海富裕地区农村家庭。户均人口取城市平均3

 

  阶层人数总计:7300 (4.5%)A0.7% B3.8%

 

5.5.7  5.中下层(15%)(资产50-150万或收入5-15/年)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基本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A类:

  资产90-150万元或年收入9-15

  A类总计:3000

 

  B类:

  资产50-90万元或年收入5-9

  B类总计:4000

 

  普通公务员,广义上的小白领均属这一阶层。部分技术工人、行政事务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富裕农民也属于这一阶层。本阶层人群广泛分布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在部分县级市、乡镇、农村也有出现。

 

  本阶层大部分为城市家庭,少部分为农村家庭。户均人口取3.2

  阶层人数总计:2.25亿 (15%)A6.5% B8.5%

 

5.5.8 6.下层(35%)(资产15-50万或收入1.5-5/年)

 

  本阶层可分A,B,C三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完全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A类:

  资产35-50万元或年收入3.5-5

  A类总计:4000

 

  B类:

  资产25-35万元或年收入2.5-3.5

  B类总计:4000

 

  C类:

  资产15-25万元或年收入1.5-2.5

  C类总计:7000

 

  新毕业二三类大学的大学生、部分技术工人、行政事务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A-B类为主)、普通工人、部分农民工、中上农民、没什么积蓄的双职工退休家庭(B-C类为主)属于这一阶层。本阶层人群广泛分布于各级城市、乡镇及中等()以上农村,部分贫困农村也有出现。

 

  本阶层城市农村家庭较为平均。户均人口取3.5

  阶层人数总计:5.25亿 (35%)A9% B9% C17%

 

5.5.9 7.底层(45%)(资产0-15万或收入0-1.5/年)

 

  本阶层可分A,B两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本阶层人群已完全不掌握政治资源,故仅讨论经济资源。

 

  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文波称,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

  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2009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即全年1.8万元左右)

 

  A类:

  资产5-15万元或年收入0.5-1.5

  A类总计:1亿

 

  B类:

  资产0-5万元或年收入0-0.5

  B类总计:0.7亿

 

  城镇失业、半失业人员、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属这一类。

  本阶层农村家庭为主。户均人口取4

  阶层人数总计:6.8亿 (45%)A26% B19%

 

  流动性附注:

  顶层、最上层及上层存在一定的相互流动。上层以上除特殊事件基本不存在向下流动。

  中上层、中层向上下流动的可能性均为一层。

  中下层A类起至下层A类向上下流动的可能性约为1.5(1层加1)

  下层B类至底层A类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为1.5层,向下流动的可能性为到底(底层B类)。

  底层B类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为1.5层。

 

5.6 从社会动乱角度上看

  如果社会动乱的话仔细分析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所有的阶层都会超过50%的人死去,这个不会有异议,越是底层越是死亡率高。

 

123 在动乱中失去权力,被新集团的123取代,人品不好的,对p民压榨太狠的,将会死于愤怒的p民手中,或者被新的123为安抚P民的需要清算掉有一部分可以移民跑掉(这个不会多,乱世中发生什么真的由不得你,想跑跑不掉的人太多了)。剩下一部分人品稍好的,继续留在新的234阶层中,但是肯定被边缘化,日子不会好过,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234是谁完全由1决定,例子:南唐国王李煜,南唐被宋攻陷以后他由于和宋太祖的私交不错,封为违命侯,但是最后还是被毒死了。而且,中国人没有妥协和让步的传统,一旦对抗是必须将对手斩尽杀绝的

 

  123死于动乱的例子很多,齐奥塞斯库的垮台,中国的例子:秦,明的灭亡等等,

456的走向:毫无疑问,新的123肯定从原来的456中产生,他们有资源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不可能从原来的123中产生,原因仍然是中国是人治社会,你如果是原来的团体内部的人是不会想着夺取权力的.有一部分跑出国外,还有更多的人的财产被愤怒的p民洗劫一空跌入底层,或者直接死掉。

 

  789 70%以上的人会在动乱中丧命,较有能力的,和新的123同一个阵营的,在大局定下来以后论功行赏,将会获得飞速的上升机会,升到以后的456阶层。说实话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是最无所谓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希望,那时候估计都快要饿死了。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