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 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fifaol317球员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5:12

0. 导言

    修身:挖掘自己天性中原本就有美好的东西,让事功朝着有益生心健康和生命意义的方向走       

    信仰:是一个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是针对当下的生活来培养自己的身心状态,特别是对生命意义的体验。

学习儒学:比理论更重要的,是其修身实践

目标: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 宁静

    静坐针对弱点思考、剖析; 思考人生的方向、自己想要什么、忙的目的是什么

    保持自己心与世界的距离:是生活匆匆还是我们受了生活的挟持而变得匆匆? 是闹市喧嚣,还是我们受了闹市的影像而内心喧嚣?

    要做生活的主人,方法就是 :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

    追求内心的平静,并非一定要置身于山水之间,而是要不断地修身养性。 在浑浊的生活中静得下心,便可超凡入圣。

    静坐时的自我调节:想象: 将心放飞到大自然;太极、气功、瑜伽;呼吸; 

    静坐: 向内用力, 反照自性

    静坐不局限于任何场合、时间,可以在课件休息、卫生间等;也无固定的方法(抽时间就让自己的心保持安静)

2. 存养

    动静节宣,以养生也:  节宣是控制自己行为的节奏,摆正工作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有点小资情调。

    饮食衣服,以养形也

    在练功中把握自己的生命节奏,实现身心和谐

    我们之所以匆忙是因为觉得有更重要的事做,把当下作为手段,而不会享受当下的人生,等到自己老了会怀疑自己一生是否有意义,主要是因为没有从容的心态。要让当下过得有意义。

    存心:保存自己的良心(致良知),使生命获得底气。 

    养心:方法是寡欲,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调整。存心代表活动,养心代表时间和耐心。

    内观养心养气:内省使固有的善行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把被外物迷惑的心找回来,要旨是专心致志)和存夜气(晚上的清明宁静之气);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

    治气养心:针对性格弱点反其道而行之

    浩然正气: 1. 合乎道义; 2. 待人处事从良心出发 (不违背本心, 存养类似于正心; 这个类似于诚意)

    以善养人: 影响别人,这个属于高级阶段,境界到了就会达到,有教化和风化

3. 自省

    忙中抽闲暇;

反省内容

        1. 为人(对自己人际关系不利的,与人争论不对的,不得体的话,某人对你不友善的原因)、

            处事(做事,专业学习)

            生命(做了什么事,有无进步,目标完成多少)

        2. 自己多年的生活 是否有意义,是自己想要的

        3. 想想错误、失败 和原因

        4. 性格的缺点,思维的习惯

        5. 自己的选择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6. 想想内心深处最深刻的痛、什么是多年不敢面对的、什么事情让你无法忍受;什么是支配 我的最强烈的愿望,该愿望又是不愿向别人承认的。

方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不过

4. 定性

    在忙忙碌碌中、在安静和强大的生活压力下保持从容自得、心性不乱? 

        1. 提升做人的境界,开阔我们的心胸。

        2. 遇事则乱,是因为贪恋太多,导致用情过多,而为物欲所累: 需要看淡名利、摆脱贪恋的束缚。

        3. 寻找其他作为精神寄托

        4. 从小事上培养自己,比如逗地主(不在乎胜负和手气,以陶冶情操为目的)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比较难实现,尽量修炼吧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知止而后有定(定力、安定、定位,自制力;如面对名利和欲望,知道什么时候停止,通过 以礼制心,非礼勿视,勿听,勿动):欲望永无止境,心神永不安定。 需要时刻反省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宁吾真体(在闹中取静,在静中发现自己的本性),养吾圆机(面对复杂的事情来调整心理,磨练性格,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性不乱,方法在事上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心性已经对名、利、职位彻底看破,应该算是终极境界了)

5. 治心

    道德感和良心使我们驾驭不了的,避免不受道德感和良心的惩罚,有两条:

        1. 尽心: 事事扪心自问,良心是否允许

        2. 当事情与良心冲突时,舍利取义

    尽心——》知性——》知天    存心——》养性——》事天

6. 慎独

      通过慎独真实认识自己的好恶,并以这样的好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神。

      慎独: 独处时也要注意;  谨慎对待自己独知的内心世界。前提: 敢于面对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 学会认识心中复杂的内容,思想的萌芽和不好的习惯,从最隐蔽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闭上眼睛,想想最大的人生欲望有哪些?每一天燃起的频率是多少?那些是见不得人的?如何支配你的心灵?当你静下心来,那些最让你迷乱的欲念是否值得你一辈子为它而活?你的人生欲望反应了你人格方面的什么问题?是否有更好的欲望替代?

拿一个纸记下3-5项,留意: 这些欲望如何影响你的情绪; 看你能不能不让自己的心轻易被杂念所干扰,努力让自己的心纯净。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分离,找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将不合理的尽量冥灭。

慎独和自省:按照道德原则进行反省,从最隐蔽和最细微的地方做起。有自省的功夫才能到达慎独的境界

7. 主敬

    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颗敬畏之心,对自己敬畏(以巨大的毅力与弱点作斗争,如自我优越感;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工作);对他人的敬畏(做人要谨慎,不要太张扬了;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做人要谨慎,做事情不要玩忽职守

    敬畏生命: 认识自己的软弱、无能和丑陋,保持警惕,及时完善自己; 每一天要过的有意义;对一切生命有所敬畏

    清晨告诫自己要好好珍惜; 夜晚静坐中反思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所改变;

    孔子于乡党,徇徇如也,似不能言者。  当你有所成就,是否还能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是否还有对他人的敬畏

8. 慎言

    话太多的原因: 自我中心; 太过轻浮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起来,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个不经意的牢骚,经过别人大脑的加工,可能和你的真实意思相差千里。

改正方法:

        说话的三个筛子: 真实、善意、重要

        根本方法是:事前事后反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皆为物所制: 告诫我们要保护自己

    人之所以啰嗦,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话的分量

正确的准则:

        不太张扬、自负

        先耐心倾听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坦言、直言即可

什么时候坦言:

        面对亲人、爱人;在人生的重大事务上;涉及做人原则;  

如何坦言:

       平和而非情绪化的表达自己

       心定者,其言缓而舒; 不定者,其言轻而疾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确定理想或心念),易其心而后语(平和的心态),定其交而后求(事业和生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计划)

9. 志诚

    立身高低决定着一生事业的高低,境界之别决定着一生成就的大小

    听音乐: 使人情感得到发泄,从而待人平和

    看历史:通过过去理解现在,进而理解未来,从而通达知事

    行万里路: 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从而广博

    礼: 恭俭庄敬, 恭敬、简朴、庄重、尊敬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