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我见 和方舟子先生商讨 (第2部分)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 select 默认不选中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6:06
 

中医之我见  和方舟子先生商讨  (第2部分)

    中医不是伪科学,不应废、退出,是要自新、融入现代医学。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现代医学

三, 对中医理论的初探

“科学讲究创新,绝不崇古。因此在科学中不存在人人必读、必信的经典。现代医学的学生除非是本人对医学史感兴趣,否则没有人会去研读希波克拉底、盖伦、维苏里、哈维等等历代医学大家的著作,不熟悉经典著作丝毫也不影响他们行医。现代医学的论文也没有人会把前贤语录当论据,靠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中医则不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代文献是中医学生必读、必背、必信的至高无上的经典,是他们诊断、处方的依据,中医的论文往往只是对这些经典的阐明、验证。所以,中医更像是一种人文学,而不是科学。“

方氏认定中医不是科学的理由:是必背、读经典医籍与否。显然过于简单。①根据我学习中医的经验,学习中医是要背、读经典医籍,但不是全文背、读,而是有批判地去除糟粕与迷信部分,有选择性地结合实际研读。②有兴趣者背读和现代医学的学生除非是本人对医学史感兴趣,否则没有人会去研读同义。③医学归文科,注重形象思维,中医更像是一种人文学,也可以怎么理解,人文学不是科学?胡闹!。④经典中医理论是需要经过全面、彻底的疏理,祛除糟粕,废除迷信、愚昧和不科学的成分,然后验明正身,反哺临床。

中医理论因源自巫术,有悠久的医卜星相同流合污史,确实成份属“黑五类”。不过“各国、各民族的医术(包括西医)也都不科学,并不比中医好多少,甚至更糟糕。”只有融入并构成现代医学,才是科学的。中医不是用“废医”这样简单且野蛮的手段所能切割得了的,中医理论必须经过彻底、全面的疏理,祛除糟粕,废除迷信、愚昧和不科学的成分,让中医理论自悟自新,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接受国际惯例,和国际接轨,融入现代医学(下详细),这才是中华传统医学的出路和未来,但需要不仅临床医师,还需要科研、理论专家长期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矣!不是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具体的还是留给后人来解决吧(详见“中医应保持特色 自强自立”专题文章)!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确实带有巫术味道,与现代医学理论格格不入,是应该彻底改革,我意:“阴—Y、阳--”,“表--、里--b”,“寒—h--”,“虚--x-- (读音:=Y非、=b非、= h非、=x非,根据数学定义,上横为非,相反的意思)。因为中医原则是辨证论治,对于临床症状特别重视,以辨证来论治,中医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里都只有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来获得病人病症的症状,根据其症状来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就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得全面的客观体征数据,得到明确诊断,相应治疗的目的,但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身质的不同,同样一个病,“同样”的客观体征数据,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些症状也将不一样,对于治疗用药的效果也会有差异,表现出来的药物副作用也就不同(这一点在西医里还是空白,专题另详),把病人的症状细分为Y系包括hx,系包括b。不就西洋化了吗?                    例如:CHD、脑栓塞、 TIA等后续必须长期服用Aspirin其剂量可以是25—325mg qd  po,为什么呢?属的,胃不h ,无恶心、反酸,舌红、脉大者也就是+++可以用300--325mg qd,而属Y的,胃h ,常恶心、反酸,舌淡、脉弱者也就是Y症,服Aspirin更引起恶心、反酸、呕吐,必要慎用或少用25mg,qd, 多用(300mg或以上)可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现在的用药只是等到发现胃出血、胃穿孔后才停止Aspirin,并改用双嘧哒莫或波立维。如果在用Aspirin之前就能明辩属Y者,就可以不用Aspirin而直接使用双嘧哒莫或波立维,不就是更安全了吗?。许多西药的副作用对多数人没有反应而对少数病人有不良反应,就是病人自己的体质属性Y的缘故。还有如DXMAspirin一样,既常用又有同样存在问题,也应同样处理。

再如:慢性胃炎,自1973Strickland等氏提出: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Hp)慢性感染引起的理论后,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发现者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确定的用药方案是:铋剂(枸橼酸铋钾)+质子泵抑制剂(奥米拉唑类)+ 二种抗菌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圜素4种中选用2种)治疗是很有效的。但是在临床上往往会碰到一部分是cg-舌红、口干、脉实、胃灼热、便结者,需加大抗菌素用量,再加大黄碳酸氢钠、维生素B2才能显著。cg-Y舌淡、滑,口不干,时恶心,欲吐,脘冷或便溏,适加654-2,维生素B6效果更佳。C g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胃镜和活检、病理Hp检查、C14  尿素呼吸试验等辩病。  舌红、口干、脉实、胃灼热、便结者,或舌淡、滑,口不干,时恶心,欲吐,脘冷、便溏的辨证,然后得出是cg-cg-Y的结论后再进行论治,这样更贴切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也就乐于接受与合作,将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常见的感冒,是感冒病毒感染,表现为:头痛,发烧,西医治疗原则是:轻者多喝水+解热镇痛片,休息,自愈。重者加用抗病毒药物(如Ribavirin),出现咽喉炎等细菌感染,WBC↑,用抗菌素(如头孢类)。如果是中医融入后的现代医学应当是:感冒初起头痛,发烧,怕冷,(偶)咳嗽,舌淡、 脉浮,则为感冒b,可用荆芥、防风、薄荷、(冬天加桂枝,热天加藿香、荷叶)杏仁,板蓝根(热明显加柴胡)煎大碗水喝,重者加用Ribavirin。出现咽喉干痛,舌红,口干,咳嗽,痰浓,则为感冒b,需加银花、连翘、射干。如再进一步出现咳脓痰,咽喉充血、扁桃腺肿大,呼吸音增粗或罗音,则为感冒,需银花、连翘、知母、石膏、甘草+抗菌素。这样辨证治疗感冒效果大大提高,病程明显缩短,且减少抗病毒药、抗菌素用量,也就减少了抗病毒药、抗菌素的毒副作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西医没有有效的恢复肾功能或阻止、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案,只有控制血糖(如果有高血糖的话)、血压(如果有高血压的话)及对症处理,等到发展成为尿毒症时再进行血透,最后肾移植。而中药对阻止、延缓肾功能减退甚至恢复肾功能(降低肌酐)有比较理想的效果(有统计病例报告)。西医根据肾B超、CTMR,尿常规、血肾功能化验等的肾功能损害阳性指标就可确诊(辩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或 白,全身乏力,畏寒末冷,四肢痠困或不能站立,纳滞食少,腹胀便秘或溏,小便短少或清长,口淡不渴,口中尿臭,舌淡而胖大或瘦小并有齿迹,苔腻灰暗,脉沉细或沉弱,尤以尺脉益甚,二下肢及眼睑水肿,甚至满月脸或全身水肿等为X症(辨证)治以温肾清毒汤:茯苓附子桂枝,冬虫夏草 生黄芪 川仙茅 生大黄。其中附子、肉桂、茯苓扩张肾微血管、增加肾血流。冬虫夏草有降低尿素氮、肌酐收信服务器POP3收信服务器POP3 发信服务器SMTP及雄性激素样作用,生黄芪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川仙茅提高肾功能,激活性激素;生大黄减低血氮、肌酐,合而针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远比西医单纯对症处理,等待最后血透,肾移植要好得多。

这只是几个粗线条的例子,也只不过是一种邹形,许多病、药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这是个巨大的课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与精力。这里只是说明中医是可以融入现代医学的,中医里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不是巫术的专用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是可以用西文取而代之的(就不像巫术了)。如在TIA的分类上就可以分为TIA-YTIA--cg-cg-Y等。利用A+B=A+ +B 的拓扑论的概念,是能比较合适地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的,更严格地说法是:中医理论是可以融入现代医学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完全可以改造成为现代医学的内容,并丰富现代医学内容和弥补现代医学的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和所以科学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和提高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人答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问》中已指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次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这些研究涉及继承、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解决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的评价关键技术难题”。与“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但对中医理论全面梳理的问题,同志还须努力。

 “君臣佐使”中药配伍之术语,是带有迷信巫术味道,用简单的主次顺序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至于“五行”, 迷信巫术味特浓,目前还很难给下论,可以彻底废除,但是还是再研究研究,对于中医理论,不必苟泥于一词一句,还有很多问题,留给后人去理解、解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