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流感,该怎么做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7双系统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7:48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对公众提出六点建议:

  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二、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三、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四、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五、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已登载在卫生部网站。

  六、对于素有内热的人(可以简单理解为容易上火的人)的具体建议,总体说来有两方面:一方面要避免进食中医所说的温热性食物(主要是指种类细粮食品、高糖份食物、高油脂食物等)、辛辣麻型调味品、各类中药制成的补品(绝大多数调味品、中药补品均为辛温走窜之品);另一方面要 选用一些寒凉性中药饮片浸泡,代茶饮用一段时间,配合偏于寒凉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类。

  不要使用影响食欲的各类感冒药,切忌忽冷忽热的环境温度变化。

  ※ 对付感冒的十二种偏方: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你可试试,对付感冒的十二种偏方:

  一、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二、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其它菜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三、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四、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五、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六、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值 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细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

  七、白酒擦身

  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八、可乐煮姜

   鲜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九、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可减轻鼻塞症状。

  十、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十一、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十二、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 用药的注意点:

  祖国传统医学对感冒依据病因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三种,用药上也有区别:

   一、风寒型感冒:

  病症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比明显,或仅见咽痒, 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水丸、浓缩丸)、参苏丸(胶 囊、片)、午时茶颗粒(茶)可选用。

  二、风热型感冒:

  病症以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黏痰,舌边尖红,苔薄黄为特征。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水丸、浓缩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颗粒(片、糖浆、口服液、胶囊)、桑菊感冒片(冲 剂、感冒丸)、银翘解毒颗粒(解毒片、解毒丸、冲剂、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柴颗粒口服。

  三、暑热型感冒:

  多因受暑湿引起的头晕,烦闷,口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 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 正气水(软胶囊、口服液、颗粒、胶囊、合剂、浓缩丸) 六合定中丸、十滴水(软胶 囊)、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