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破车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电信网络兼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58
 说起自行车,似乎就不得不从小时候说起。
我对自行车的第一次记忆该是爸爸买的第一辆自行车,一辆货真价实的凤凰牌自行车。八十年代初期,自行车在我们山里边还是很希罕的东西,因此家里拥有一辆自行车似乎也是一种光荣。我当时听到别的小朋友介绍我时,一般不说我是谁,只说“他爸爸骑自行车的”,瞧,自行车还真长脸。
等到我长到差不多跟自行车高的时候,我就天天想着是否能学骑自行车了。但爸爸管得很严,因此,春节便是我们学车的最好时间,因为过年,爸爸往往也乐得让我们去试试。记得当时最在乎的是春节期间是否下雨,因为山里的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想学车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使天公作美,我也似乎不是学车的料,因为我先天缺体育基因,等我真正学会骑自行车,那是大学以后的事了。
上大学了,看着同学们骑车,当时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辆自行车。因为家境贫寒,这个愿望直到大二才变成现实。记得当时去北京的黒车市场西四买车时,心里着实是忐忑不安的:一是因为买的是黒车,总怕遇着什么警察之类的;二是我当时还不太会骑车,真不知该怎么把这车折腾回学校。
买了车,心便多操了许多。首先担心的是车忘锁了,我以为那时的我多多少少是有点强迫症的。很多时候是刚回到宿舍,却担心车忘锁了,于是又跑下去确认一下,然后才放心。其次是担心被偷,因而每次总要费劲地把自行车放在车棚里。然后是担心被借,我记得我当时最不愿意的事就是把自行车借给别人骑了,总害怕自己的宝贝破车在别人那里得不到很好的爱护。
尽管有那么多担心,但自行车还是丢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我找遍了楼下的所有角落,中午我不得不接受车子已经被盗的现实。也许真的把那辆宝贝破车看得太重了,以至于丢车后紧接着的是一段灰色的日子。不过,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有一天我从系里回来,竟然在操场边看到了我的车,除了换了一把锁,其它的一点没变,只是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呆在那里显得如此孤独,如此让人怜惜。我如获至宝似的把它扛回了宿舍,它又成了我的宝贝破车,并一直陪着我完成了大学学业。
上了研究生,有位同学看着我的车,说这也太寒碜了,还骑那么破的车。我说这车跟我有感情了,不想换,但在他的一番歪理劝说下,还是决定换一辆“好车”。记得那是一辆很结实的新车,骑着的确很舒服。但也许真的太招人眼,在一夜大雪后的早晨,我发现它丢了,留下被铰断的链条锁。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我开始寻找一辆结实但不耐看的车。它并没有让我找太久,只是它真的太破了,真应了那句名言:除了铃铛不响,其它到处都响。骑回来后,我在学校西门附近找了个车铺,花了近100元把前后的内外轮胎一起换,最后它合乎了我的要求:外表破旧,但好使耐用。
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定做的一辆车,它用不着我操什么心。我骑着它往返于教学楼,在未名湖畔闲逛,偶尔兴致来了,也南征至长安街,或北驶至颐和园。它让我如此依恋,以至于我在毕业时还想着要把它托运至上海。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么疯狂,把它送给了我的一位好友。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加班后回家,收到了我的那位朋友的短信:“车坏半路,弃之!”我心凄然,未回复朋友的短信。
工作后,尤其是最近一年来,由于租房总是选择靠近公司,因此骑车少多了。但对于自行车,总是存在一份好感。比利时首相伏思达说过,“政治就像骑自行车:弯腰但眼望前方,沉默但拼命骑踏”,我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