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国考130+经验分享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如何切换界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0:54
毕业三年了,平时都潜水,看了nickyday的帖子觉得太惭愧了,从来没分享过经验。我邮像我这样考了好几年公务员的应该不多,现在反正上班也基本没啥事了,谈下经验吧。师弟师妹有这方面需要的,可以站内我。  
    
     首先报下成绩,小硕,10年毕业时第一次参加国考,110+,当时好像是差两分没进面试,然后就年年考....分数上看是一直在进步,120,120+,130+,连着进了三年面试,终于今年某部委面试过了。一般来说,120+的分数就能进大多数面试了,130+,反正我看今年的分数线,所有职位都可以进面试了。
    
  
一 报考职位
  
     选职位非常非常重要,直接关系考试难度。
  
     我邮的大多数专业,能报的职位都非常有限,比如我是计算机院的,但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悲剧啊,如果严格按我的专业,可能就根本一个可以报的都没有。但其实要求专业啥的都是单位自己填的,有些也不是那么死板。我反正是只要跟计算机沾边的就筛出来,然后排个序,挨个报,审核不通过就换一个,四年考了仨不同部委。不过这得早开始,开始晚了赶上拖拉的到最后才给你审,然后搞个审核不通过就囧了。
  
     报考职位看要求,我是尽量找要求硕士的,够两年以后就找要两年经验的,要是我是党员的话就选要党员的了,专业别选那种特宽泛啥都招的,这样能降低竞争人数。不过竞争人数多与少,有时候也不特别能说明问题,有的职位报的人巨多,看着比例特吓人,但最后面试线也没多高。有的职位就那么几个人报,就是有个牛人压过你,所以就是个概率问题吧。另外职位专业要求不能找特宽泛的,但要求太细了也有风险,说不定有萝卜,尤其是要求本科啥专业硕士啥专业工作干哪方面的,看着就像萝卜坑,尽量绕行吧。
  
     当然了,除非你随便啥单位只要当公务员就行,要不然还是不能全看好不好考,考一次怎么也选一个自己觉得不会后悔的单位。比如我毕业的时候也参加过京考,什么城管啊街道啊直接都删除,也许其实这些单位有各种好处,但是我真不喜欢,又不是找不到工作,公务员怎么也考一个自己觉得过的去的地方才行。
  
  
二 行测  
  
     行测是我强项,第一次考是70,后来稳定在75左右,不过还是遗憾没考到过80以上。在我从未做过行测之前,我就认为我做这个肯定分高。第一年的时候是复习了的,买了书来看(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几套题以后,水平就基本稳定了。后来每年考前一星期左右,每天做套题找感觉,然后考试就差不多了。
  
  
     我一直觉得对于行测,理工科的同学有天然的优势。我曾经就听学法律的考生说数学题真就全选B...行测几大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常识范围很广,一般人水平都差不多。语言题看语感,但是有些题比较怪,各个培训机构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对于这种题,直接不用深琢磨,拼人品好了。原作者还说不定觉得其他选项比他自己用词更合适呢。剩下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对我邮同学应该没难度啊,唯一问题可能是速度,这个可以练嘛。一开始可以买本书大致看看,不过也不用太认真,这种书很大部分都是废话,看的人昏昏欲睡。但是有些比较有用的方法还是应该学一下,比如我直到今年,才知道用橡皮做空间题的技巧,以前都是靠脑补太傻了。但是如果所谓的技巧你看了一遍还没明白或者记不住的话,也不用去硬记,这种所谓技巧还不如直接暴力破解呢。然后实际做下真题,对自己水平摸个底。我复习时是这样的,基本都是成套的做真题,当然国考真题一共就那些,做完了就做做山东之类大省的题。我平时做题一般用时1个半小时,也不是刻意控制的,就是形成了习惯不去死扣题,追求一个做题的连贯性,等全卷做完了,也懒得再回去琢磨那些不确定的了,就直接开始对答案。这样就养成了做题的时间习惯,因为实际考场上还是会比平时练习做的慢点的,加上要涂卡,所以平时1个半小时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有哪部分很弱可以去专项练,小学数学我不相信我邮同学真练不出来。
  
三 申论
  
     申论我是没脸说啥经验的,43,45,50,56,分数上看是一直在进步,可是原因我也说不清,只能归结为人品攒够了...只说说我觉得可能有关系的方面吧
     1 申论一定要动手写,我这点做得不好,从来没有写过,等到实际考场上,写字都不习惯....写完了手疼。
     2 重视前面的小题,其实现在所谓的大作文占分不算多了,今年才35,我写的那叫一个屎啊,写完不忍直视的那种,但是最后申论分数居然还成。除了攒了三年的人品外,我觉得可能前面的小题写的还行吧,因为比起大作文来,小题的采分点还是比较明确的,复习也还是能提高的,写好了很占分。
     3 字要好,如果字像我那么差的话,一定要忍住内心的冲突不要涂改。我就今年基本没有划掉重写的地方,觉得可能有关系吧。
     4 平时多看看什么新华网人民网之类的可能有用吧,不过实在肚子里没货的话,抄材料呗,抄好了也是功夫。
  
四 面试
  
     面试也是我弱项....话说我这种除了行测别的都弱的也能考上,说明国考其实没那么难。我面试分数分别是81,78,77,越来越低,但是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面试官打出来的分数,其实是没啥可比性的,实际水平来说,我应该还是稍稍比刚毕业的时候进步了点的,毕竟也是工作了三年的人了。这次考试前我看了一所谓面试状元模拟面试的视频,给我很大信心,那所谓状元答的也不咋地嘛,当然公务员考试那么多岗,哪有什么所谓状元。面试经验网上有很多,我觉得都比我说的好,因为我都做不到....我语速快,加上本来也没词,平均每次面试都是从进去到出来15分钟。我没报过班,可能有用吧,找心理安慰的话可以报下。但是实际练应该还是比较有用的,我这方面又是反面,不好意思跟人练,每次面试前顶多自己开录音练几个题就完事。不过面试这事我觉得就得随缘,自己大概都对自己面试的能力有个评估吧,能提高但是有限。而且面试很大程度上是看对手能力的,学计算机的面试能力很强的大概不多,所以我这么低的分数居然也进了...
  
  
六 国考的公平性
  
     国考形式上是没有省考公平的。我第一次进面试,在网上看的经验都是说公务员考试不知道考生资料啊,进去都是报几号考生之类的啊,结果上来第一题,自我介绍...第二题,你为啥想考我们单位。(看了回复补充一句,自我介绍这种问题还是很少见的,外交部好像是必须有的,我的话就是前年某部委的面试被问到了这个,后来两次都是很正规的结构化面试。考之前大家一定上网先搜搜以前的题,基本都能搜到)报考的单位根本就有你的全部信息,考官也都知道。但是虽然形式上不是那么公平,实际感觉上也还凑合,因为如果是地方上,形式再严,找关系毕竟比较容易,进面试也比较简单。考部委虽然管的松,但是一般人想找到部委的关系也不太容易吧....有关系的人能进入面试的几率也低。而且我觉得除非是真的用钱买,要不然什么因为学校啊地域啊性别啊年纪啊工作啊各种方面打分有倾向性,其实不算什么不公平。网上有些人看着很搞笑的,他自己觉得自己面试得很好,结果别人比他分高就说人家是萝卜,大家成年人了这样有意思么。我经过的三次面试,反正我感觉是没有什么所谓萝卜的。
     但是部委还是有很黑暗的地方。去年我考的是某部委的参公单位,面试的时候是很正规,我水平不行排名最后,这个我认了觉得也没什么。结果到了考察阶段,第一名体检政审都结束了,用人单位不想要他(具体啥原因我也不知道,没啥正当理由),打电话给第二名,第二名放弃,结果就顺延到我这第三名了。某天早晨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要来我单位政审,上午就跑来折腾了一圈,搞的我所有同事都知道了,中午就打给我说觉得我也不合适,我目前的项目经验跟他们要求的不合....然后到公示的时候,我们那个职位就没招人....我还好,我觉得第一的小伙真的很冤。这个事例说明了,部委具体的用人单位在考察阶段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他们可以用这种莫须有的理由随便不要通过面试的人,所以如果你进了面试而且能找到人的话的确是很简单的,比省考那种什么考官随机分配之类的简单的多。
  
  
七 关于要不要考公务员的一些废话  
     我觉得,如果你不想留京,要去三线及以下城市,公务员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反正在我们家那边,感觉除了公务员也没啥所谓的“正经”工作了。公务员挣钱不算多,全国都是,不过同样的钱在小地方还不错了,在北京就是渣....小地方公务员有所谓的社会地位,找对象都有优势....而且回家考公务员相对容易。
  
     在北京的话,其实公务员挺鸡肋的,挣钱少是硬伤,我邮的同学,尤其是男生,去互联网啥的踏踏实实挣钱多好。我邮考公务员的实际也不多,看这版人这么少就知道了,同学里打酱油考的有,真真正正复习的基本没有(我也没有真把人生寄托这上面,考试水平还行,每年一次碰碰运气而已),我觉得这挺对的。不过如果两口子,一方(最好男生啦)挣钱比较多,另一方想稳定清闲或者搞个户口啥的,部委还是挺好的选择。
  
     为啥我要当公务员呢,1 女生 2 现在挣钱就少 3 懒,不想做技术了 4 家境还凑合 5 人生没啥追求。所以我在一私企混到户口后,跳到一事业单位,但是没编制工资又低,低到就算我当了公务员,收入也不会减少啥,所以就考公务员呗....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经历经验,供参考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