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统进入要交的学费-怎么样才能成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蓝海类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9:27

互联网传统进入要交的学费

 

                            -落叶夏日 陈卫俊

 

好久没写点东西,突然一些朋友年前聚聚,做了十几年的互联网,在互联网最低的时候进去,那时候的人如果要进去,还真像马云在早期做互联网时被人叫作疯子,现在的互联网真是热闹,个个都说的头头事道,本人本不想来凑这个热闹,但实在是一些真像被所谓的互联网行家说的看不下去了,就说说自个经历的一些事情,先说说互联网那一些人可成事,记的股市里面就句行话,一般说的响的股评人一般都不赚钱,赚钱的都是不在水面上飘的,其实互联网也是这样,经历了一些还算看的入眼的公司如何在快倒的时候成长起来,才知道,真正实干的一般都忙着干活了,一些没时间解释,一般分析的人从不去干,因为成功与失败只在一现之间,所以一般评论家都有成功一半的概率,而创业家只是万分之一的概率,所以他们只能拼命干,不知道现在评论淘宝当年不成的评论家还记得自己是否放过炮没,估计现在还在评论,就像现在很多人在评论京东一样

 

         咱一个做技术的,一般不会决定业务,所以只能做为旁观者调侃一下,何种人带互联网能成,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花把式,同时也把一些初级的糟蹋钱的方式,顾问过或是经历过的事情拿出来跟大家调侃一下,全当让后来者学习个教训,有一些不一定完全对,因为时代在变,但至少是经验之谈

 

         先说人吧,因为经历的少,只举看的见的,或是直接的,间接的人的朋友,肯定漏掉不少,希望各位英豪不要因此而生气:),江湖中一类人,可以改变江湖,像风清扬之类,而且互联网这个行业,有一类人不管这个是不是红海,只要市场足够大,他们进入就可以引起轩然大波,名字可以大家比较清楚,像史,周,二马,雷,这些人从不相信世界不可以改变,但还有一些人比较低调,像奠定淘宝基石的孙,还有阿里第一二任coo, 李琪之类的人都比较可怕,但成功的人都有一类特质,很多人觉的淘宝起来是当时做的早,其实并不然,当年ebay占了93%的市场份额,那一战打的特别惨烈,如果要我来形容他们,我觉的他们更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很多时候,我参加很多公司的互联网战略会,都想吐,其实在中国你能想到的点子,别人一定可以想到,但决定是否成功,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一句话,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拥有超然的团队能力,每天工作12*6个小时,别的公司做一年,他们公司一年做四年的事,何愁不成,当然,说这个话,首先这个leader真的必需是首先绝顶聪明,在团队,战略,经验非常丰富,基本不会犯错,然后还有一个可怕的团队,大事可成。

 

这里面最可怕的一派就是金山派,由于金山早年与office打架,差点破产,很多早期的金山人都是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而且他们懂技术,所以会把创业的成本降到最低,当然他们的弱点是商业感觉慢一点,不过这几年金山互联网感觉也起来了,所以只要他们看中的市场,一般进去别人只有退出的份,像词霸让很多词典公司直接退出,杀毒逼退了kv,瑞星,游戏也是后进入,现在收入稳步增长,都是后进入,但总能做出点风声水起,唯一的例外,就是老周搞个免费进杀毒,为什么金山的团队能成,据我了解,他们的人比华为还能拼,到珠海打车晚上12点也有排队的,除了夜总会,估计就是他们公司门口最长,很多人其实不喜欢这样的公司,认为他们效率不高,但其实互联网公司更多是程序在工作,他们晚上的效率是最高的,这个世界很奇怪,通常说这样话的人,才效率不高,效率高的人,通常也很努力,他们挑人也很准,挑公司会喜欢挑早期的,虽然失败的概率高,有风险回报也高,但一般我会在当地找个酒店,住下,晚上看看,是否有那种激情,才加入进去,但加入进去也很辛苦,一般通常一周睡好几天睡袋,就像金山游戏起来时,邹涛带着大家,我记得每周基本都是在睡袋中度过,去北京烈火支持时,最后连续几天几夜没睡,上线成功后,庆功会都没去,先睡觉了:),虽然成功也有几家,失败也有几家,但总体来说,天道酬勤,一般这样的公司成功概率比较大,但通常这些公司早期都没有人去,像早期马云被叫骗子,金山快破产时,也很难招到人,那时候浙大学生都不去阿里巴巴,我们只能去二流大学招人。05年之前招人,很多微软的,还有sun一批给阿里做外包的人,让他们进阿里都不去,不过好像09年之后都在了,是真来创业还是享受大公司体面,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如果现在阿里不好了,离开的先是这批,其实还有一些很好的人,像英年早逝的曹行,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就是因为创业太累,心脏不好,突然过世,支付宝技术员老钱志龙创业,白鸦,李志国都在忙自己的事吧,这里面有很多人都很有性格,做事与做人都难两全,像代表就是李琪,特别喜欢,虽然交集不多,但他们都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做事与做人之间选择了做事,所以水火各半,我比较喜欢打江山的人,虽然通常讲守江山更难,更需要敢于突破的,因为等死与找死,找死还有一现生机,很多时候大家在分析苏宁做电商为什么成,这个道理那个道理,其实就一个,羊群里面来了头小饿狼(京东),狼长大了羊就没活路了,他就下决定做了,跟战略没太大关系,当然绝对的人又会说,没战略怎么成,我最近就碰到几家也很大的传统行业做电商的,经验与教训跟大家分享一样

 

回头再说说我经历的一些事情,互联网公司难过的几道坎,说的不对大家不要扔砖头,凡事都有两面,不争论,就讲讲现像,我分几点讲,其实战略没什么太多好说的,战略如果不对,就没人投钱,有人投钱就值的做,但细节决定成败,我就讲一些经典的战例:

 

市场篇

 

首选在市场推广上,记得一家公司,有一亿的融资,好像是什么波*登投电子商务公司,要打市场,首先要打地铁,打车体广告,结果线上连流量入口都没有接好,一般来说,先必需做线上广告,让流量能进入自己的网站,或是与有流量的网站进行互赢BD合作,互换流是比较靠谱的,结果线下广告,先弄几千W,拦都拦不住,结果只好为了自己的名节不当这个顾问,给钱也不干,结果后来才知道什么地铁广告公司副总是**的同学,利益驱动下,结果电商公司成了传统公司,广告烧的一点作用也没有,结果讲真话的廖廖无几,如果是传统线下进电商就更麻烦,因为线下传统广告部由于利益在那里跟本不会把广告控制权交出来,电商对于宣传跟本没有主导权,同时线上还会认为我也可以干好线上宣传,结果线下的广告体成了主投放,全部完蛋,或是交几个亿学费,不过有些现在有钱,交的起,如果是电商初期,产品需要边修边改时,尽量小BD带流量,摸用户需求,让IT快速修改是王道,产品成熟后再大规模推广。

 

还有什么线下体验店要多开,像什么麦*林,还有什么**家居,很多不靠谱的人都在建议,电子商务互联网就是无疆界,如果开线下体验,要好地段,装修很贵,还有什么著名城市,给用户品牌高贵,互联网的品牌跟本与线上线下无关,关键是给用户好的体验,拿到的东西是否是感觉很好的,如果开店,只能覆盖2公里以内,所以淘宝尝试什么线下家装体验都是失败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o2o的模式是方式,但没有线下品牌的最好不要尝试,因为建这样的体验店又伤财又伤命,一般一个体验店至少1000W左右投入,开几个就没现金流了

 

市场还有很多教训,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讲

 

生产篇

 

回头再讲讲商品,或是生产供应链,我记的有一家公司,很有名,一上来说我就要做个新品牌,请最好的设计师,最好的打样间,最好的生产供应链,服装企业,名字就不讲了,请了个韩国大牌设计,叫什么*鲁,设计师团队就60个人,加上样衣,面料产购有200人团队,很贵,这个团队一下子搞了300多个款,而且为了证明他们设计的不一样,连尺码与通码都不同,结果先不说成本,衣服做出来,别人按照正常码来买,结果退货达50%以上,整个团队一样估计成本就在几千W,同时他们为了证明他们自己是对的,还要越搞越大,仓库里全是货,结果货上压了近5000W,同时由于生产供应链控制不好,经常是冬天的货春天才上架,秋天到了夏天的货才来,结果一家很有实力的电商公司就这么没了。建议他们采用买手制,跟最新的款,最新的设计,像这样的工作,其实好的公司就只需发几个好的买手,加有经验的产生管理,面料不要管,如果要备面料就更复杂,缩短生产周期,尽量不要压货,压货是大忌,但由于采用的供应商均是内部的亲戚,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定单要搞到很大。其实凡客也经历过同样的问题,后来学费交足了,花了一年多时间

 

最后讲讲IT,不想说不靠谱的技术有多少,不想提名字,就说一家奢侈品折扣公司,以前的技术团队,网站已经很慢,访问不了一年了,一个小时订单过不了300单,然后用的是最贵的带宽,以及机架,以及后台系统,开发成本每年近1000W投入,技术团队从不解决问题,还时不时要挟一下公司,进去顾问并帮助砍人,诊断后,发现性能问题,在没增加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系统性能提升上百倍,为这事刚好我太太生孩子,为了调优这个系统,我都没陪产,很感谢太太理解我,他们公司最高的业务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单天订单在1.3W单,顺利的帮他融到了资。我也从没到过花几个亿建系统,我把公司的钱当作自己钱来花,像IT系统有一些人跟我说几亿建个系统,其实技术不是比你钱花的多,而是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情,我还讲一家公司,线下进入的,线下的IT全部是IBM的设备,而我自己喜欢用dell,喜欢更便宜的设备(IBM的人又要恨我了),甚至网络设备能用开源就用开源,并且找的机房价格在4W一年 100M带宽,带宽品牌很好,由于没有用集团以前的供应商,曾经被线下的人说拿了钱,也可以不坚持,但实际情况一旦选择自建机房,内行也懂的,建一个机房,先不说专线要拉多少,电路,环境,成本,基本是近千W的投入,而且你的稳定性会跟专业机房一样吗,光发电机,UPS的投入都很大。还有一家公司,换了个头,第一天上班就说要裁人,我不忍心兄弟们没工作,特别是很多是真的是很好的公司出来的,相信别人,结果留不住人反而说挖人,我是一向很拼命所以去那家公司,基本是一边组团队,一边就形成战斗力,像某些公司,我去三个月就上了团购,商城,线下团队,很多业务,技术方案能开源就开源,从不买系统,其实大家看一下电商,其实做的好的公司,很少有自己购买系统,因为在电商公司,战略也重要,但战略的实现要靠靠谱的技术团队,同时靠谱的技术团队由于不能影响业务,所以总希望有一个好的业务的人能带队,电商如果用买系统,跟本没办法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当然这事并不绝对,有时候买也会更快,但我会买开放源码的,可以更快速的修改。同时我也讲讲阿里的事,老阿里其实都知道,那时候07年没拆之前,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还有旺旺几家公司的技术,一共才300人不到,其实我很感谢我的老板王涛,他一直对我说,你要多错少错,多做不错,而且他让我换了无数的岗位锻炼了我的能力,一个cto必需是全方位,并且从基层干出来,才能了解下属的痛苦,所以也才是后来我扔掉阿里的股票跟他一起创业,他也成就了我,很感谢,虽然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选择离开,但真心的感谢。我自己负责的团队,几十个人要干几百人干的事情,我基本在阿里是走的最晚的技术高管,同时在阿里还干了几件真是值的骄傲的事情,我们的团队核心业务换了IBM的小机,每年省了很多银子,最早在阿里用虚拟化技术,那还是04年的事情,还有第一个用mysql,可以给大家提一个名字,我很喜欢的干事的人,像简朝阳,周光辉,我们换小机的事情就是他干的,小机不用一年就至少省出几亿出来,真的很出色,但这些事情会断了很多人的财路,得罪很多人,为了换系统我结婚时我太太连婚假都没休过,后来阿里一个技术就近2000人技术,其实事可能还是那些事,大家有没有想过近2000人的团队,以阿里成本,是40W一个人,含了管理的成本,就近8亿的费用,而阿里的pe最高时达到上百,也就是说以正常30倍pe ,就有近240亿市值是被研发吃掉,阿里后来也就是600多亿市值,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技术能决定公司命运,阿里为什么后来市值上不去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头,一定要技术统一,一个技术平台,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技术统一是最好管理的,但实际上要满足不同的业务,我就见过最失败的统一案例就是ebay进中国,统一技术平台,给淘宝送了个大大的红包,还有亚马逊想统一卓越,其实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一定是以用户为导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而不是给一个统一的界面,在互联网网公司中一个登录页面设计就会让一家公司死去,多一个输入框就会让转化率下降一半,这种事情我已经经历太多了,一个真正优秀的头,不是以你带多少人为荣,而是你带的团队几十个人可以干数十倍别人的事情,我很喜欢李云龙,写这么多,十几年在互联网里面混,每天工作近十几个小时,别人羡慕我为什么做的不错,但没有看到当别人可以陪伴家人时,还在公司继续努力,人分三种,一种是愤青,一种圆滑,一种是圆润,我做不了圆滑,因为做事选择一定会得罪人,但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身边的朋友,特别是追随我的人,优秀的团队一定是让优秀的人留下来,让留下来的人觉的走出去的人是应该走出去的,优秀的团队才能形成,最后谨以此文给正在互联网,或是想走进互联网的公司也好,希望你们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选对人,做对事,同时你们也要决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你决定一个点子,后面有很多人在默默的付出,他们因为相信你而来,但也会因为不信你而去,最后祝大家顺利,同时无论是线下创业还是线上创业,你首先得是一个好伯乐,让没有发光的金子在你下面会发光,让别人在别人那里发不了光的人,可以在你下面干的更好,希望每个人在你的创业团队都能干的有成就感,你公司就成功一半了,同时也请大家注意招人,互联网有很多奇葩,只会谩骂,在团队内从不解决问题,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人与事,人身攻击,而不是解决问题,有空泡微薄,乱放炮,也请大家看清眼睛,招对人,招好人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