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的扩张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中单双引号的区别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19

引文 

   今年找工作,我没有进入360,甚至今年校招的笔试也被耽搁了,没有去过360的办公楼,电脑不安装杀毒软件,不过它的产品我很多都用过。我身边有拿360offer的人,对于应届生来讲,360的薪水的变化时很大的,就技术来说我知道的确定的数字是两年内增加了6万左右,因为不好讲具体的数字。虽然科技公司的工资都在普遍的上涨,但是这个涨幅还是非常大的。从对技术人员招聘的投入还有招聘的规模来讲,这家公司在迅速的扩张。

    我不写水文,即便我写,因为受众太小,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有意思的是带过我的两个师兄,一个在360工作,一个在百度工作,而和今年我们小组内有人同时拿到了两家公司的offer,但是我是一个局外人,不会为了360而黑百度,这些都没有意义。怕引来争议说明一下。我想以后尝试一些评论性的或者分析性的文章,所以360只是其中的一篇。但是我想我可能会写的很不专业,至少一开始会是这样的。

    前些天,微博上流传了一条关于360新的办公环境的微博,是360的一位内部人士转发的,我把大图复制出来,如附图一所示(由于图片比较大,所以放在了文章的最后)。

    其实在2012年8月底,奇虎360发布了公告,在朝阳区购买北京电子城6.9万平方米的办公楼,总共耗资13.84亿元(2.18亿美元),见过一次360老办公楼,经过国贸那边看到的,楼比较小但是标志还是比较显眼。相对而言,这次出手算一次大手笔。

    下面开始正式谈谈我对360的一些想法,没有参照任何人的评论,但参考了一些机构的数据。

 

360打的两张牌:安全+免费

     什么都安全,永久都免费!!!

    360对于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来说,是一个安全软件公司,最鲜明的特点是永久免费,“永久免费”+“安全”,也就是这四个字得到了很多互联网用户的亲睐,同时也很快搅局了整个互联网安全行业,从安全卫士,到360杀毒,甚至到后来的浏览器,桌面平台,从PC端到移动端,从面向个人的产品到企业级产品,绝大多数都打上了“安全”的标记。所以浏览器,在起名字的时候,没有像chrome一样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品牌,没有像搜狗一样直接叫搜狗浏览器,而是叫360安全浏览器。公司起名字的时候,要树立它的品牌,安全就是360的品牌,它甚至比360这个字眼还要重要。还有360安全桌面等。

    到现在,包括我身边的人在内,安装电脑的时候,有一批软件是必备的,像QQ,像搜狗输入法,当然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一般也会包括在内。对于很多用户安装360能给他们带来一种安全感。看看首页,360的标志,最希望体现的就是“安全”的含义,十字和绿色都有这个用意。


 图一 安全+免费的营销策略

    在用户体验来讲,首先是效果上360能包含各种用户所需的功能,界面非常友好,操作也十分的简单,同时在效果上来讲,能够清理很多系统的恶意插件、垃圾文件等,并会返回给用户一个十分可观的数据,所以用户在360产品的效果上会有一个十分明确同时也非常高的认可度。特别是安装后会给用户安装补丁,修复系统漏洞,我想这是很多用户觉得这个软件是非装不可的原因。

    从2006年7月,360安全卫士推出以来,伴随着其它的安全产品以及其它的互联网服务产品推出,360很成功的树立了一个安全的品牌。同时它非常勇敢的走了一条传统的互联网安全公司没有走过的路线。那就是通过免费,“掠夺”用户。

    如果只做到了安全,但是要收取费用的话,其实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不会很快买账,我记得在本科的时候上过淘宝买卡巴斯基(还是江民)的序列号,虽然是很便宜,但是还是需要付费,出去付费不说,这个过程也让我心存不满。后来知道有360,就开始安装这个软件,我当时的安全意识特别有限,只是在同学的建议下说,电脑一定要安装一个杀毒软件才行。其实对于不是太苛刻的用户,比较杀毒软件的性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有些麻烦,没有一个十分量化的标准,即便我知道一个免费的性能稍微差一些,而一个收费的好一些,我可能也会选择前者。这就是免费在产品竞争中的优势。

    360的免费,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掌握了主动权,它是主动搅局的,它告诉用户,我永久免费,最先获取了用户的好感,树立了免费的旗帜;这比后来的金山软件业推出免费的杀毒服务要好很多,被动的情况下效果没有360的理想。况且,在你免费的时候,360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了。

    下面是2012年360第三季的财报部分信息:

     截至2012年9月底为止,奇虎360产品和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42亿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奇虎360产品的用户渗透率为95%,截至2011年9月底为89%;移动产品方面,奇虎360移动安全产品的智能手机用户总数约为1.49亿人;奇虎360安全浏览器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03亿人,奇虎360安全浏览器的用户渗透率为65%,奇虎360个人启动页及其子页面的日均独立用户访问量为8900万人次,奇虎360个人启动页及其子页面的日均点击量约为4.51亿次,而在2011年9月底为1.85亿次。游戏平台的付费用户人数约为18.2万人。

    从数据上将,以安全卫士和杀毒两个核心产品为基础,360已经将产品线慢慢扩张到了互联网的非安全领域,而且这种扩张是非常成功的。当然也有不少用户对它的一些做法是很反感的,包括将什么都标榜安全的这种策略,以及也有一些负面的报道。这里就不提及3Q大战的事情了。然后这群人在整体的用户群中却显得很少了,更有趣的是有人一边说反感一边却在用它扫描自己的电脑。

     云计算最近是越来越火,以后会更火,文中没有提到360的云计算的产品,做企业云应该是是欠火候的,但是估计360会考虑再次使用安全的旗帜,做个人的云服务产品,毕竟数据放到网络上,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过我想我还是会先乖乖的把数据放到硬盘里。



产品的扩张

    附图二是360的主要产品,这部分先空着不写,可以先看看图(来源360官网)

 

关于搜索

    360在2012年8月,低调上线了web搜索服务,低调体现为,没有大肆的宣传,没有一个搜索品牌,直接叫360综合搜索,也没有一个独立的域名,但是上线之后流量大涨,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媒体的大量报道。在2012年9月,推出了独立域名so.com,这次so仍然打着安全的旗号,S代表安全,O代表Open。对于它在搜索份额的突增,我个人觉得不是十分的令人尊重,但是它却很成功。对于某些网站,站长公布的数据显示,由360搜索导入的流量超过了谷歌和搜狗,跃居第二;整体而言,至少远远超过了soso,至于和搜狗的比较,说法不一,因为统计的机构数据是有差异的,但是保守估计也已经和搜狗几年积累的用户量相当了,至少是在一个量级上的。相对于腾讯的搜索业务来说,确实是十分成功的。

    我说了不是十分令人尊敬,是因为它实际上是投机取巧的,在360导航取得了大量的用户之后,它所提供的搜索web搜索实际上是采用的谷歌的服务,因此在搜索质量上肯定是优于一般的搜索的,而在360推出搜索之后,直接将web换成了自家的综合搜索,这样其实对于大多数中低端(按照对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了解划分,没有它意)其实是不知道的,其实这样对用户是不公平的。然而如果对搜索结果不是十分敏感的用户,他们依然还是会选择这个搜索框,即便知道了实情,没有必要为了这个框而重新选一下网址导航或者浏览器的。只有少部分用户由于觉得受骗了,选择了离开。

    360做搜索业务,成功与否或者说被看好或是看衰,从股价上有很好的体现,从推出搜索业务以来,经过了几次大涨和多次小涨,从去年8月份的十多美元上涨到了现在的三十多美元,特别是在搜索推出的短时间内股价出现额大涨,而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的搜索老大百度的股价在八月中旬出现了大跌,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分析机构下调了百度股价的预期,同时将竞争对手的因素考虑在内。股价的表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竞争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下面列出了去年8月以来360和百度的股价走向(数据来自yahoo finance)。


                                                                                                   图二 360 2012年8月后股价表现(QIHU)


                                                                                                           图三 百度2012年8月后股价走向(BIDU)


    和360公司的步伐一样,它的搜索业务也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状态,并不会满足于视频和web,早先的360搜索只有包括视频在内的少数垂直方向采用了自己的技术,像地图等其他的服务是采用的其他公司的服务,现在在360搜索首页,看到的新闻、网页、图片、视频、地图都是采用了360自身的服务。技术上可能仍然采用合作,但是品牌商不再用其他公司的了,例如地图,是360地图搜索,自身的搜索品牌,技术上和高德地图合作。

      2013年360开始测试360百科,在百科方面已经有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了,360仍然要推出自己的百科,百科一般是不植入广告的,什么意思,就是不能赚钱的,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大搜索业务的,就想百度知道,不仅是一个问答平台,它还为很多的web请求提供了很好的搜索结果。百度百科同样如此,这些服务本身不赚钱,但是可谓为自己的核心产皮web搜索建筑一道围墙,提高用户体验、扩从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力。

    所以最开始看到360综合搜索一个简单丑陋的页面时,没有宣传,没有正规的名字,但是在看看现在,它已经在迅速的扩张了。除了测试用户体验,我没有用过360搜索,因为我是谷粉,但是360在搜索领域的步伐还是值得肯定的。百度应该行动了,不能高枕无忧了。这对互联网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上市和业绩

   360的上市,首日上涨了134%,市值接近40亿美元,和现在的市值相当,对于新型的互联网公司,这个股价的表现还是不错了,我们看看,团购鼻祖Groupon,还有社交游戏公司Zynga,短暂辉煌之后市值大幅缩水,Groupon由原来的20多美元下降到了现在的5美元,同样近年来最受瞩目的IPO,facebook上市表却非常糟糕,目前进入了比较稳定的时期。(比较囧的是,民生银行面试的时候问我,为什么Facebook在上市之后股价不断下跌。。)

    360的上市,是360扩张的重要一步,通过IPO筹集了充裕的资金,我对于IPO的利弊分析肯定不会太准确,所以只能说到这里。在IPO之后,便可以看到公司每个季度的财报了,至少得给投资者一个交代,下面是几个季度的营收情况,从营收来看,目前约为百度的十分之一。


                                                                              图四 2011年Q1至2012年Q3的营收情况

     我看到网上面有人骂360是骗子,说免费结果还是赚钱,一个商业公司,怎么能不赚钱?就算现在不赚钱,将来也会想办法赚钱,就像优酷,每年大量亏损,但是将来有一天总要盈利的,投资者是为了赚钱才去投资的。360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广告,主要依靠浏览器+网址导航的模式,这里占到了70%,以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占了30%,杀毒,那个几乎不赚钱,考虑到大量的人力投入在安全产品,实际上安全产品是亏钱的,确实是免费,免费了采用用户,有用户了,把用户引入到能来钱的地方,比如说导航,比如说搜索(要等广告平台建立之后才有钱可赚),就能赚钱了。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估计就是这个道理。

     盈利模式,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我没有什么研究),尤其是对于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对于免费的互联网时代,谷歌的强大时依赖于搜索广告,在那之前,要yahoo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ahoo还嫌太贵了(后来SB了),不过后来的事情,谁能知道呢。     360目前并没有尝试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而且目前它的盈利模式是很脆弱的,单靠导航和游戏平台,难以支撑一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因此需要寻找共多的盈利来源,百度靠的是广告模式,最主要的是搜索的竞价排名,也有自己的广告系统,像百度推广、掘金等,而腾讯主要靠的是增值服务。360需要将自己的盈利从导航扩张到真正的互联网广告上面来。目前360搜索的结果中已经加入了推广链接,但是还没有像百度那样明确广告平台,下图是搜索“书包”时出来的搜索结果,第一条检索结果即为一个橙色背景的推广链接。我想随着搜索业务的不断拓展,它的广告系统也会不断的完善,只要流量增长,收入就会增加。

    以后再结果栏的右边就应该能看到关键字的推广链接了。



    不得不说的是,360搜索业务取得了成功,但是实际上,这并不代表用户对它的搜索业务的肯定,而是对它浏览器和导航的肯定。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用360浏览器,会少了很多人用360网址导航,同时360搜索的流量也会骤减,我个我不看数据,但是我感肯定。而谷歌的搜索并非主要依赖于浏览器和导航的支持,那些事它导入流量的一个小的方面。因此目前360搜索业务要得到广大用户的肯定还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提高用户体验,树立良好的口碑。

    关于合作,最近新闻又有说360进一步和谷歌合作,实际上我觉得,360要成功,要在搜索上取得大的改变,需要和谷歌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谷歌将服务器搬到香港风波之后,谷歌服务非常不稳定,此后市场份额不断被百度和搜狗蚕食,因此相对于百度,谷歌和360都是处于十分的弱势的,弱弱的合作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这符合谷歌重返大陆的需要,也符合360的扩张需求。

    还有的报道说过周鸿祎这个人具有搜索情节,我觉得没有谁有什么搜索情节,他以前做搜索失败了重新要做,这体现了他这个人的性格,360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了周鸿祎的影响,我个人认为,由于实际上对周也不了解,不能多写。

 

结语  

      就这样,360举着安全和免费两面旗帜,从安全软件扩张到了互联网的其它方面,像前进一步,它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互联网公司,失败了,退一步,它仍然还是一个拥有众多用户的安全公司。因此在短时间内它不会衰落,而是进一步增长,它会在狼性的公司文化中继续扩张。

    具体来说,公司规模的扩张,产品线的扩张,同时扩充盈利模式,将用户群变现。

    360的出现与不断的扩张,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很少有公司能够有勇气直接和三大互联网公司叫板,或者能够搅动中国互联网这个行业的。谷歌、腾讯上市一年,百度刚刚上市,那时候360成立,几年之后变成了电脑安全的代名词。可能我们现在不应该再把它想成仅仅是一个做网络安全和杀毒软件的公司。

    也学着分析师一样,给个预测,看好奇虎360(纳斯达克QIHU)在2013年的表现,至少会要跑赢大盘吧,乐观一点今年能够达到新浪和搜狐两家现在市值的总和水平(50-60亿美元之间)。

    单纯的互联网爱好者,可能包含个人的色彩甚至偏见,轻拍

----------------------------------------------------

最近心情很糟, take care.


附图

1 微博上流传的工作环境图


2  产品图 1、2、3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