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如何重生:中国新出土的20000多件古生物化石揭示史上最大规模灭绝之后生命的复苏

来源:互联网 发布:剪辑电影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0:00

一次最新发现的宝贵古生物化石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之后,生命是如何重生的。

在中国的一座山上发现了近20000件古生物化石,他们本属于古代海洋生态系统。

保存完好的贝类化石、海胆化石以及更大海洋食肉动物的化石都属于地球灭绝之后形成的的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这次灭绝几乎使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消失

Entire skeletons of ancient creatures including predators like the saurichthys, pictured, were discovered

完整的古代食肉动物鱼龙化石被发现,有图有真相。

大约25千万年前,也就是所说的二叠纪的末端时候,经过一系列火山剧烈喷发和毁灭性全球升温,生命几乎消失殆尽。1

只有十分之一的生物物种存活下来,而这些生物在随后的时间里成为了生命重生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三叠纪时期。

一个新的化石遗址--云南罗平县化石群为生命复苏提供了依据,并且揭示这次复苏大概经过了1千万年时间才形成了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

本周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上的文章是中国成都地址中心的专家撰写的,同时一位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研究专家 Michael Benton也参与了文章的发表。1

化石是在50英尺深的石灰岩层里,它形成在大约百万年前由于海水泥沙沉淀物的堆积硬化。

长相吓人的龙鱼曾是最早的海洋食肉动物之一

左图,是古蜥蜴的牙齿,它是很多恐龙的直系祖先;右图,是一个完整的马蹄蟹的头盖骨。

化石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中国南方还是赤道附近的一个巨大岛屿的时候,那时中国属于热带海洋气候。

大半的化石保存非常完好,甚至连软组织都毫发无损。这些动物在死后被细菌保护着。

考古学家同事发现许多大型陆地动物和植物化石,比如一只祖龙的尖牙和一些古代针叶松类型的植物化石。

这些化石揭示了生物链的底层被三叠纪后期海洋生物群典型物种所掌控,这不同于之前的世纪里的动物。(比如甲壳类动物、鱼类、贝类)

正如重量级角色的出场总是属于顶端的掠食者,比如长鼻多骨鱼,鱼龙,混鱼龙,蜥蜴类和幻龙属动物以及古代海龙类动物。他们都以鱼类或者是小型食肉两栖动物为食。

海量的化石掩埋在山石之中,这里就是现在的中国云南罗平小城。

科学家们发现的最大型的动物便是海龙化石,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大概有十米长,他以捕食较大的鱼类为食。科学家们同时也在土层中发现了类似海豚类的鱼龙化石。

成都研究小组的胡世学教授说:“我们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挖掘这个遗址,我们搬走了n多吨的石头,现在,发现了成千上万的令人乍舌的化石,我们接下来十年可有事儿干了。”

“这些化石向我们演示了很多关于在二叠纪后期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和演化过程。”Bebton教授说。

“还有很多化石没有挖掘出来,我们还希望得到更详细的照片来告诉我们在全球经了历史最灾难性的覆灭之后,生命是如何再现的。”

 

左图,是一个完整的海胆化石;右图,是一个针叶松植物化石,这是这个遗址上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陆地上物种化石。

一个古代等脚累动物的化石余下部分还被埋在土下--一部分看起来像巨大的海洋鳖类。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