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金像奖23年全面回顾

来源:互联网 发布:coc地震法术数据2016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0:31
  转载自 DVD中国之家论坛/吉林碟友论坛
 
 
香港电影金像奖23年全面回顾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等5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从第二届起,每年所设奖项略有增加,由第十七届开始,所设奖项有: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及最佳原创电影音响效果等16个固定奖项。

  香港金像奖也是香港电影人心中的“奥斯卡”,是香港最具权威性的电影活动。 

  历届金像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

  最佳电影:《父子情》   出品公司:(凤凰)

  最佳导演:方育平(《父子情》)

  最佳男主角:许冠文(《摩登保镖》)

  最佳女主角:惠英红(《长辈》)

  第二届

  最佳电影:《投奔怒海》   出品公司:(青鸟)

  最佳导演:许鞍华(《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麦嘉(《最佳拍档》)

       洪金宝(《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林碧琪(《靓妹仔》)

  最有前途新人:马斯晨(《投奔怒海》)

  第三届

  最佳电影:《半边人》  出品公司: (银都)

  最佳导演:方育平(《半边人》)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垂帘听政》)

  最佳女主角:叶童(《表错七日情》)

  最佳新人:郑裕玲(《花城》)

  第四届

  最佳电影:《似水流年》  出品公司: (青鸟、泰极)

  最佳导演:严浩(《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李修贤(《公仆》)

  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沈威(《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缘份》)

  最佳新人:顾美华(《似水流年》)

  第五届

  最佳电影:《警察故事》  出品公司: (威禾)

  最佳导演:张婉婷(《非法移民》)

  最佳男主角:郑则仕(《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王小凤(《错点鸳鸯》)

  最佳男配角:孟海(《皇家师姐》)

  最佳女配角:叶德娴(《花街时代》)

  最佳新人:陈婉丽(《女人风情话》)

  第六届

  最佳电影:《英雄本色》 出品公司:  (新艺城、电影工作室)

  最佳导演:方育平(《美国心》)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癫佬正传》)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地下情》)

  最佳新人:利玉娟(《美国心》)

  第七届

  最佳电影:《秋天的童话》   出品公司:(德宝)

  最佳导演:林岭东(《龙虎风云》)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龙虎风云》)

  最佳女主角: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佳男配角:梁朝伟(《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林国斌(《省港旗兵续集》)

  第八届

  最佳电影:《胭脂扣》  出品公司: (威禾)

  最佳导演:关锦鹏(《胭脂扣》)

  最佳男主角:洪金宝(《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张学友(《旺角卡门》)

  最佳女配角:李丽蕊(《学校风云》)

  最有前途新人:吴大维(《今夜星光灿烂》)

  第九届

  最佳电影:《飞越黄昏》  出品公司: (梦工场)

  最佳导演:吴宇森(《喋血双雄》)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不脱袜的人》)

  最佳男配角:梁朝伟(《杀手蝴蝶梦》)

  最佳女配角:叶童(《飞越黄昏》)

  最佳新演员:江华(《但愿人长久》)

  第十届

  最佳电影:《阿飞正传》  出品公司: (影之杰)

  最佳导演:王家卫(《阿飞正传》)

  最佳男主角:张国荣(《阿飞正传》)

  最佳女主角:郑裕玲(《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吴孟达(《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刘玉翠(《庙街皇后》)

  最佳新演员:刘玉翠(《庙街皇后》)

  第十一届

  最佳电影:《跛豪》  出品公司: (嘉禾、麦当雄)

  最佳导演:徐克(《黄飞鸿》)

  最佳男主角:曾志伟(《双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叶童(《婚姻勿语》)

  最佳男配角:关海山(《五亿探长雷洛传》)

  最佳女配角:叶德娴(《与龙共舞》)

  最佳新演员:梁铮(《黑猫》)

  第十二届

  最佳电影:《笼民》  出品公司: (银都、幻影)

  最佳导演:张之亮(《笼民》)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92黑玫瑰对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廖启智(《笼民》)

  最佳女配角:冯宝宝(《92黑玫瑰对黑玫瑰》)

  最佳新演员:袁咏仪(《亚飞与亚基》)

  第十三届

  最佳电影:《新不了情》   出品公司:(无限映画电影制作)

  最佳导演:尔冬升《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黄秋生(《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最佳女主角:袁咏仪(《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秦沛(《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冯宝宝(《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员:吴兴国(《诱僧》)

  第十四届

  最佳电影:《重庆森林》

  最佳导演:王家卫《重庆森林》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重庆森林》

  最佳女主角:袁咏仪《金枝玉叶》

  最佳男配角:陈小春《晚9早5》

  最佳女配角:罗冠兰《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新演员:刘雅丽《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第十五届

  最佳电影:《女人四十》

  最佳导演:许鞍华《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乔宏《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萧芳芳《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罗家英《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堕落天使》

  最佳新演员:巫启贤《兹云山十三太保》

  第十六届

  最佳电影:《甜蜜蜜》   出品公司:(嘉和)

  最佳导演:阿可辛《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郑则仕《三个受伤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曾志伟《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舒淇《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员:舒淇《色情男女》

  第十七届

  最佳电影:《香港制造》   出品公司:(天幕)

  最佳导演:陈果(《香港制造》)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春光乍泄》)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姜文(《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梅艳芳(《半生》)

  最佳新演员:李森(《香港制造》)

  第十八届

  最佳电影:《野兽刑警》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最佳导演:陈嘉上、林超贤《野兽刑警》

  最佳男主角:黄秋生《野兽刑警》

  最佳女主角:吴君如《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谭耀文《野兽刑警》

  最佳女配角:舒淇《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最佳新演员:谢霆锋《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第十九届

  最佳电影:《千言万语》

  最佳导演:杜琪峰(《枪火》)

  最佳男主角:刘德华(《暗战》)

  最佳女主角:罗兰(《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狄龙(《流星雨》)

  最佳女配角:吴家丽(《流星雨》)

  最佳新演员:张柏芝(《星愿》)

   第二十届
   
   最佳电影:《卧虎藏龙》   (哥伦比亚)

  最佳导演:李安《卧虎藏龙》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花样年华》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花样年华》

  最佳男配角:吴镇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郑佩佩《卧虎藏龙》

  最佳新演员:秦海璐《榴莲飘飘》

  第二十一届
  
  最佳电影:《少林足球》  (寰宇)
  
  最佳导演:周星驰 《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驰《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张艾佳《地久天长》

  最佳男配角:黄一飞《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员:林嘉欣《男人四十》

  第二十二届

  最佳影片:《无间道》  (寰亚)

  最佳导演:刘伟强《无间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无间道》

  最佳女主角:李心洁《见鬼》

  最佳男配角:黄秋生《无间道》

  最佳女配角:刘若英《双瞳》

  最佳新演员:原丽淇《三更之回家》

  第二十三届

  最佳电影:《大只佬》  (中国星)

  最佳导演:杜琪锋《PTU》

  最佳男主角:刘德华《大只佬》

  最佳女主角:张柏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梁家辉《大丈夫》

  最佳女配角:何超仪《豪情》

  最佳新演员:安志杰《少年阿虎》
 
金像奖之最

  提名最多电影——《卧虎藏龙》

  由李安执导,周润发、章子怡和杨紫琼主演的《卧虎藏龙》,获香港电影金像奖16项提名,只有最佳新演员一奖没有提名。打破了香港金像奖提名纪录。这是《卧》片在海外扬名之后的又一次盛举。

  获奖最多电影——《甜蜜蜜》

  近十年来最成功抓住两岸三地中国人共通感情的爱情文艺片,曾获金马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岸西的剧本写得极有心思,她用邓丽君的歌曲作为时代象征,将男女主角小军与李翘之间一段延绵十年之久的感情串连起来,令人感到荡气回肠。陈可辛的导演手法流畅而富有感情,张曼玉与曾志伟演出极佳,连黎明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此片获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

  获奖最多影后——张曼玉

  《花样年华》那个欲语还休的苏丽珍只是“千面女郎”张曼玉的一个侧影。她做过广告明星、港姐,也曾5次登上香港金像奖影后的宝座。从《不脱袜的人》开始,张曼玉告别了小明星的历史,开始走向她的辉煌时代:《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样年华》

  获奖最多影帝——梁朝伟

  三次凭王家卫电影获奖《重庆森林》《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03年凭《无间  道》第四次获奖,超过周润发成为目前获奖次数最多的男主角

  获奖最多美术大师——张叔平

  对美术有着独到见解的张叔平深得香港大导演王家卫赏识,多次邀其出任他执导电影的艺术指导。从《旺角卡门》开始,直到现在的《花样年华》,张叔平都担任美术指导和美术总监的工作,二人合作无间配合默契。并且自《东邪西毒》起,他还为所有王家卫的影片担任剪接工作。张叔平果然也不负所望,他颇具特色的美术设计,为王家卫的电影增色不少。《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造型的成功,使其事业再登高峰。也为其在2000年的金马奖上赢得了最佳造型设计奖。

  像其当初未涉足电影圈时一样,电影圈中的张叔平也是个多面手,服装设计、造型设计、艺术执导、剪接样样都行。

  获奖最多武指——成家班

  以成龙为首的成家班可谓是香港最好的武术指导班底,他们创造了继李小龙之后的新的电影武术动作。打破过去严肃的功夫片格调,以功夫喜剧为主。并将传统武术打斗和高科技技术结合,创造许多经典特技场面。曾7次获得金像奖最佳武指奖。

  获奖最多摄影师——杜可风

  关注香港电影的人,没有不知道杜可风的。他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就如同顾长卫之于内地摄影圈,是名声响当当的人物。王家卫的所有电影都由他执镜,他也曾与多位亚洲著名导演合作过,其中有陈凯歌、关锦鹏、赖声川等;1999年他首次执导的影片《三条人》入选戛纳影展。曾4次获金像奖最佳摄影奖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