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性化推荐--能否造就下一代霸主?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上有什么好东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9:51

推荐引擎未来的价值是否要比搜索引擎大?社交会成为推荐的主要推动力吗?还有哪些垂直领域可以Social起来?3月24日,在公关部举办的第三期“产品家”沙龙上,浪淘金CEO周杰、搜狗副总裁茹立云、美丽说CEO徐易容、腾讯搜索业务线副总裁吴军、云云网产品副总裁盛佳、趣玩网CEO周品与主持人程苓峰一起就“个性化推荐,能否造就下一代霸主?”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本期精选出沙龙现场嘉宾的精彩观点,供大家赏析。

  周杰观点:

   推荐只是一个新的信息的传播方式。

   短期来讲,算法和技术的体系架构是一个推荐产品成功的关键。

   长期来讲,推荐的崛起需要大家重视和解决隐私的问题。

  推荐引擎的设备化在去年谈的人越来越多,组织发布会的时候以为我们喊出来的比较早,突然发现搜狗那边也在做探索引擎,百度也在说推荐引擎,大家不约而同在同一时刻谈一件事。

  推荐只是一个新的信息的传播方式。去年推荐引擎在广告方面呈现出爆发的状态。总的来讲是技术的成熟和底层架构的成熟,Google是受到当时搜索检索算法的成熟而成长起来的,它建立了很庞大的集群,现在是75万台机器。去年为什么推荐开始冒出来?推荐比搜索算法复杂度高一些,是一个二维的算法体系。随着集群越来越完善,机器算法的速度越来越快,去年做推荐对于大家来讲渐渐不再有那么大的障碍了,所以很多推荐引擎冒出来,广告是推荐第一步的应用。

  短期来讲,算法和技术的体系架构是一个推荐产品成功的关键。如果把推荐跟搜索对应起来看,二者的特点分别是推荐是一个推送,搜索是一个拉动。我们认为推荐的空间比搜索大的多,搜索是当人们意识到想找答案时候的需求,推荐是在客户没有意识的时候触发客户的需求。推荐发展主要障碍是什么?对比中国和美国技术力量,中国在工程上面的实力不比美国差,甚至比美国好,但算法上不如美国算法氛围浓厚一些。推荐的难点在于怎么落地,怎样确定推荐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出它们的关联性并形成一套模型,通过模型对未来的行为做出预测以及这些预测不断的自我反馈的过程。

  长期来讲,推荐的崛起需要大家重视和解决隐私的问题。推荐碰到的障碍,不一定是技术层面,而是一些价值观的问题。互联网数据极为丰富,很多渠道获得大量的数据,只要算法、技术架构体系做好,就能够支持比较好的推荐模型或者产品。然而,如果没有合理的控制,以纯粹商业利益为导向的机制驱动,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都会被利用,互联网则会变成很恐怖的工具。

  茹立云观点:

   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推荐引擎是搜索引擎自然而然的延伸。

   当前中国具有云和端的两种能力做全网推荐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搜索引擎公司。

   推荐未来的价值要比搜索引擎大。

  其实推荐引擎的概念,从我的理解有点像云搜索、云计算的概念,它是互联网和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应该产生的东西。比如拿搜索来看,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是关健词的输入。这几年的变化中,会看到搜索的信息输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以更加便捷的做搜索,比如说语音搜索,它其实是搜索的第二个阶段。输入不再是关健词的输入,可能是多种态的输入,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了。到了第三个阶段,获得信息的需求通过搜索、上传图片或者语音还是存在一定不方便,这个阶段就是推荐。推荐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与个性需求相关;第二个层面,与你当前正在看的信息相关;第三个层面,把喜欢、分享的社交因素做进去。这三个阶段在一起是搜索自然的延伸,作为互联网整体信息的推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我提到三个能力,首先推荐相对于搜索是偏软的需求,推荐会让生活丰富多彩,上网更加舒服,这就是渠道的能力。第二,全网的信息非常复杂,需要具有整个互联网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这项能力的像百度、搜狗、腾讯等几家有实践经验的大公司,每天有几亿或者十几亿的页面搜索量。第三,个性化建模的能力,如何从用户的海量信息中把金子淘出来。

  对于用户来讲,他看到什么样的产品?你推荐给用户什么样的产品?业界也在做很多的探讨,以前大家尝试个性化首页的形态,让用户参与,给他做定制,推荐个性化内容。从比较多公司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种形态最终趋向于失败。现在看来我们期望它更多是一种与当前短期记忆相关能力的推荐,需要具备云和端的两种能力才能做到短期的推荐,短期推荐更多是与上下文相关的。比如说买一个电视机,我不知道电视机怎么样,它的价格在整个电视机产业里面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推荐在整个网络上哪里卖的最便宜,哪里用户对它的评价怎么样,同时跟这款电视的竞品电视有哪些,第一时间推荐给你就可以少了一些用户进一步筛选的行为。当前中国有能力去做全网推荐的有三家公司,一是搜狗,在云和端的发展上较均匀,搜索、客户端、输入法市场份额均列前三。二是腾讯,客户端和云端的计算能力很强,搜索能力也非常强。三是360,客户端很强,同时网页能力也在积累。

  最后谈一下推荐的价值会有多大,它是不是会比百度搜索更加有价值?从实际的数据来看,现在百度搜索每天为整个互联网带去差不多10亿的点击,产生了差不多10亿美金的市值,搜索只占到3%-4%的使用时间分布,其中有推荐价值的页面分布达到40%,差不多20亿、200亿的页面能够出推荐面的,如果产生5-10%的点击,那就是10-20亿,它会比当前搜索市场要大。同样的流量派发、流量的变现能力是一样的话,其实是一样的。这里面展现的能力有更多的信息是可以利用的,这5%和10%是比较有经验的数据。整个推荐引擎的盘子里面会比搜索引擎盘子更大。

  徐易容观点:

   横向解决推荐问题很难,纵向、垂直化是出路。

   社交是推荐的主要推动力,发现要有乐趣。当然,机器推荐也有效果。

   还有哪些垂直可以Social起来?生活、饮食、旅游等。

  讲到推荐引擎,我自己想法不太一样。最早的时候,我自己做数据挖掘,回国后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抓虾网,它是一个个性化的阅读工具,感觉做大一统的解决方案非常难。因为用户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很难猜测用户到底喜欢什么。大家会有两个层面,一是如果要猜测用户喜欢什么焦点,比如娱乐、新闻、体育这些领域可以覆盖大量的主体人群的兴趣。再往下猜的时候,发现很快蜕变成很快的搜索需求,关健词很难猜,比如我今天想到这瓶水是什么,然后搜一下这瓶水是什么,搜完就完了,终端处理上非常难。在中国,大部分用户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中间层更短。几年下来,虽然讲个性化,但是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二是我发现抓虾网做这个东西非常枯燥,出现的都是些固定内容,缺少变化,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像闷在屋子里必须完成的功课,不太有趣。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是纵向的东西,原来定义的问题太大,然后我切小一点,横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把问题缩小再加一些限制条件,看垂直领域。美丽说是做女士形象垂直的,这个领域当中问题就相对简单了,我只需要考虑如何把最美丽的内容推给我的用户,不用考虑汽车、旅游、医疗这些没关系的,我就聚焦。进来之后我发现可以更好的利用用户的行为,我们的名字叫美丽说,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它是不是美丽的。如果范围扩大就不一样了,扩大到商品说或者购物说的话,这个东西就难了。所有的商品都有一个共性,都有一个价格。要做共性的东西,把所有问题锁定在商品购物上只能做比价。美丽说定位很小,女性时尚类,女孩子到美丽说看我们的页面是很具美感的,每件商品都是靠人集中在一起,这是机器很难复制的。

  还有一点,美丽说的分享功能,很像女孩子一起逛街的场景,你挑一件,我挑一件,你发一句,我发一句,有点偷窥和暴露的味道。我们逛到好东西,收藏好的页面,这个页面就有价值,就会进一步被传播。

  机器的推荐当然也有效果,我们也有自动推荐的过程,当你看到一个女孩看一件单品的时候,会把相关的单品推荐给她,这个单品推荐希望做得再智能一些,用机器做推荐的成功率不是很渗透,但是它的穿透率可以达到20%。

  还有哪些垂直领域能做推荐呢?有些很有趣的,比如说生活类可以,至少在我们同城的生活当中是可以的。饮食类点评网站做得很好,但它像一个搜索引擎,当我想吃麻辣诱惑的时候,就有一个电话地址,很难做到推荐。如果形成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推荐可以帮到我,这种东西融合起来就会有价值也很有趣。在其他方面,像旅游领域也是有这样的点的,可以很好的挖掘一下。

  吴军观点:

   让人找广告,还是让广告找人?

   搜索和SNS是相互补充的。

   在电商领域里推荐靠谱吗?别做捡芝麻丢西瓜的矿工。

  听了三位嘉宾的演讲,分享了很多数据,但都是我们把这个市场想象的好像很大。

  个性化推荐是否一定就比搜索好?中国有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我反过来说是习相近,性相远。搜索就像品牌店,人追广告;推荐就像路边摊,广告追着人买。让人找广告,还是让广告找人?推荐还有一个麻烦在哪儿?100个东西可能90个没有,90个没有你就烦了,最后10个有的也想不要了。美国的推荐广告发展了100多年,大概10亿美元的样子,不到Google一个月的收入,有人说这有1000亿美元的市场,但至少现在美国人还没有做到。

  后来就有了新的形式:电话推荐。天天打电话推销,甚至可以精准到你现在家用的什么电视节目,80块钱的优惠你是不是优惠期快完了。最后什么结果?美国诞生了半官方的组织“不要骚扰我”的组织,只要加入,就不再会受到骚扰,这是推荐的一个副作用。当然,推荐不能说一点用没有,要看如何利用。赢了Google的不是个性化搜索引擎,基本上是Facebook,Facebook推荐人的信息,这是主动拉取的过程,是搜索引擎广告没法做的。这就是一个补充,把这些东西加进去对于搜索引擎广告市场是非常大的,这是人的作用,不是机器的作用。

  反过来我每天搜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进到社区之后没有很好的分享机制分享回来,我把我的搜索分享回来,就是对个性化的补充。个性化怎么打通?他搜蓝色宝马,你搜红色宝马,不是这样的个性化,而是把人的因素加上去。传统的价值广告和我了解的一些个性化的广告效果差一倍,Google与Facebook差一倍,网站的展示广告与精准广告大概也就差一倍,这其实与搜索广告市场的规模有关。而搜索广告市场规模最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顶,零售业、网上电商等等占GDP多少,这是底线。

  我们做了很多下层工程的事,推荐其实很难,难在哪儿?不是做一个1亿的市场,1000万的市场。难点在于全中国所有的搜索量加起来不到百度一个零头,就是一个西瓜,一个芝麻。我想大家来到这是为了捡西瓜,不是想捡芝麻的。

  盛佳观点:

   搜索是有目的的发现,发现是无目的的搜索。两者可以融合起来。

   社交可以使在搜索中发现的过程更高效。

   云云网的社会化搜索尝试:搜索中的社交,社交中的搜索。

   搜索引擎的规模取决于获得多少市场份额。

  推荐引擎和搜索什么关系?我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搜索也是一种形式的发现,只是一个带着目的,一个没有带着目的,带着目的转化率更高,没有目的的时候有一点点惊喜,让浏览体验更好,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搜索也是推荐,主要的目的把推荐和搜索结合,如何做得更好呢?可以把搜索关键词简单分类,搜索引擎能够帮你查找信息的效率更高一些,当你更换一些关健词来试的时候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使用社交搜索,可以让你在搜索的时候,不仅知道结果不错,还知道结果为什么不错,比如说这个结果很多人推荐过,很多评论,很多信息加进去,对这部分的搜索需求会做得更好。

  还有一类非常主观性的推荐搜索,比如说我今天早晨起来吃什么,现在搜索引擎没办法给你答案,机器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靠人。这个人有几种类型,一是跟你有好友关系的,或现实生活中不认识你的,或者是跟你有共同兴趣的人,这种推荐也比较靠谱。通过机器来查询或者搜索的方法基本上很难做到,但是把人的因素加进来,把人做到搜索引擎里面,增加可信度,这就是搜索和社交结合的点。云云网就是把这几块东西做一些提升,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查询词提升程度不一样。因为有这么多用户,大家的注意力已经很分散,如何把吸引力吸引过去,这是正在摸索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的自己的搜索,搜索结果不一样,它有两个难度,一是计算能力有难度,每个人的结果都差不多的,你要做到搜索结果不一样,而且让你觉得合理的;二是复杂度要提升,更难一点,每个人搜索结果不一样,你不知道搜索结果是不是好的,你如何评价这个东西是不是靠谱。这个东西说老实话没有人做过,Google可能尝试过,Facebook将来有可能尝试,它的展示广告、Social广告也想做这个,这是不是能够做得了让人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不知道,我们可以试一下。通过不同的话题力度可以大,可以小,把人和信息组织起来,这样显得让它更有趣一点,这是社交网络组织形态。

  社交对于搜索有一些帮助,现在尝试几个点,一是搜索结果可以做一些动作,转发、评论等等。动作对于未来的搜索者或好友来讲可能有帮助,他们在搜相关的词的时候可以看到。二是除了动作,让客户感知到一点,比如搜一个词或一个问答,这个问答到底与你什么关系?当你在搜的时候告诉你的好友或者跟你有关系的人,对这个结果增加一个可信度。反一点在社交中,搜索也有它的帮助。一方面在我们整个底层架构上到处都在用,不管个人更新页的产生,包括各种推荐以及在个人首页上话题的组织。这种事情比搜索更难,你做的让用户都能感知到,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长期积累的。搜索和社交可以有很多结合的点,我们需要不断的看效果,将它迭代实现。

  社会化搜索门槛有多高?搜索是一个基本功,基本的质量和体验应该要保证,这已经是挺高的门槛了,不太适合做投入创新。腾讯很应该做这个事情,百度、搜狗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计划,需要做基于搜索技术的整合的推荐。SNS做到一定的程度让用户感知不是那么的有效,除了像美丽说新的形态。浏览器可以做这个东西,但要考虑到同一台机器上浏览器配置的隐私泄漏问题。

  搜索引擎的规模取决于我们获得多少市场份额。以上两方面的市场率都没有问题,只是谁来做,出发点不一样。

  周品观点:

  

   SNS到底是电商还是媒体?

   发现引擎的准确性低于搜索引擎

   用户购物特点在如何变?“垂直品类”不存在,懒用户只记得“非你莫属”。

   找到顾客在哪里,远不如让顾客到处夸你重要。

  SNS对于我们来讲只有一个话题,讨论清楚入口到底在哪里?现实意义是什么?是否有一些未被正确估值的入口我们能进去,可以降低目前的成本?SNS到底是电商还是媒体?大家都在说社会化电商,到底是社区还是电商呢?这个问题两个选择,如果你是电商一心一意为卖货服务,判断标准是什么?用户最终的满足感来自于买东西还是来自于逛来逛去就不买东西?如果我们认为微博是一个提升曝光量的平台,这和微博最终跳出流量帮你成交的平台是不一样的。你提及人数多,还是带来流量转化率高?第一个选择,我是卖货的,相当于干了淘宝的PM没干过来的事,流量全带到淘宝去了。你想跳出淘宝的坑,就要为更多的人服务。第二种身份就是抢入口,这件事今天大公司都不会干了。用户的行为习惯,不会在淘宝逛了半天,再去美丽说。对于SNS来说,我们希望以电商为导向的平台、以交易为导向的平台,对于我们和淘宝而言大家都有公平流量获得入口。

  发现引擎是探索引擎,我帮你找,我们投广告,结果由你决定。用户怎么想,怎么得到信息,怎么找商品……找到客户找商品的规律很重要,客户处于非常强的供需选择疲劳上,所以搜索引擎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面对专业用户和非专业用户的共同问题。搜索引擎自然点击率可以达到90%,这是自然点击率,不是广告。我们要找好的流量,要找到好的机会,说来说去,还是入口的问题。整体来讲目前发现引擎的准确性就是差于其他产品,不管这个入口是搜索引擎还是SNS平台,以人为单位,还是以数据为单位。

  用户的购物特点是什么?用户到底怎么买东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些问题,趣玩网到底卖什么?我一直苦于解释这个问题,最后发现这种问题一旦标准化说清楚了,在所有的用户眼里就是标准化的产品。每个人都说垂直搜索很有机会,其实用户会选择疲劳,不需要那么多的搜索,时间越来越宝贵,选择越来越困难。目前的大量普通用户,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很慵懒,不直接做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事情,不要做一家让人想起买什么上什么的公司,而是进化成生活方式,没事就去逛逛的公司,它是独特的、小而美的公司。

  要能够持续的抓住用户,每卖完一单东西用户觉得你好,带来新的顾客。让这个行为变成像一个好的机制——人推荐人。让别人得到满足或者利益,我觉得美丽说具有这种潜质。

原文地址:http://www.donews.com/net/201208/142142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