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与女人,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不按地址发货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6:10

一直以来,笔者一直认为“男人”等价于“现实”、“理性”,而“女人”等价于“理想”、“感性”。

后来慢慢发现,这个观点是某种缺乏思考的论断。

 

古代战事频繁,男人往往成为战争的机器,长年在外征战,而男人的妻子往往在家园守候他的丈夫。出征前,无论敌方的战力如何,男人往往是抱着一种理想的必胜的决心出征的。这种想法,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心理在作怪,从现代心理学研究看来,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往往能支撑他在逆境中生存,并存在逆境中扭转逆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想必没有一个男人出征前就一心想死吧,正常的想法是,大多数人即使并非出于自愿而出征的,也往往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就是“也许敌人会被我方打败,也许我会幸运地从敌人的无数刀下保住一命,衣锦还乡见妻儿”。

这种面对战争的心理,不是很“理想”吗,不是很不“理性”吗?这种“理想”的基础,不是基于现代所谓的战前双方战力对比分析,不存在所谓科学的任何推理,而是基于“空想”和“侥幸”,这不正说明古代男人很“理想”、很“感性”吗?

而留守家园的女人,在丈夫出征前,总是担心男人一去不复返,总是担心男人成了战场敌人刀下的亡魂。这是因为女人明白,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无论是成王还是败寇,敌人的刀一出,总是有些人要倒下。这种“担心”,不是很“理性”、很“现实”吗,而且是基于对事物规律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

 

说回现代社会,就举男女相亲的例子来分析吧。

男人相亲,对女方的要求相对“简单”,就是长相、气质、品德。而女人相亲,就比较“现实”了,第一问你是不是“三无产品”(可解释为:车、房、钱,或钱、权、势),第二看你家境背景是否符合要求,第三了解男方的长相、理想和抱负……

男人相亲,第一不会考虑到自己是“三无产品”就不去相亲了,第二总是抱有一种希望,希望能遇上哪个“理想主义的现代傻姑娘”,不要钱要内才,不要生活品质要承诺和保证。女人相亲,可谓很“现实”,她们深谙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谁会喜欢跟着陶渊明早晚扛个锄头上南山呢,即使对方是个有才有理想有抱负的“三有产品”,那又如何,没有经济基础,生活的质量就不高,必定注定日后为生活必需品而忧愁。既然如此,何不挑明白、说清楚,达到基本条件再谈高于生活的理想之类的附加值,达不到基本条件的,直接将其筛除!

可怜的笔者,恰巧是这样被筛除的一类。

 

 

从古至今,都说男人很现实、很理性,细细道来,方才明白男人们很理想、很感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