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店铺微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3:04

原子一定是不带电的。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跟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中性的。 

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电子的时候,就显示出带正电;称为正离子。 

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的时候,就显示出带负电。称为负离子。 

所以原子一定是不带电的。带电的已经不是原子。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之一原子和离子是两种不同的微观粒子,它们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1)区别①概念含义不同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原子的化分和化合的过程,所以原子被定义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得电子或失电子后能带上电荷,这种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等)②微观结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8个(只有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结构不稳定,有得失电子的倾向。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③表示方法不同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硫原子用元素符号S表示,钠原子用Na表示。离子则需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如硫离子S2-,钠离子Na+。④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容易发生得电子或失电子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离子的结构比相应的原子较为稳定,因此性质也较稳定。比如钠原子Na、氯原子Cl的性质十分活泼,而钠离子Na+,氯离子Cl-的性质则很稳定,不容易发生得、失电子的变化。⑤存在形式不同原子存在于某些单质分子(如H2、Cl2)或共价化合物分子(如H2O、CO2)中。离子存在于固态离子化合物或水溶液中。(2)联系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之二1、原子与离子的区别(1)结构不同除稀有气体元素以外,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不饱和,属于不稳定结构;而离子的最外电子层一般达到饱和,属于稳定结构。(2)性质各异由于原子与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必然引起性质上的差异。例如氯原子所形成的单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氢气、金属和其他非金属反应,而氯离子则性质稳定,不能和氢气、金属等反应,对人体无毒。(3)大小不同阳离子一般比同种元素的原子要小,阴离子一般比同种元素的原子要大。例如钠离子比钠原子小,氯离子比氯原子大。(4)符号有别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就形成了带电荷的微粒,即离子。所以,在书写离子符号时,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要标出所带正、负电荷数(其中“1”可略写),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硫离子S2-。而原子不显电性,我们一般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原子,如钠原子Na,氯原子Cl,硫原子S。此外,离子还可以是带电的原子团,如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铵根离子NH4+等。2、原子与离子的联系就简单离子(即单原子离子)而言:(1)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其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常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等于其得到的电子数目(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