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创业公司的崛起观察科技产业变革规律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组合算法 n选m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5:01

转自:http://www.36kr.com/p/144003.html


今年早些时候,有朋友介绍我和一位在纽约市的VC吃了顿饭。当时这个合伙人颇为兴奋地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消息:纽约首次超过波士顿成为美国第二大科技创业城市,仅次于硅谷。他解释这个现象原因的时候说道:“现在的科技创业和以前不一样了,图书出版、广告、媒体和时尚行业都位于纽约。这些是科技和互联网正在重塑和改变的主要行业。IT产业刚开始的时候发家的都是做网络设备和硬件这些基础设施的公司,不过现在信息革命蔓延到了媒体、时尚这些传统产业上,这是纽约的创业公司越来越活跃的原因。”




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讨论美国的城市之间有什么区别,而在于通过纽约市创业公司的崛起趋势观察潜在的的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律。那位朋友的话我觉得非常值得深思,他说,在IT产业的发展中,硅谷第一批崛起的是像早期的苹果这样的生产电脑的公司,和像思科这样的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公司都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IT公司。但紧接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光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他们也对其他的产业形成了冲击,并且重塑着那些已有的传统产业。纽约市的产业是什么呢?娱乐、传媒、设计等等。因此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有很多已经不能算是完完全全的IT公司,而是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体,行业之间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苹果公司。假如我们把苹果的历史划分成三段来看的话。1985年以前,苹果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先驱者,一马当先的引领了电脑业基础设施的发展;1985到1997年乔布斯缺席的这一段时间,苹果是一家主流的科技公司,但是表现并不好,最后几乎倒闭;1997年乔布斯归来以后,苹果的基因却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ipod流行之后,苹果完成了科技对音乐产业的重塑。这两年来,ipad又对传媒以及传统报纸、杂志业形成巨大冲击。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设计至上”的原则,我在加州的一位朋友说,各大公司的工程师薪酬排行中,大都把UI (用户界面)排到比较靠后的位置,只有苹果把UI排到第一位,而UI工程师本来就是一个程序员与设计师结合的角色。

这个现象对于创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也许阐述了一个所有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都会有的规律。在一场产业的大范围变化当中,最先出现的将是构造这个产业的核心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公司。然而在这之后,机会就会向这些设备所涉及到的所有其他领域蔓延。早先的IT创业者很多都完全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做的产品也就都是关于电脑的。而现在的IT创业者则完全可以来自很多很多不同的行业,比如说厨师、作家、摄影师、时尚达人等等。一句话总结:现在大家不用把眼光只盯着电脑,而可以去关注一下那些看起来比较边缘的,暂时没有受到互联网影响的产业。也许不久之后,那就是另一个充满机会的领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