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则小故事:可持续性成功

来源:互联网 发布:乐视手机网络连接失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0:59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成功,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成功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申对 "成功"的解释极为简单明了获得预期的结果 (跟 "失败"相对)。这样简单的一个定义,为什么许多人不明白呢?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只是孤立地去看待结果,把偶然性与必然性混为一谈。
  成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种可预见到的必然结果,其间出现的一些偶然因素会对其进程或结果的量的方面产生影响,而不应对其质的方面产生决定性影响。
  我们可以给成功做出如下一个模型:
  1·有一个明确可行的目标。
  2·有实现目标的正确的方法和计划。
  3·有持续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4·具有或在其过程中不断增强的控制进程抵抗风险的能力。
  5·实现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论断,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妇孺皆知的中国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一个农民下田劳作,偶然捡到一只碰死的兔子。结果虽然是他得到了一只兔子,但这并不是成功,而只是极偶然的一个事件,运气好而已。他只是孤立地得到一只兔子,他不可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才干的提高、经验的积累等等)。相反,如果是一位猎手,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猎物,他苦练枪法,仔细观察猎物的行踪,然后很勤奋地去打猎,也许他今天只打到一只兔子,也许他今天只是空手而归,但他打到猎物是一种必然。而且在这种持续努力的过程中,他会积累更多的经验,练就更好的枪法,会相应地获取更多的猎物,既能得到很好的生活享受,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猎人。
  还有一个西方版本的故事,很抱歉我记不起主人公的名字和职业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成功者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他父亲惨淡经营着一家小餐馆之类的买卖,他总在听父亲唠叨:不下雨就好了,来的顾客就会多些。然而他们那个地方下雨的天气好像特别多,所以父亲的生意也总是不好。他在心中发誓:我将来一定要做不受天气影响的事业。
  这位先生后来做的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但是这个誓言却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之中。当你要做一件事情时,去实现一个目标时,你能否控制它的所有进程,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限定到最小的范围之内?
  如果我们没有此类的能力,偶然地实现一次目标,也难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比如说,做成这件事情共有10个环节,我们按计划去运作,在第三个环节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在此处经过一番努力,克服了困难,实现了最初的目标。这时许多人会沾沾自喜:我成 功了。
  不错,就此一次而言,你是成功了,但你是否具备了"可持续成功"的必备素质呢?这次在第三环节上你经受住了考验,其余的9个环节顺利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真正、完全地了解、掌握了所有环节的知识、技能。这些环节会潜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与风险,你是否真正具备了完全控盘、应付自如的能力呢?
  只能经过多次的磨炼,成败的反复考验,我们在各个环节上都完全过关后,才可以说:做这类事情我们已具备了基本的素质,我们坚信我们会成功。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反面例子:某人在做成一件事后,自以为自己已是这方面的专家、成功者,在第二次时高歌猛进,结果输得一败涂地。许多著名企业家曾有这样的感慨:决策时奇数成功率高,偶数成功率低,就是因为成功了一次后自以为不得了,结果第二次摔落了,接下来又谨慎了……
  所以说,成功应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必然,这是我给成功下出的定义,您以为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