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te this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数据的主要技术内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23
     作为一种“禁术”,使用的时候必须要相当小心才行,《C++ FAQ》里提到所谓“小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this对象是必须是用new操作符分配的(而不是用new[],也不是用placement new,也不是局部对象,也不是global对象);

  2. delete this后,不能访问该对象任何的成员变量及虚函数(delete this回收的是数据,这包括对象的数据成员以及vtable,不包括函数代码);

  3. delete this后,不能再访问this指针。换句话说,你不能去检查它、将它和其他指针比较、和NULL比较、打印它、转换它,以及其它的任何事情;


    个人认为保证以上禁忌列表基本手段可以包括:

  1. 析构函数私有化(如果有子类,则protected化,保证子类能够正确继承)--以保证对象必须使用new在堆上分配内存;

  2. 提供(可以在仅仅在基类中)Destroy(void)函数,里面仅有一句delete this--以保证第三方能够将分配的内存回收;

转自  http://www.cppblog.com/xmli/archive/2009/08/18/93683.html

 

In order to understand "delete this" :

First Step------dive into "delete p"

delete p 执行了哪两个步骤?
delete p 是一个两步的过程:调用析构函数,然后释放内存。delete p产生的代码看上去是这样的(假设是Fred*类型的):

// 原始码:delete p;
if (p != NULL)
{
   p->~Fred();
   operator delete(p);
}

p->~Fred() 语句调用 p 指向的Fred 对象的析构函数。

operator delete(p) 语句调用内存释放原语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

Second Step-------"delete this"

成员函数调用delete this合法吗?
只要你小心,一个对象请求自杀(delete this),是可以的。

以下是我对“小心”的定义:

你必须100%的确定,this对象是用 new分配的(不是用new[],也不是用定位放置 new,也不是一个栈上的局部对象,也不是全局的,也不是另一个对象的成员,而是明白的普通的new)。

你必须100%的确定,该成员函数是this对象最后调用的的成员函数。

你必须100%的确定,剩下的成员函数(delete this之后的)不接触到 this对象任何一块(包括调用任何其他成员函数或访问任何数据成员)。

你必须 100%的确定,在delete this之后不再去访问this指针。换句话说,你不能去检查它,将它和其他指针比较,和 NULL比较,打印它,转换它,对它做任何事。

自然,对于这种情况还要习惯性地告诫:当你的指针是一个指向基类类型的指针,而没有虚析构函数时(也不可以 delete this)。

注意:因为是在类成员函数里面delete this的,所以在此语句以后,不能访问任何的成员变量及虚函数,否则一定非法。

转自 http://www.cppblog.com/lovedday/archive/2008/06/03/52060.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