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乔布斯喜欢去日本,但从来不来中国?

来源:互联网 发布:广东省中医院停车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31

乔布斯的思维比较偏激,有点二极管的个性 - 一个东西或人,要么是 Brilliant, Great, 要么就是 Shit。 在乔布斯在意的领域里, 日本在美国有着很好的文化和技术输出 (禅宗,漫画,游戏机,注重形式和仪式感的日本餐,Walkman, TV 等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工业产品)。和日本相比,中国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是反文化和反技术的输出地 (文革,共产主义,脏乱的唐人街,一胎化,低价低质的中餐,山寨横行(Apple ][ 电脑在中国曾被大量山寨,包括流行一时的中华学习机,在 80 年代Apple 曾向中国政府提出过抗议,但没有用处,为此 Steve Jobs 在 80 年代在公开场合曾说过很多针对中国政府的难听话), 造假(2005年时因为财务造假,苹果总部开除了苹果中国分公司的几乎整个领导班子) ). 日本 vs 中国,哪个会在乔布斯的二极管里输出为 Great, 哪个会输出为 Shit 就显而易见了。几十年前,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宣传也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偏见有贡献。

事实上,对中国有很强负面印象的美国人为数不少 (看看近几十年美国主流电影里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就知道了),  但其中一些美国人在面子上会虚伪一些 (例如 Bill Gates, Eric Schmidt),会在公开场合说仰慕中国文化,中餐,中华文明之类的客套话;但也有一些懒于或不愿伪装的人(除了 Steve Jobs 还有 Sergey Brin 等),会直接表达出对中国,中国政府,甚至中国文化的厌恶情绪。真正发自内心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不是没有,但实际比例小于我们的预期。个人觉得比例可能略高于中国人里喜欢北朝鲜的比例吧.

设身处地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公开表达过厌恶北朝鲜情绪的某中国IT公司 CEO,你会为了公司的收入增长去北朝鲜做商业推广,和北朝鲜领导人见面,并在见面时说一堆敬仰朝鲜文化的发言么? 有的 CEO 可能会,但不是所有的 CEO 都会。 Steve Jobs, Sergey Brin 属于后者。


怎么改变呢? 我觉得提高自身素质很重要,仓廪实而知礼节,台湾和韩国的崛起可以作为榜样。在输出低价中国制造产品的同时,输出高质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品同样重要。什么时候美国人开始第一时间像讨论好莱坞电影一样讨论中国电影,电视连续剧 (金陵十三钗,步步惊心???),玩 Made in China 的网游(征途,大话西游???)时,像 Steve Jobs 这样有偏见的人就会少很多。http://luju.me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