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m Thoughts #7 爱与永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客佣金返回到哪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1:10

标题由来

1、WoW中联盟阵营有个经典任务:爱与家庭。相关故事;相关视频。
2、爱 = AI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奇点临近》描述了将人脑上传到网络,这算是意识/思想的永生。

思想的永生

        古时候,可以通过著书立作,记录下一个人的思想。到了近现代,各种存储介质不断涌现:光盘、U盘、硬盘、SSD硬盘……
        不管怎么说,只要及时的记录下信息,不谈流传(这里是说需要有能继承、发展的人)下去,思想肯定能保存下来。--嗯,这里忽略了是否需要备份、硬件损坏、战争等等。
        简单地说,此处的思想可以看做是静态的记录、保存内容和知识。而随着硬件变得越发低廉,网络云存储的已经流行--对于真正的云存储(不谈那些带着噱头一两台服务器),基本上不用担心信息丢失了。
        可以说,“思想的永生”已经实现了。

意识的永生

        在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够像常人或者接近常人进行思考、推理。
        换句话,意识象征着人工智能的软件版本。图灵测试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只要“像人”了或者说通过了测试无法分辨是人是机器是外星生物是一大段代码还是其它,就表明他/她/它是能思考的。
        人脑上传到网络,肯定会经历一些阶段:单纯的上传脑内神经的结构,可以将这些大脑数据视为睡眠状态的数字大脑,有待唤醒;启动已有的数字大脑,使其能够如同活跃的生物大脑一样进行思考、推理。
        这些,可能在初期导致一些伦理问题。比如,为了保持甚至提高科研实力,屏蔽/封锁数字大脑的情感部分,只保留其理性部分,继续工作、做研究。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有:
        (1)数字大脑的原生物体主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大脑作为工具没有意识地、永生被奴役?
        (2)某些“意外”可能导致数字大脑恢复(恢复原生物体的情感、各种价值观)或者重新拥有情感(可能会对被封锁的情感信息覆盖或者交融):接触到影视文学作品(因为其强大的学习、推理、思考能力);各类情况(黑客的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人权组织的行为;……)导致已有的屏蔽/封锁失效。----然后,数字大脑如何看待自己被奴役?会不会报复人类社会?
         有种情况,可能可以在某种程度避免上面的不稳定因素:A、在生物体临近死亡再上传大脑--如果遭遇意外事故,会导致无法“永生”;B、由自己掌控上传大脑的各种权限,可以定时同步生物体大脑和数字大脑。当然,这仍然只是可能而已。毕竟数字大脑也是数字信息,很容易复制。对于各类人才,尤其是那些顶尖人才,谁也无法保证政府/实验室/企业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奴役一个数字大脑,即使只是一个拷贝的版本。

物质的永生

        物质通常是可以碰触的,不像思想和意识那样,“只可意会不可碰触”。而人类身体的机能会随着年龄而成熟、衰败。
        这里不谈生物学、器官移植、克隆。
        人工智能的硬件领域机器人学,可以说对应的就是物质的永生:可拆换的、选择种类多样的关节、器官、附属部件(比如翅膀,传说中能独立飞行的愿望总算能实现了)。
        前提是,配备了上一节提到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是和原生物体一样的那个自我。

数字世界

       有了数字大脑的数字世界才是真正的Cyber World。这个世界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各类虚拟形象资源。甚至可以延伸到各类仿生机器人载体--用于承载数字大脑的信息。--这时,已经不仅仅是数字世界了,而是新世界!

财富

       生前的财富,可以用于支付比常人更多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支付独特的虚拟形象,支付仿生机器人载体。不漂亮?不灵活?仿生皮肤的触感太差?只要您买得起,随便换;今天做帅哥,明天做美女,后天当当老鹰,都可以!
       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想要更多存储资源、计算资源?想要更独特的虚拟形象?想给已有的载体更换或添加部件?想要新的仿生机器人载体?继续工作吧~

 

后记

       这里区分人工智能的硬件和软件,可能并不严谨,只是为了分开说明物质和意识。
       《奇点临近》预言几十年内将能够进行人脑上传。你相信吗?你准备为这个预言贡献一份力量吗?或者说,你准备为它加速吗?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