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精要

来源:互联网 发布:qq业务在线下单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3:53
    你可以不写,但你可以这样小心观察。特别得注意最后一段。
    依身念處寫。寫下什麼事、什麼時間,生理上突然左手涼、右手溫;何事何時,下半身忽然由腳趾頭涼上來;何事何時,背脊發涼;何事何時,上腹部有點悶脹感,何事何時,胸前發痛;何事何時、喉嚨發乾或作癢;何事何時,口腔異樣地渴、鼻腔異樣地乾燥;何事何時,眼睛有點酸;何事何時,眉間有點緊,然後微疼;何事何時,頸、肩有拉緊感;何事何時,耳根、臉頰有點燙燙的;何事何時,心跳加速,呼吸加速。以上是身念處,只是舉了一小部份例子,掛一漏萬,自己要
多留心覺察,可以發現很多自己平常不注意的身心變化,一開始就把身心變化當成自然現象一樣地觀察記錄,若不知何事造成這些現象,就寫因緣不明,知道多少寫多少。
    受念處方面可以寫:何事、何人、何時對我讚美,我有點舒服,心裡閃過一個想法:對方是客氣話還是我真的值得他讚美?何事、何人、何時對我批評,我有點不舒服,心裡閃過一個想法:對方是善意、惡意還是沒有尊重我的感受?與朋友討論事情,對方同意我的某個意見,我覺得舒服和歡喜;對方不同意我的某個直覺,我感到有點不暢快。朋友對我評價,說我比某人熱情、比某人有才華、比某人瀟灑、比某人有
學問、比某人罩得住,我覺得很舒服;反之,我覺得很不舒服,同時心裡閃過一個想法,知道我不如人,何必要公開講出來,何況那也不過是對方的主觀看法,有什麼權利對我貶損?
    心念處可以這樣寫:何時、何地、何事,一件平常想得起來的事情,突然記不起來;何時、何地、何事,以前想得很通透的事情,突然想不通;何時、何地、何事,不想去想的事情,一直出現在腦海裡徘徊流連、揮之不去;何時、何地、何事,突然擔心起某人、牽掛起某事、恐懼起明天。
    法念處主要是寫因緣,寫什麼事造成自己的緊張、姿勢不良、手足無措、口齒不清、記憶乖舛、噪門拉高或拉低、語氣凌厲或溫柔、講話速度加快或減緩,這些現象必要嗎?寫什麼事造成自己的舒服、不舒服或痲木,這些現象,有必要嗎?什麼事造成自己對過去事追戀、追悔,對未來事企盼、恐懼、患得患失,什麼事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不敏銳、感受遲鈍。這些現象有必要嗎?
    記下「何時」的作用,在記下身心變化的起伏型態,是不是符合生起、持續、變化、消失的模式。如果只看到持續,就表示生起時,自己尚未覺察。一般人感到頭痛的時間,比實際頭痛生起的時間遲了很多,覺察力好的人往往可以提早一天覺察到。如果持續的時間很長,一方面表示那是自己的弱點,另一方面也表示覺察得太遲,要多留心。如果只看到消失,沒看到變化,那常常是壓抑或被他事取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