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膝盖的声音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tlab矩阵cnn卷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3:10
目录
1,一般性保养
2,健膝运动法
3,聆听膝盖的声音
4,膝盖损伤的自我诊断
5,关于负重拉练
6,髌骨软化症的家庭治疗
7,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髌骨软化症



1,一般性保养
1.1,要经常注意保护膝盖,不要受凉,受潮,受外伤……etc.
1.2,多在意身体所负荷的重量,比如重装hiking & camping的时候,总负重控制在不要超过本人体重的1/3为宜
1.3,在进行任何锻炼前都充分热身,除了活动其他关节外,对膝关节的活动尤为重要;首先是两手放在两膝上自里向外的顺缠丝活动,然后是自外向里的逆缠丝活动,而后两腿并立一顺一逆、一逆一顺缠丝活动直至两膝发热再开展其他锻炼活动
1.4,在运动时要经常时刻注意膝和脚尽量不要形成夹角(内夹角和外夹角)尽量保持一致(膝头与脚尖方向一致;)
1.5,屈膝动作尽量保持膝盖的垂线不超过脚尖,超过脚尖则重心多压在膝前韧带上,久则可致病
1.6,运动锻炼过后一定要弹腿放松,促使血流循环加快经络畅通、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7,膝盖疼痛时可使用中药“正骨水”“红花油”外擦,亦可洗热水浴或内服中药三七粉(孕妇毋用)等


Reference: http://www.lvye.org/moyu/b_39179



2,健膝运动法
2.1 跪膝法
这是个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那就先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离脚底也就不远了。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膝盖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养,而使寒气可散,积液可消,肿痛可化。(……每天跪上20分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有人膝盖有伤痛,那就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逐渐缓缓运动,很快就会适应的,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

如果在跪着走的时候,同时敲打一下左侧心包经,那么效果就会更佳。有高血压的朋友,再点揉一下肺经的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您会立刻感到头脑清明。

有人说:“我膝盖已经有点儿积水了,破损比较严重,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您要先推腿下边的脾经,先除湿,再揉膝阳关穴,往下疏导,然后再跪膝,把气血引过来,这样做就没问题了。

有人说:“我这一跪还是有点儿痛。”那您就把沙发靠垫或别的软东西垫在膝下,先跪着别走,等跪两三天适应了,把垫拿走,再跪在床上,然后过两天再跪行。

练跪膝法除了能减肥和防治膝盖痛、膝盖积水、膝盖骨刺、腰疼、脱发外,还能让您有很多额外的收获。

我的一个同事,他练了两周这个方法,还不是每天20分钟,有时候就跪10分钟,不久他去换眼镜的时候度数下降了50度。他都30多岁了,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效果?因为练跪膝法养了肝,肝主筋,而膝盖是筋之会,肝开窍于目,所以通着眼睛。

学习防病的方法,一定要跟很多东西联系起来,不能认为跪膝法只是治膝盖、头上的穴位就只是治头,要举一反三,学一达百。有句话叫“饮半盏湖水,当知江河之滋味;拾一片落叶,尽享人间之秋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我们学习起来就快了。其实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联想法,想想膝盖还跟哪儿通着,还管什么事儿?您一联想就行了。


Reference:
1,《求医不如求己》
2, 体验“跪膝法” http://min56555.blog.163.com/blog/static/1105949162009127114521326/


2.2 对膝盖非常有好处的两个动作(来自:ehnus)
第一个我想说的,我觉得最好用的就是蹲马步,不用多了,能蹲5分钟就管用。几天就能看到效果。

下面的两个动作,我觉得对膝盖非常有好处,和大家分享一下。……都是有器械来做的。原先只要是一爬山,膝盖就疼,位置在膝盖的后外侧。就是通过做下面的那个弯举动作,后来再没遇到过这种问题。





Reference:
http://www.lvye.org/modules/lvyebb/viewtopic.php?view=1&post_id=43656215



3,聆听膝盖的声音
我推荐这样做:
保持背包重量在体重的1/4,极限情况下不超过1/3
尽量使用护膝来减少冲击
辅助使用登山杖
……这样会带给你更长的户外运动寿命。

阴天,有零星小雪,今天的左腿又有一点酸痛的感觉,这个感觉已经持续几天了,虽然不是在某一个穿越中受的伤,但是几次大运动量穿越中,左腿膝盖已经给了我多次警告,也许膝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膝伤的来源
帖子贴到这里,肯定是要说明运动伤害的,对于愈演愈烈的户外运动,我这个运动几年的人想给户外新手和老手们一些劝告: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膝盖,我们小站诸多大骡子都因为膝伤逐渐减少、甚至退出了户外运动的圈子,着实可惜。

那么膝盖的伤主要是由什么问题引起的呢?一个是鞋子不能给脚足够的支撑,转而使膝盖直接受到地面的冲击;其次是因为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比如下山奔跑,对膝盖造成冲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恰当的背负过重的背包。问题出来了,如何解决?

****我们应该背多重的包?
鞋子可以买能够对脚提供足够支撑和缓冲的产品,下山可以不跑,那么包究竟应该背多重?在户外的圈子里流传着背包不要超过自己体重1/3的名言,多数人在进入户外圈子的时候都以这个名言来指导自己的负重,因此出现相互攀比自己背多少公斤,走多快……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推向了运动伤害的边缘。这里不去探讨是谁总结了这么个经典的比例,但是如果新手直接照这个套,不出3年,1/3的人都回出现运动损伤(我也总结个1/3定律)。

我们假设这个定律是欧美总结出来的,但是人种不同,总也要由个变通吧。1/3应该认为是在一个极限条件下长距离穿越的上限,最初身体状态好,背1/3重量的包感觉轻松,但是这会悄悄的给身体埋下损伤的根源,在长期负重后,膝盖往往是第一个出问题的部位,而且恢复起来非常慢,小站的几位伤员应该最清楚。

因此,将背包的重量降下来非常必要,起码可以缓解膝盖的压迫。那我为例子:体重60公斤,以前经常背20~22公斤的包,感觉不是很累(膝盖“累”是很难发现的,当你有感觉的时候,意味着你必须停下户外运动,需要修养膝盖了!)。但是今年的几次自虐穿越中,感觉膝盖已经不舒服了,有一股不能使全力,且不太听使唤的感觉。在背包重量减轻到体重的1/4,也就是说我背15公斤左右时,膝盖很少出现问题,这似乎算心里安慰,但是5公斤的重量确实对膝盖起到了致命的毁灭作用。

因此我推荐这样做:保持背包重量在体重的1/4,极限情况下不超过1/3,尽量使用护膝来减少冲击,辅助使用登山杖。这样会带给你更长的户外运动寿命。

****减轻背包重量的秘诀
下面来计算背包中物品的重量问题。大背包,重量在2~3公斤,必备;睡袋,2~3公斤,必备;防潮垫,0.7公斤,必备;各种衣服,含抓绒、羽绒服等保暖替换衣服,春夏2公斤、冬天3公斤,必备;食品,特指固体,0.7~1公斤,必备;水,含饮料、牛奶,1.5~2公斤,必备;头灯、军刀、碗筷等杂物,3公斤(多了点,可以含炉子),必备。帐篷,2~3人一顶,平均重量2~3公斤(背帐篷的人可以少背其它的东西);技术装备另记。我们计算一下:

2+2+7+2+7+5+3+2+

这是少的14公斤,多的话多3公斤,17公斤的包主要是冬季出行。摄影的不要拍砖,因为我没有写摄影包的重量。

这个包已经可以应付多数困难的情况了,想想超重的包里是什么?FB物资啊,为了一时的FB,影响未来户外运动未免显的短视了一些。

回归自然吧,让我们不要为了一时间的口腹之欲,损伤我们的身体、膝盖,也希望有膝伤的朋友在养伤的同时,看看背包里有那些不必要的FB用品,咬牙扔掉它!


Reference: 作者:Gocat 发表时间:2002-12-23 来自:C1户外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未查询到原创出处;(((



4,膝盖损伤的自我诊断
关于膝盖是否有问题的检测方法及预防

检验方法:
平躺于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双腿一定要伸直,否则没有感觉),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沿,?住,保证膝盖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了,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

形成原因:
由于人体骨骼的结构特点,当腿部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盖,长时间负重登山、骑自行车、爬楼等等,长时间膝盖弯曲造成膝盖内硬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

恢复及预防:
1、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只说一下恢复措施:
双腿伸直平坐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

2、此方法的原因及作用:
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腿部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3、解决膝盖受力的方法:
专业登山运动员,要加强腿步肌肉的练习,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

总结:
登山是一件对膝盖损伤最大的运动,尤其是负重登山。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腿部肌肉锻炼,经常做恢复性训练,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